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时间:2021-02-15 20:42:56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1】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一、【症状护理】

  1.呕血的护理:

  (1)侧卧位或半卧位,意识不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准备负压吸引器。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2)观察出血情况,并记录颜色、量。

  (3)遵医嘱输血、输液、止血,保持静脉通畅。

  2.便血的护理:便后应擦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应缓慢站立。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3.疼痛的护理

  (1)硬化治疗后,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时通知医师。

  (2)遵医嘱给予抑酸、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

  4.发热的护理:硬化治疗后可有发热,遵医嘱给予输液及抗炎药物,定时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二、【一般护理】

  1.出血期卧床休息,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

  2.呕血时,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3.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顺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

  4.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

  5.安慰、体贴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及时清理一切血迹和胃肠引流物,避免恶性刺激。

  三、【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生活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3.戒烟、禁酒。

  4.遵医嘱服药,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类药物。

  5.定期复查,如出现呕血、黑便,立即到医院就诊。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2】

  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及胰和胆等脏器病变引起的出血。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消化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损伤(如出血糜烂性溃疡,应激性溃疡)、胃癌、食道贲门粘膜撕裂及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尿毒症)等。

  【临床表现】

  1、呕血、黑便  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有呕血者一定伴有黑便,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口渴、乏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患者排便或排便后易晕倒在地。皮肤湿冷、脉细速、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

  3、发热  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4、氮质血症  上消化道出血后血中尿素氮的浓度升高,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升高,3-4日后恢复正常。

  【急救与治疗】

  1、急救措施  迅速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输血,根据患者失血量和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和速度。必要时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2、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去甲肾上腺素4~8mg+100mL冰盐水口服,以及西咪替丁、垂体后叶素等。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止血

  (3)胃内降温止血法  用冷盐水反复洗胃。

  3、手术治疗  经内科积极治疗而不能止血者应迟早考虑手术治疗。

  1、饮食

  (1)出血活动期禁食。

  (2)出血停止后

  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患者  出血停止6h后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流食和水温不宜过热,以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如浓汁鸡汤、肉汤、浓茶、咖啡等。

  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出血停止24h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冷流质饮食,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和肝性脑病,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食物(如:花生、苹果、瓜子、核桃、鱼和排骨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粘膜而再次出血。

  2、活动

  (1)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平卧位抬高下肢,呕血时头侧向一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2)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

  (3)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剂。

  3、复查时间及指征  有呕血、黑便、上腹部不适随时复查。

  注意事项

  1、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睡眠,减少和消除外界的刺激,以减少出血,促进止血。

  2、出血应卧床休息,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吸入气道。

  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

  4、插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积极认真配合治疗及护理。

  5、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消除各种出血诱因,如避免过度疲劳,控制饮食等。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3】

  【病因】

  1.上消化道疾病

  (1)胃十二指肠疾病: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

  (2)食管、空肠疾病

  2.各种原因而致的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如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破溃、胰腺癌等。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2)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等。

  (3)应激性溃疡

  (4)其他: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等。

  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肝硬化所致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最常见 。

  【临床表现】

  颜色:排出的粪便漆黑发亮,称柏油样粪便 。

  突然大量出血,引起肠蠕动加快,亦可排出暗红色液状便或新鲜血便。

  失血和休克: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可导致失血和休克。

  1.呕血与黑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

  呕血:

  (1)出血量大,可呈鲜红色或暗红色。

  (2)出血量不大,血液受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则呈褐色或咖啡色 。

  黑便:

  (1)原因:血红蛋白的铁质经肠道内硫化物的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 。

  (2)颜色:排出的粪便 漆黑发亮,称柏油样粪便 。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出血,循环血容量可迅速减少,致使周围循环衰竭,心排出量降低,可出现一

  系列表现,应警惕并发急性肾衰竭。

  3.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常增高,称其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原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血液中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引起。

  4.发热: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 ,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5.血象变化

  1)一般出血3~4小时后可有贫血

  2)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可增高,随着出血停止,网织红细胞逐渐降至正常。

  3)白细胞计数也可暂时增高,血止后2~3天即恢复正常。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肝功能、肾功能、血尿素氮、大便潜血试验等,对诊断疾病会有一定帮助。

  2.内镜检查:首选检查措施。一般在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不但可以明确病因,还可作紧急止血治疗。

  3.X线钡餐造影检查:用于有胃镜检查禁忌证或不愿进行胃镜检查 。

  4.选择性动脉造影:用于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或不适宜作内镜检查。

  5.吞线试验:用不能耐受X线、内镜、动脉造影检查者。

  【治疗原则】

  1.一般抢救措施: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误吸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出血期间应禁食。

  2.积极补充血容量

  (1)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时:首要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立即配血。

  (2)迅速补充血容量: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必要时及早输入全血,以恢复有效血容量。

  (3)肝硬化病人:需 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多易诱发肝性脑病。

  (4)输液速度:既要及时补充有效血容量,又要注意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必要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量。

  3.止血措施

  (1)药物治疗:

  ①胃、十二指肠出血:去甲肾上腺素胃内灌注

  ②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

  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

  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孕妇 。

  ③急性胃黏膜损害及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

  ④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较好,可减少内脏血流量30%~40%,临床上多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2)气囊管压迫止血:

  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注意:持续压迫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3)内镜直视下止血

  (4)手术治疗:内科治疗不能止血者,适于手术治疗。

  (5)介入治疗:无法进行内镜治疗,又不能耐受手术可考虑介入治疗。

  【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3.恐惧:与消化道出血对生命威胁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

  5.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出血液反流入气管有关;与三(四)腔气囊管过度压迫气管有关。

  6.特定知识缺乏;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

  【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

  大量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或平卧位,可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保证呼吸道通畅。

  2.治疗护理: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监测输液速度及时、准确地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类药物。输液开始时宜快,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来调整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肿。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4.心理护理:减轻恐惧心理。

  5.三(四)腔管的护理

  (1)插管前:仔细检查确保管腔通畅。

  协助医师进行插管。

  (2)留置三(四)腔管期间

  1)定时测气囊内压力:压力不足达不到止血目的。压力过高压迫组织引起坏死。

  2)观察有无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或窒息表现。

  3)定时抽吸食管引流管、胃管: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4)定时放气

  5)放置24小时 后应放气数分钟再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黏膜受压过久而致黏膜糜烂、缺血性坏死。

  6)间断应用:气囊压迫一般以3~4天为限。

  7)保持插管侧鼻腔的清洁湿润。

  8)出血停止后,放出囊内气体,继续观察24小时,未再出血可考虑拔管。

  6.饮食护理

  1)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 。

  2)少量出血,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 。

  3)止血后应给予病人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软食 ,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

  4)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劝病人戒烟、酒。

  7.根据病人文化水平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采取适宜的方法,向其介绍有关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以减少出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