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环境描写的作用并举例说明(2)

时间:2020-12-02 08:25:56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环境描写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以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

  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 “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

  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

  昏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

  大家开始寻找。

  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一些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

  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

  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

  ”“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

  ”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

  轮到大刘了,他猛.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轻轻..地呡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

  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

  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

  “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

  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

  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

  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

  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摔倒在大刘的怀里,郭教授将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

  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

  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

  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⑾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

  直到这时,大刘再也没有让大家喝一口水。

  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

  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⑿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⒀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

  ⒁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

  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

  1、说说下面加点字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方面的作用。

  (4)

  (1)轮到大刘了,他猛.地喝了两大口水 答:“猛”字体现了大刘粗俗和贪心。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轻轻..地呡了一口 答:“轻轻”体现了郭教授顾全大局,敢于奉献,起到表率作用。

  2、第10段画线句“郭教授将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

  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3分)

  答:大刘呀!我怕是不行了(我快不行了),水囊里已经没有水了,里面都是沙子。

  你一定要把他们带出沙漠。

  3、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4分)

  答:一是因为啊“骗局”让他们走出了沙漠,挽回了生命;二是这段经历,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信心有勇气面对艰难险境。

  4、你一定有过战胜困难险阻的经历,请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扣住“信心和勇气”来谈。

  实战演练:

  (一)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

  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

  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⑤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⑥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⑧后来,我终于替父亲圆了上大学的梦;作用: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以雪大来衬托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轻微的凉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模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

  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

  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

  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

  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

  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

  …‘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

  “昨天是昨天。

  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

  ”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

  “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

  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

  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

  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

  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

  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

  ”父亲

  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

  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

  “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

  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

  ”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

  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

  “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

  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

  ⑧后来,我终于替父亲圆了上大学的梦。

  但是,20年前的这一幕,从未在我心底消逝。

  每当天空飘起雪花,每当我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掏出5元钱时,父亲20年前的叮嘱就会在耳边响起,异常地亲切而又清晰…… 1文中有三处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3分) (1)环境描写: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作用: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以雪大来衬托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和怕耽误我上学的急切心情。

  (2)环境描写:风裹着雪吹过来。

  作用:因为“风裹着雪吹过来”,才使“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用天气的恶劣衬托父亲的艰辛和此刻愤怒、酸涩的心情。

  (3)环境描写: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

  作用:与前文呼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了 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二) 敲雪

  ⑴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

  也许,外面下雪了。

  我想。

  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

  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⑵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

  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

  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⑶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

  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

  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

  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

  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

  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

  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

  果子渐渐成熟了,

  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