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是谁闻鸡起舞

时间:2021-07-27 20:50:27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是谁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下面我给大家整理的是谁闻鸡起舞,欢迎各位阅读。

  闻鸡起舞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闻鸡起舞,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

  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刘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

  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常常谈到深更半夜。

  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

  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

  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

  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么回事。

  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

  它在催我们起床了。”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起来,拿下壁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起剑来。

  就这样,他们一起天天苦练武艺,研究兵法,终于都成为有名的将军。

  公元308年,晋怀帝任命刘琨做并州刺史。

  那时候,并州被匈奴兵抢夺杀掠,百姓到处逃亡。

  刘琨招募了一千多个兵士,冒着千难万险,转战到了并州的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晋阳城里,房屋被焚毁,满地长着荆棘,到处是一片荒凉。

  偶然见到一些留下来的百姓,已经饿得不像样子了。

  刘琨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难过。

  他命令兵士砍掉荆棘,掩埋尸体,重新把房屋城池都修复起来。

  他亲自率领兵士守城,防备匈奴兵的袭击。

  他还采取计策,让匈奴的各部落互相猜疑。

  后来,有一万多个匈奴人投降了刘琨,连汉主刘渊也害怕了,不敢侵犯。

  刘琨把流亡的百姓都召回来耕种荒地。

  不到一年时间,到处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晋阳城渐渐恢复了繁荣的'景象。

  刘聪攻破洛阳之后,西晋在北方的兵力大多被打散了,只有刘琨还在并州一带坚持战斗。

  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后,派人封刘琨为大将军,要他统率并州的军事。

  那时候,汉国大将石勒,占据了襄国(在今河北邢台西南),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想夺取并州。

  刘琨南面有刘聪,北面有石勒,前后受敌,处境困难到了极点。

  可是刘琨没有害怕,没有退缩。

  他在给晋愍帝的一份奏章里说:“臣跟刘聪、石勒,势不两立。

  如果不讨平他们,臣决不回朝。”

  据说,刘琨在晋阳的时候,有一次,晋阳被匈奴的骑兵层层包围。

  晋阳城里兵力太少,没有力量打退敌人。

  大家都感到惊慌,刘琨却仍然泰然自若。

  到了傍晚,他登上城楼,在月光下放声长啸,声调悲壮。

  匈奴的骑兵听了,都随着啸声叹息。

  半夜里,刘琨又叫人用胡笳(一种乐器)吹起匈奴人的曲调,勾起了匈奴骑兵对家乡的怀念,伤感得流下眼泪。

  天快亮的时候,城头的笳声又响了起来,匈奴兵竟自动跑散了。

  后来,刘琨联络鲜卑族首领一起进攻刘聪,没有成功。

  接着,石勒进攻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刘琨派兵去救,被石勒预先埋伏好的精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正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长安被刘聪攻陷的消息。

  到了这步田地,尽管刘琨怎样顽强,也没法保住并州,只好率领残兵投奔幽州去了。

  成语用法

  联合式;宾语、谓语。

  使用技巧

  多用于象征或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中,是引用典故的用词手法。

  涉及人物

  祖逖(tì)【266—321年】,刘琨(kūn)【271—318年】

  祖逖(266~321),字士雅。

  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有传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汉族。

  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

  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

  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

  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

  他好动不爱静,十四五岁了,没读进多少书。

  几个哥哥为此都很忧虑。

  但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

  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

  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

  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

  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

  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即是指祖逖。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

  中国西晋时期名将。

  汉中山靖王之后,美姿仪,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

  厕身以帅哥才子闻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纪最小,排名最后。

  为司州主簿时,与祖逖闻鸡起舞,八王之乱又经永嘉之乱,神州陆沉,北方沦陷,只有刘琨坚守在并州,是当时北方仅存的汉人地盘。

  后因爱慕刘琨发兵帮助的鲜卑首领拓跋猗卢被兄弟杀死,没有兵力与各族争斗,投奔辽北,后因辽北内部争权而死。

  诗仅存4首,却与左思齐名。

  英文解释

  rise up upon hearing the crow of a rooster and practise with the sword

  例句:

  早了?不,不,一点也不早。

  闻鸡起舞嘛!

  Early? No, not at all, no.up with the lark, you know!

  成语出处

  1、《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资治通鉴》:“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成语事例

  击楫誓清,毕竟英雄得。

  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

  成语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

  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启示

  只有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经过努力的奋斗,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古籍示例

  《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列传》:“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

  金·元好问《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词:“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醒世姻缘传·第七回》:“今当边报狎闻,羽书傍午,正忠贞薪胆之时,主忧臣辱之时;闻鸡起舞,灭此朝食,正当其会。”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