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时间:2021-05-29 17:31:00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有那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知识点,请看下面:

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知识点【1】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

  4、实验法: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需要考察的现象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方法。

  5、问卷法:是将所要了解的内容及其表现归结为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或项目单,然后依据取得的样本进行评分或评级,以测知被试的心理状态或特性。

  二、知识点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客观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3、客观原则: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是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系统性原则: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看待事物内部关联的观点

  5、教育性原则: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

  6、实验室实验:实验室 专门的仪器 勒温-----蔡伐尼克效应

  7、自然实验:阿格法诺夫-----拾柴火 它的一般程序:1、进行初试2、选择与设立等组3、施加影响4、进行复测 5、对比分析

  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得思想,主张用心理学理论、方法来研究教育学中的问题。

  德国心理学家 冯特 创立了心理学体系,他的实验心理学思想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霍尔主张复演说 他被称作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先锋。

  9、桑代克1903《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本人也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10、乌申斯基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普杰列夫 1883《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第一步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1 潘菽 邵瑞珍 韩进之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互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答: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即教、学与环境。

  “教”即教师按社会旨意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学”即学生通过学习去接受教师和群体所给予的广泛影响。

  教与学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对它们的制约和影响。

  2、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

  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持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其规律。

  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与阶段过渡发展规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史从横向角度研究某种教学、教育条件或措施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形成能力、品格之间所具有的内在有效的关联。

  这两门学科是相互交错、彼此补充的研究领域。

  是教师工作都需要参考或作为依据的知识体系。

  4、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理论任务:研究与解决学科本身不断涌现的理论问题,印证与发展学科的哲学观点。

  应用任务:为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不断探索与运用教、学、环境互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教改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自身。

  5、观察法的步骤

  1、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先发觉某些问题或事实材料,

  2、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假设3、有计划地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予以证实或加以否定。

  6、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答:1、要求有明确的计划2、应做好尽可能全面而细致的记录3、善于分析记录材料,避免武断。

  4、多次反复观察,以检验结论的正确性。

  7、实验优缺点 优点:精确、易于重复检验 缺点:常因被试的情绪紧张、难控的态度等而受到影响,难于应用。

  心理学中更多的研究采用现场实验,即自然实验。

  8、问卷法的优缺点 优点:简便,短时间内可以获取大量数据。

  缺点:需要被试者的诚实合作,问卷的编制包括求得效度,信度与常模标准化得任务相当繁重。

  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知识点【2】

  一、名词解释

  1、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他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2、短时记忆:是指信息被稍加注意而在头脑中保持很短的一段时间的记忆,其容量只有7+-2个信息单位。

  3、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编码进入长期记忆库,并保持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其容量很大,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

  4、发现学习:是指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5、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

  6、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某种情境中,由于个体的自发的反应产生的结果而导致反应强度的增加,并最终与某一刺激间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7、强化:即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各种手段、措施。

  8、顿悟:即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它是通过个体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性质等实现的。

  顿悟的过程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知觉重组,也是顿悟产生的基础。

  9、认知结构:即表征系统,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现与记载方式,有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三种。

  10、同化: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来的知识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11、潜伏学习:即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的一种学习。

  12、发展性教学:教学应以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为前提,从而使学习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主张。

  1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某种情境中,由于个体的自发的反应产生的结果而导致反应强度的增加,并最终与某一刺激间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1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两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目前个体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水平是个体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二、知识点

  1、荀子“闻-见-知-行”,闻、见是学习的开始。

  强调行的重要性。

  2、加涅的8类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3、接受学习指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

  4、机械学习:即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

  5、不同的学习内容:中国的一些心理学家。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6、学习的基本理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7、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条件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即无条件刺激)相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

  8、桑代克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其学习过程,较著名的实验是饥饿的猫打开迷箱。

  9、食物、、糖果、钱等物质以及言语表扬、鼓励、社会认可、社会地位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强化物。

  强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核心。

  10、早期格式塔的顿悟学习理论:科勒对黑猩猩的学习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提出了学习的顿悟说。

  箱子与棒子问题。

  较有代表性的认知学习理论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以及认知建构理论。

  11、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较有代表性的认知学习理论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以及认知建构理论。

  12、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托尔曼认为S-R联结是间接的,其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即心理过程。

  1、学习是有目的'的,而非盲目的。

  2、外在的奖励、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即使不给予外在强化,学习也可以产生。

  学习不是SR的直接联结,而是形成某种认知、期待。

  13、个体的发展即个体生理与心理的生长与变化。

  14、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不断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与品德的过程。

  15、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环境与教育等外部因素提出的要求引起个体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与个体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产生矛盾。

  这种内部矛盾即心理发展的动力。

  16、德国心理学家彪勒、美国霍尔等人为代表,主张人的心理发展由先天因素决定的,是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自然成熟的过程。

  17、华生强调环境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前提条件,为心理发展提供可能;环境促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8、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顺序性。

  2、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3、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19、儿童尚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和守恒性。

  20、小学儿童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关键年龄:四年级左右(10—11)

  21、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可以通过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两方面反映出来。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与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等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集体组织关系的认知。

  22、小学儿童的品德具有过渡性特点。

  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23、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接受性。

  间接性。

  方向性。

  连续性。

  24、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其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三、简答题

  1、学习的一般概述

  一、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二、学习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而得以体现。

  三、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产生的。

  根据以上的概述,可以将学习定义为: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不断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表现出来。

  2、梅耶的一般信息加工模式

  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

  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显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