常识大全

论文答辩状格式

时间:2022-10-04 18:18:10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文答辩状格式范文

论文答辩状格式范文

论文答辩状格式范文

  各位答辩委员,各位老师,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来主持我的学位论文答辩会。

  同时也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同学,愿意抽出宝贵的学习时间,来参加、支持我的论文答辩会。

  下面我对我的学位论文做一个介绍。

  介绍分四个方面:首先是选题的过程和题目的确定;其次是论文基本内容、写作思路与篇章结构,第三是论文的学术意义;最后谈谈本论文的不足。

  首先,选题的过程和论文题目的确定,这个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我是2007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进行博士阶段学习的。

  而有意识地开展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是从2008年6月开始的。

  当时我的导师×××老师,要求我们在系里面论文开题报告之前(2008年12月),在6月份就先做一个选题汇报。

  因此,我的选题工作也就在这时正式开始了。

  而我论文题目的选择又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那是我在进入中大后,一次偶然地翻阅到一本书,书名叫×××,当时书中的一个历史案例,即“孔融案”引起了我的注意。

  说实在的以前我并不知道孔融是死于曹操之手的。

  我只知道有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当时我就有一些疑问,孔融是这么一个好人,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呢?他们有什么利害冲突?这个案例从学术上看,有什么价值呢?是不是所谓的儒法斗争呢?而照×××这本书介绍,曹操与孔融的冲突主要却是篡汉与护法的斗争。

  总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

  而真正让我决心将孔融案做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是另一本书,那就是×××老师的《中国早期哲学略论》。

  这本书在谈到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的冲突时,举了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孔融的对传统孝道观念的疑问,及孔融这个角色本身对“传统社会解体和重构”这一问题的标本意义。

  正是从这里,我看到了孔融案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可以说这是我选题的第一阶段。

  接着,我就开始从学术意义上对孔融案进行了思考,之后结合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对孔融案的学术意义初步定位为:“汉魏之际儒家治道的历史命运”这一话题,并以此向导师做了汇报。

  这个题目明确下来的是,孔融案并不是反映儒法斗争,但它肯定反映了儒家文化传统在汉魏之际的一个挫败。

  这个选题汇报当时得到了黎老师的初步认可。

  于是在2008年6-12月这半年时间内,对这一选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初步掌握了有关孔融案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孔融的传记,孔融的著述以及晚近以来对孔融案的一些评价等。

  2008年12月就以“汉魏之际儒之治道的历史境遇——以孔融案为线索的研究”为题,在系里做了开题报告,当时老师们就这一问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提问,主要是有关孔融的文献资料是否充分,孔融案解释力的强弱问题,以及汉魏之际的时代断限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对能否挖掘孔融案的学术意义而言,都是关键性的。

  尽管我现在的论文题目和主题思想已与最初选题很不一样了,但上述指导意见对我论文撰写所发挥的基础作用还是没有变化,并已反映在我的论文中了。

  这是我选题的第二阶段。

  从2008年12月-2009年6月,是选题的第三阶段,也是我论文主题思想正式确立的阶段。

  在开题报告过后,我与导师又对选题进行了反复讨论,我们觉得必须将论题范围缩小,主题思想必须进一步明确。

  在经过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孔融案最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之一,就在于其反映了汉魏之际政治具有文质相争的性质这一点;而以孔融案为中心线索对汉魏之际的政治事象,进行社会—政治方面的分析,只是一个历史(政治史)层面的问题,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因此,到论文正式写作的时侯,也就是2009年6月,我将题目论文题目正式确定为《文质相争与汉魏之际的治道嬗变——由孔融案展开的研究》,当然“文质相争”这个主题思想又是来自于对孔子文质论思想的解读,这将在下面谈到。

  以上是我对选题工作所做的陈述。

  第二,谈谈论文的基本内容、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就是从文质论的视角,对汉魏之际的政治,做一整体性的考察,以探讨这一历史阶段治道嬗变的总体过程和特殊性质。

  文质论作为“中国传统治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表述社会政治运行过程和特征的思想学说,其核心是“质文代变,文质互救”的政治史观。

  “质文代变”是通过文质相争,即一个社会内文、质两种因素的相互竞争(争斗),互有胜出实现的。

  因而,“文质相争与汉魏之际的治道嬗变”这一论题的中心思想就是: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运行,表现为一个文质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一个“质文代变”的历史圆圈。

  这个圆圈即是一个治道嬗变的历史周期,它所揭示的具体内容是:汉末文弊,曹魏争之以质,而曹魏中期以后,治道转而由质趋文。

  而孔融案,本文认为它是汉魏之际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孔融的悲剧可以从其政治立场、人格特征和家世渊源获得充分的注解;而孔融一生的社会政治活动,也对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孔融案又反映了汉魏之际政治纷争的一个基本性质——文质相争。

  本文以孔融案作为中心线索展开研究,就是通过考察孔融的社会政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展现汉魏之际的主要政治问题和政治事件;并围绕“汉魏之际的治道嬗变”这一主题,对这些问题和事件加以讨论,由此形成系列看法,提出基本观点。

  具体来说,汉末天下大乱,士大夫分裂;名士与英雄成为当时两个主要的政治群体。

  文质相争也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名士与英雄之争,它主要反映了政治人格的文质之争;一是英雄与英雄之争,它主要反映了政治路线的文质之争,包括名法路线与名教路线的对抗、王霸路线与守文路线的对抗。

  名士与英雄之争,胜利属于英雄这个质家群体;英雄与英雄之争,胜利属于那些具有尚实、尚功、尚武的王霸政治文化的质家军事集团。

  曹魏正是这种质家军事集团的典型。

  以曹魏为代表的王霸政治集团,其质家政治特色的形成,在汉魏之际有着自己的思想基础,而这一思想基础又受惠于汉末社会批判思潮。

  汉末社会批判所迸发出的新的思想火花,包括霸道思想的高涨,名理学的初步形成和名法思想的荫芽等。

  它们在三国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发展成了治道思想的主流。

  这些表明,汉末以来的政治思想有了尚质抑文的新倾向。

  正是这些思想因素的发展,为三国时期救文以质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汉魏之际的天下纷争,最终收功于曹魏代汉。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禅汉,随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出现。

  汉魏间的社会政治面貌,整体上实现了文质更替;汉魏之际前期很长一段政治史,表现出了“救文以质”的运行轨迹。

  而曹魏代汉,是汉魏之际的政治实现文质更替、救文以质的关键步骤。

  曹丕禅汉立国以后,整个魏国前期,继承了曹操的名法之治;魏国的政治面貌,总体上呈现出了质家特色。

  不过这一时期,各种“文”的因素也在迅速增长,到中期以后,魏国政治面貌转而已具文家特色了;曹魏政治亦即出现了“由质趋文”的中途转向。

  汉魏之际治道这一“质文代变”的历史周期,表现了文质论“世运时移,质文迭兴”这样一种社会运行的一般模式;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基于若干独特的社会政治因素,因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

  以上就是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思路。

  而从文章结构看,本文内容又是由三大块构成:一是孔融案,二是文质论,三是汉魏之际的政治。

  孔融案是中心线索,文质论是研究视角,汉魏之际的政治是研究对象。

  全文主体部分共五章:(一)孔融案辨难,(二)文质论:考察汉魏之际政治的一个视角,(三)尚质抑文:汉魏之际治道思想的新倾向,(四)文质相争:天下纷争和士大夫的分裂,(五)质文代变:汉魏之际治道嬗变的历史圆圈。

  其中第一章“孔融案辨难”,主要是弄清孔融的死因,以及孔融案的社会-政治意义,为文章的进一步展开提供铺垫。

  第二章对文质论这个理论视角进行适当的探讨,并以此对汉魏之际的政治变迁首先做一个初步解释。

  同时对孔融案做进一步的解释,确定本论文的思想方法就是:通过孔融案,从文质论的视角来对汉魏之际的政治,做一个整体性的探讨。

  第三章就是通过对汉末社会批判思潮、汉魏之际霸道思想和名法思想的分析、讨论,以说明汉魏之际出现了“尚质抑文”的治道思想的新倾向;这些思想倾向在随后的政治实践中,发展成了最重要的治道思想。

  第四章通过汉魏之际天下纷争的时局进行分析,说明名士与英雄是汉魏之际两个最为主要的政治群体。

  名士与英雄的斗争、英雄集团之间的斗争,是促使汉魏之际治道嬗变具重要的政治因素,并集中体现了汉魏之际的政治,文质相争这一性质。

  第五章,讨论了曹魏政治前后的变化。

  说明曹魏代汉是汉魏之际政治文质代变的关键,而曹魏政治在短短几十年(从曹操到曹芳)就经历了从质向文的转变。

  以至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和治道变迁表现了“从文到质,又从质到文”的周期性,这个周期性,就是一个“质文代变”的历史圆圈。

  以上是本文的篇章安排。

  第三,简要说明一下本文的学术意义。

  对汉魏之际政治进行研究,是晚近以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且成果较多。

  不过,该研究领域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之处。

  首先,对汉魏之际政治运行的总体进程和特殊规律,探讨得还不充分;其次,以“汉魏之际”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为断限,而进行的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还十分鲜见。

  总体看来,关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已有的研究还缺乏系统,也还有待深入。

  本文通过孔融案,从文质论的视角,对“汉魏之际”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进行一个专门、系统的考察;据此对汉魏之际治道嬗变的过程和性质,从整体上做一揭示;并实现对这一时期的众多政治事象,做一连贯、周洽的解释。

  论文对“汉魏之际政治”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

  具体说来:(1)在主要观点上,对汉魏之际的政治变迁的总体过程和特殊性质做了一新的解释,即:汉魏之际的政治表现出了“质文代变”的历史过程,这也是汉魏之际治道嬗变的总体特征;汉魏之际“质文代变”的政治历程和治道特征,是由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质因素,在相互竞争中形成的。

  (2)在解释视角上,从治道文质论的视角对汉魏之际的政治进行解释,因而本文所发现的问题和得出的看法,与之前的研究有所不同;它对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也有所推进。

  (3)在材料的组织上,针对汉魏之际学术思想材料相对缺乏,而社会政治的历史材料相对丰富,本文以孔融案作为组织论证材料的中心线索,因而在获取材料上有了更多的方便,也注意到了更多的一些问题,得出了一些新看法。

  以上说的是本文的学术意义。

  最后,我谈谈这篇论文的不足。

  不足之处之一是,论文对汉魏之际政治问题的讨论面还不是很宽广。

  还有一些重要历史事实,没有进行解释。

  特别是,对三国东吴的政治统治模式没有专门进行探讨。

  就汉魏之际的政治和治道的视野来说,东吴政治统治模式是一个重要方面,缺少对它的探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汉魏之际治道全貌进行更加准确地把握和评判,这是一个缺陷。

  其二,由于本人对汉魏之际的政治和社会历史,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把握得还不够全面,加之史学理论和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在这些方面的专业阅读、思考及学术训练有所不足,因此对若干史料的占有、发掘、利用,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一些论证材料的解读、诠释,也还不够贴切。

  这样,尽管本论文在局部方面有一些精细的分析,但总体上还是显得生涩和粗略,论文的总体研究目标也没有充分实现:即做到对汉魏之际治道嬗变的过程和性质从整体上做一揭示;对汉魏之际的政治做一连贯、周洽的解释。

  第三,论文有些地方论证还不够充分、条理还不够清楚,语言表述也还不够严谨。

  以上简要说明了本文的不足。

  论文的不足之处肯定还有不少,这里从略了。

  对论文的不足和疏漏之处,本人目前由于学力有限,一时还不能一一修改,为此,我深感不安。

  同时,本人非常希望能借这个论文答辩的机会,得到各位答辩委员最为专业的指导和最为无私的帮助。

  并暗下决心,随后我将进行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为论文的进行一步修改和完善,夯实基础、练足本领。

  这将是对我自己三年学术历程的一个应有的交代,也是对学校的培养老师们、在座的答辩委员们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答辩人:

  年 月 日

【论文答辩状格式】相关文章:

答辩状格式10-09

民事答辩状的格式10-09

应诉答辩状格式10-06

反诉答辩状格式10-06

仲裁答辩状的格式10-07

刑事答辩状格式10-08

答辩状的格式要求10-08

民事答辩状格式10-09

被告答辩状格式10-09

法人答辩状格式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