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山西旅游景点

时间:2022-11-18 06:05:01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西旅游景点大全

  山西旅游景点大全,山西是普遍被黄土覆盖的省份,有许多人文景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西旅游景点大全,欢迎阅览!

  山西旅游景点1

  太原:晋祠, 天龙山,崇善寺,永 祚 寺,凌霄双塔,崛围山,窦大夫祠

  晋中: 绵山,晋商大院,古城平遥,古城祁县,双 林 寺,镇 国 寺,资 寿 寺,张壁古堡。

  大同: 云冈石窟,华 严 寺,善化寺,九龙壁,恒山,悬 空 寺, 觉山寺,水 神 堂,应县木塔,大同火山群。

  朔州: 朔州古城,应县木塔,崇 福 寺,净 土 寺,广武汉墓群。

  临汾: 尧庙,大槐树,小西天,广胜寺,东 岳 庙,苏三监狱,霍州署衙。

  运城: 永乐宫,普救寺,小浪底,龙门激浪,黄河铁牛,黄河古渡,古城新绛,绛州大堂,解州关帝庙。

  忻州: 雁门关,边靖楼,赵 杲 观,管 涔 山,芦芽山,禹 王 洞,娘 娘 滩,杨忠武祠,忻州温泉,古城代县。

  长治: 古城长治,上 党 门,灵 空 山,黄 崖 洞,太行大峡谷。

  晋城: 蟒河,历山,青 莲 寺,玉 皇 庙,炎帝陵,王莽岭, 柳氏民居,皇城相府,羊头山石窟。

  阳泉: 藏山,娘子关,百团大战纪念碑。

  吕梁: 庞泉沟,玄中寺,北武当山,武则天庙

  山西旅游景点2

  1、绵山人间仙境 旅游好去处

  目前已经形成龙头寺、龙嵴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栖贤谷、介公岭、水涛沟、古藤谷等十四个景区,全部游览一般需要3到5日。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

  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

  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进入绵山(旺季票价110元【全山通票】,停车费50元)

  绵山舞动笔如椽,泼墨民营胆识前。

  政策资源双壁合,文明生态一珠联。

  水涛秀色迎骚客,寒食风情吊古贤。

  调产潮头旌旆立,和谐发展证真诠。

  2、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张壁村又称作“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海拔1040米。

  古堡充分利用依山退避,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在地下建有长达3000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在地上筑垒构城屯甲藏兵。

  张壁古堡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颇多,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大体都是明清遗物。

  著名的有明代空王佛行宫,建造在北门丁字门顶上,坐北向南,大殿三间,殿内塑主像为空王佛,山墙绘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画。

  殿顶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刀工细腻,烧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珍贵的是在行宫前廊下有两通罕见的琉璃碑,通体琉璃烧造,孔雀蓝底,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两边蓝黑龙纹花卉装饰图案。

  东侧一通记述着空王佛修炼成佛的艰苦历程,西侧一通记载空王行宫修建缘起。

  此外,堡内还保留着真武庙、三大士殿、吕祖阁、二郎庙、关帝庙、兴隆寺、可汗王祠等古代建筑。

  称奇的是街中路西有一株根深叶茂的槐抱柳,相传植于宋代,给古堡增添了情趣。

  张壁古堡门票,原价60元,网络最低价54元

  3、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2006年2月13日以乔致庸人物为背景,由胡玫导演,朱秀海编剧,陈建斌和蒋勤勤主演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开播。

  拥有独家出版权的上海辞书出版社也推出了《乔家大院》同名长篇历史小说。

  一九八五年,祁县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

  陈展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内容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专门设立了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开馆以来我馆先后接待了中外游客800多万人次,包括乔石、刘华清、李铁映、钱琪琛、唐家璇等40多位国家领导,以及郑孝燮、费孝通等专家学者。

  《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等40多部影视剧曾在此拍摄。

  4、王家大院

  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12公里处的静升镇。

  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新开通的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

  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

  5、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

  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

  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

  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6、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40公里。

  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峨眉海拔很高,山顶积雪,可谓银色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系药师佛的净土,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简称,据佛经记载药师琉璃光佛手持药钵,医治一切众生之病源和无名痼疾,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是“除一切众生病,令身心安乐。”药师佛还有两个化身:一是药树王,二是如意珠王。

  药师佛的济世本愿和化身从一个侧面呼应了*乳山旅游度假区的“福地养生”的主题。

  结合福地养生理念,以琉璃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体现其玲珑剔透的特性,展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琉璃光世界。

  九华山纬度低,不会太冷,一年四季都可去。

  普陀山也是,不过最好在春季,万木发陈之时。

  五台山最好在夏季,其他季节会很冷。

  峨眉山高,景点多在高处,因此也是夏季去最宜,但四季相差不太大。

  7、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

  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毗邻,南与古都洛阳接壤,西与山西省的临汾市、侯马市相交,北与山西省长治市紧连,目前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站——阳城电厂近在咫尺,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晋阳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交通条件便利。

  皇城古八景: 石壁飞鱼 南宅观书 樊溪春晓 静坪红叶 土垸流泉 黄阁青山 梅庄杏花 午亭山庄

  8、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位于平遥县,它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总体布局是仿照灵龟的式样设计的。

  全城以东西南北4条大街为主线,纵横交错有8条小街。

  72条蚰蜒巷,构成近似于龟甲之上的八卦图案。

  古城结构完整,青砖砌成的古城墙,四合院民居及文庙,市楼清虚观,日开昌票号旧址,勾勒出一幅汉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历史发展完整画卷,1997年12月,平遥古城(含双林寺,镇国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行的平遥古城通票价格为150元/人,包括城内所有景点。

  9、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翁山下,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

  晋祠三绝:三泉(难老泉,圣母泉,善利泉)常年不断;周柏,3000年依然苍翠;宋塑,侍女像姿态各异,神情不同,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祠内三宝,李世民亲笔书写的唐碑;宋代代表建筑圣母殿;中国最早的立交桥鱼沼飞梁。

  晋祠旅游景区距太原市较近,气候条件与市区接近,加上依水傍山,风景优美,是游客避暑、观光地。

  太原市通往晋祠的308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308路小公共汽车,昼夜持续时间长(早6:00——晚23:00),行车间隔时间短(15——20分钟),乘车环境舒适。

  晋祠风景区食宿方便,饭店、旅馆坐落周围,数十家饭店、餐馆、酒家,均具有上乘的服务和可口的饭菜,且具有本地特色。

  尤其是“晋祠大米”以其明晶透亮、味道纯香而饮誉天下。

  紧靠景区的晋祠镇政府近几年下工夫抓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公用设施及三业(服务、餐饮、娱乐)建设,面貌大为改观,尤其是景区的住宿条件、通信业务、医疗保障、娱乐场所、购物环境越来 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10、天龙山

  天龙山,原名方山,属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晋祠景区14公里。

  有专用公路相连。

  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泉鸣涧,气候凉爽。

  早在东魏时高欢建了避暑宫,北齐高洋建了天龙寺,并都开凿了石窟。

  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称,从此,天龙山声名大振。

  天龙寺周围密布景点:东面关帝庙、七松坪、凤凰松、观音塔;西面北汉刘氏陵园、双塔坟、普同塔、唐代善导大师墓塔;南面柳子沟源头沟滩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级经“龙池灵泽”的白龙庙到“高欢暑宫”的避暑亭,在亭内可远眺“崇山环翠”、“鼎峰独峙”和“柳跖旗石”三大景观。

  沿着“石洞栈道”可观赏著名的天龙山石窟群。

  天龙山石窟还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个唐窟,南坡柳子沟滩地悬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时期的五个窟(其中三个窟无佛像),这样,天龙山石窟应该是33个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个窟,而不仅仅是25个窟,只是由于南北两处路线不顺,崖壁险要,又是较晚的作品,故鲜为人知。

  11、崇善寺

  崇善寺在山西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

  创建于唐。

  创建于唐。

  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

  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

  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近千间。

  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

  后为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为明代最完整、最标准的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殿内中间的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左边是千钵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像高8.5米,比例适度,衣饰流畅,完好无损。

  寺内还珍藏有宋绍定四年宋版碛砂藏经(全部)、元版藏经(部分)、明下统五年明版北藏经(全部)、明成化八年赤金写德华经七卷、明嘉靖三十年南藏经(全部),此外,还保存上下两册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彩画(这些画册,虽是明代作品,但色彩艳丽如新,十分吸引人),明洪武二十四年铸造的铁狮一对,明正统十四年铸造的大钟一口,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宋、元、明各代艺术的宝贵资料。

  12、双塔寺

  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

  背依太行群峰,四周松柏拥翠,殿宇轩昂,双塔耸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

  可谓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

  身临其境,凭着古老的塔身,可广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晋中盆地之沃野千畴。

  永祚寺始创于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

  清初又续建了山门,完善了禅堂和殿宇,形成了一座小规模的寺院。

  但在战乱岁月,古寺饱经沧桑,到民国末期,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多次维修。

  新建碑廊,仿建前院,广植牡丹,使古刹面貌一新。

  13、崛围山

  崛围山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尖草坪区柴村镇呼延村西,南北走向,海拔1400米左右。

  南有青峰,北有飞云峰。

  二峰高峻挺拔,夹一东西走向的深沟,隔沟对峙,势如入山门户。

  从山顶向下俯视,四周群山如涛似浪,宛转盘旋,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像倒立的喇叭,又如硕大的圆盘,“崛围山”之名由此而来。

  多福寺位于崛围山上。

  寺院创建于786年(唐贞元二年),唐代大将沙陀人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父子曾到此礼佛朝拜。

  寺内现存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石碑有“栋宇远迈汉唐”的记载。

  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晋王李克用与子存勖焚香刻石题名于此,即山上寺也。”宋代曾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在原址上重建。

  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又名净因寺。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

  坐北向南,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杂树交荫。

  碑文记载,汉时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传为山崩佛现,乃佛教净土之因缘,故在 此建寺。

  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

  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

  寺分前后 两进,前院有天土殿和东配殿,中部有卡墙和垂花门相隔,后院有大雄宝殿、罗汉殿和地藏殿。

  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装绘,已失明塑风格。

  寺址两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阁内土洞深邃, 供一佛二菩萨,佛高9米,结跏跌坐,前有二胁侍菩萨分侍左右,皆为明物。

  净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地刹,实则自明以后已自成格局。

  寺旁古柏,长势奇异,“土堂怪柏”亦为太原一景。

  窦大夫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兰村,汾河峡谷左侧。

  山殿宇壁立,清流潺潺,祠内古柏苍翠,殿宇巍峨。

  晋国大夫窦抽,字鸣犊,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

  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

  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

  历代都留有碑纪。

  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

  就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炼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

  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因水温较低,人称“寒泉”。

  与苍柏古祠相辉映,饶有雅趣。

  “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14、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

  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2014年12月6日前后,由于受持续降温天气影响,黄河壶口瀑布出现流凌、冰挂景观。

  2015年7月30日,受壶口瀑布上游陕西境内云岩河流域强降雨影响,黄河壶口瀑布出现西边浊浪翻滚东边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观。

  瀑布周围的岩石是灰绿色、浅红色的中细粒长石杂砂岩和砾岩夹粉砂质泥岩,地层层位属于二马营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三叠系中统,距今大约有2。2亿年左右的时间。

  这种长石杂砂岩杂基含量高,胶结差,和花岗岩类和灰岩类岩石比较,它可以算作软材质,易于风化剥蚀。

  砂岩中发育有两组节理,一组是南北走向的直立节理,正是这一组节理控制瀑布走向;另一组节理是近东西向的直立节理。

  这两组节理与近水平的地层层面构成三个互相垂直的三个面,将岩层切成小块,岩层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各种裂纹,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础。

  这种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结构,达到一定的比例,就满足形成瀑布的必要条件。

  而河津龙门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离石挠褶构造带的通过处,新生代又叠加了盆地边缘断层。

  造成了龙门北侧石质山体的高的台阶,黄河正是利用此高台阶形成瀑布。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70年,壶口瀑布紧连孟门。

  到公元813年(经过了1583年),壶口瀑布距孟门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05米。

  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米计算,那么瀑布的形成已有6.5万年的历史

  15、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大槐树祭祖习俗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体验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牌坊、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景区坚持多元化发展,已形成为景区、民俗饭店、旅行社三大经营版块,成为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为大槐树移民后裔营造了老家的氛围,同时满足了广大移民后裔寻根祭祖、旅游观光、休憩、餐饮、购物的需求,是广大移民后裔进行深度文化体验,了解老家民俗的最佳选择。

  从明洪武2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

  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

  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迁徙长达50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

  16、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热忱地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

  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由于苏三故事曲折动人,当年的“苏三供堂”、“苏三监狱”由此闻名,长时期内被人们保存维修。

  “苏三供堂”即洪洞县衙大堂,为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所建。

  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坍塌,后又重建。

  光绪四年知县艾绍濂又全修大堂。

  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幸毁于1977年。

  据传,苏三在此供堂,含冤入监,三次受审。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君子听我言。…”因话本和戏剧而闻名的苏三,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王景隆是苏三的同乡这个情节,就是从苏三的供词里发现的。

  2014年末,苏三监狱将进行扩建,即将恢复的明代古县衙位于苏三监狱的东北角,总建筑面积约3550平方米,主要建筑单体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两侧分别为赋役房、生、死门、兵刑工房、史户礼房、耳房、师爷房等,主要展示古县衙的案件审理情景及苏三冤案件审判场景等。

  17、广胜寺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

  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

  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

  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

  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

  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

  下寺在山麓,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

  18、克难坡

  克难坡是个黄土山头,原住有六户人家。

  这个山头,是由西向东并列和从北到南倾斜的五条沟梁组成,各梁均有一块冲积平地,或种有庄稼,或栽有桃树。

  后来阎锡山将这里定为营地,在事建筑,经过二年多的修建,终于将这个弹丸之地修建成了一座窑洞叠立,颇具规模,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山巅小城,一时成为第二战区的军事重镇与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村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乃一三面临沟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芦状独立山梁,地势险要。

  1940年至1945年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官总部、山西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等首脑机关曾驻扎在这里,人称“小太原”。

  现在建筑有阎公馆、实干堂、田步室、批评室、克难室、竞赛室、检讨室、真理室及望河亭、忠义词等。

  除满山遍野的土窑洞外,重要建筑均为石头干砌,建筑技巧甚称一绝。

  莅此可访史怀古、别有风味。

  阎锡山根据自然地形分别将六条沟梁命名为:西新沟、一新沟、二新沟、三新沟、四新沟、五新沟。

  之所以取“新”字为头,与其1938年 6月,在古贤整军会议上强调的“新能存在,旧必灭亡”有关联的。

  19、尧庙

  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

  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

  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

  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

  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原构与宫殿建筑一致,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

  20、霍州署

  霍州署位于山西霍州市东大街北侧,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古文化遗产。

  无论其位置选择、建筑规模,还是整体布局、形制设计,均为全国现存同类衙署之冠,是中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才智,闪耀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光辉的璀璨明珠,在霍州大地重放异彩。

  霍州署相传曾为隋朝中郎将宋老生的幕府,又为唐尉迟恭的帅府行辕。

  其作为州治衙署,至今已历时1300多年了。

  原建筑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倾圮。

  次年,监州失剌不花、知州李伯渊主持重新修建。

  后经明清两代陆续增补修葺,日臻完善,其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分中轴线和东西辅线三大建筑群及一些署外建筑。

  该署主体建筑,雄伟高大,古朴典雅,结构奇巧,工料俱佳;附属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得法,形制壮丽,内实外华。

  自清末到民国,天灾无常,兵连祸结,霍州署除中轴线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外,东西辅线及署外建筑或圮、或毁、或改做他用。

  山西旅游景点3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

  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

  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

  城池南门为0,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

  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

  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

  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

  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

  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

  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3年(1370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

  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

  观内20余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稀有之物;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续纷的各种琉璃实物。

  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

  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

  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到过平遥的人说:“走进平遥,就如同走进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

  人称平遥有三宝,砌成的古城墙便是其一。

  在建城之初,此城墙仅为夯土筑成,规模较小。

  到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才扩建成现在的规模,至今虽历经600余年的沧桑风雨,但雄风犹存。

  这座周长约6公里的古城墙,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这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贤人。

  此外,清朝后期,在古城东南角还曾修建了一座象徵古城文运昌盛的魁星阁,由此可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远。

  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全城现存四合院民居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

  此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

  出古城北门向东北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

  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十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殿内的五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古城的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方向、重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的双林寺。

  在该寺的10余座大殿内有元代至明代的彩色泥塑2000多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事实上古城之宝不胜枚举。

  说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

  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遥西大街“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日升昌”票号。

  三年之后,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古老的平遥是辉煌的,今天的平遥依然充满了魅力。

  在时下许多文化古城为兴商业而被肢解破坏的时候,平遥却如此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平遥古城保存了其全部特徵,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山西旅游景点】相关文章:

山西美食作文06-25

山西旅游心得08-31

游山西村作文02-04

山西导游词08-18

游山西村的作文06-08

我的家乡山西作文05-19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10-14

关于山西的游记作文06-06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10-28

山西雁门关导游词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