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中国婚礼文化的起源

时间:2022-10-05 21:30:28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婚礼文化的起源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下吧!

中国婚礼文化的起源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

  流传於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的一个洪水神话: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

  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

  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

  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

  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

  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

  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

  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

  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的方向追赶。

  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

  由於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

  唐代杜佑说:「人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驭时,娶妻必告父母;夏时亲迎於庭; 殷时亲迎於堂;周制,限男女三年,定婚时,六礼之仪始备。」 在伏羲氏时代,人们以渔猎为主,以兽皮为贵,所以在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两张鹿皮,也就是所谓的「俪皮之礼」,我国古代嫁娶的俪皮为礼,是婚姻礼俗的开端,大戴礼感志篇:「凡yin乱生於男女无别,夫妇无义。

  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通鉴外纪:「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春秋公羊庄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

  何休注,引纳徵礼而申之曰:「俪皮,鹿皮,所以重古也。」以俪皮作婚姻的结合,是表明俪皮通婚,早以成俗,由圣人采取而制定礼法;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多了「必告父母」之礼;到了夏商,则又多了「亲迎於庭」、「亲迎於堂」的礼;至周代的时候,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称之为六礼。

  婚娶之礼。

  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

  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

  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

  周制婚礼

  周制婚礼,承启上古至夏商,集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风范的春秋战国,稳定于华夏诸族最终形成汉民族的时候,在漫漫三千年里始终为华夏婚礼之蓝本,最终蔚成灿烂的云霞。

  周制婚服

  那时候的婚礼还叫做昏礼。

  没有奢侈的聘礼,没有铺张的排场,也没有喧闹的筵席。

  昏礼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

  那时候的昏礼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繁杂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后携手入洞房。

  次日拜见舅姑,三月后告见家庙,从此,新妇正式融入夫家家族。

  商周时期的昏服也不是现在人们误解的大红一片,而是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像征著天的、最神圣的色彩)。

  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著远去的女儿;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著思念双亲的新娘,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发展型婚礼

  指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后世中国婚礼。

  其中混杂了许多其它来源的婚俗礼仪,有诸多变异,故此称为“发展型”。

  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感染了胡俗习惯,再加上后来的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也就逐渐放在了上午,这样,欢庆的仪式往往持续一天。

  与后世婚礼不同,先秦至两汉昏礼,女父迎婿于门外,礼节甚重,更别说刁难女婿的事了,唐《封氏闻见录》6卷五云:“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自从昏礼有了贺客和婚宴开始,婚礼的世俗欢庆气氛就逐渐扩展。

  婚礼的欢庆的气氛本是生民常态,同时也来自华夏周边的风俗浸染。

  胡俗婚礼多喜庆,后世婚礼的许多杂俗,比如闹洞房,是契丹的婚俗。

  跨火盆,则来自满族。

  根据周礼,婚礼是没有盖头的,但红盖头却成了世俗婚礼的像征。

  仪礼中的婚礼不举乐,无酒筵酬宾的仪节,只在新房中为新郎新娘专设一席。

  到后世,宴众宾客会成了婚礼必不可少的一项,闹房也成了保留节目。

  也许,我们更加熟悉的婚礼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纵观以上两种中国传统婚礼的模式,不难看出:历史的悠久,国土的辽阔,文化基因变异的程度自然不会小,毕竟,没有交流的民族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在婚礼的发展上,华夏民族的婚制婚仪,吸纳了许多外来民族的习俗。

  历经多次主动的、被动的民族间交流,经历多次国运纵横起伏,华夏婚礼在漫长的时光中慢慢流变。

  耐人寻味的是,从历代礼书的修订,可以看出古人对这种现像的态度:对周礼婚制的偏好,对世俗婚制的宽容。

  于是,理想与世俗便两不相悖各有市场。

  这也许就是华夏文化的特点之一,古人已经给出了适宜的处理方式,不必苛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