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论抗生素给药原则及其副意义

时间:2021-01-29 19:04:28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抗生素给药原则及其副意义

  摘要:注重杭生素的使用,按照其原则给药,使得杭生素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不至于导致耐药性的增加。加强对杭生素副作用的了解,根据副作用发生的理由进行合理给药,使得杭生素的研究和临尿都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关键词:辅助治疗 过敏反应 药物热

  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 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们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 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存在,药店里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指导管理。

  1、给药途径

  人体是一个微生态平衡的整体。各种细菌在身体各个部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平共处。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无菌炎症使用了抗生素;或者已经明确某种细菌的感染而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或者没有针对性的`使用窄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不但没有杀死致病菌、病毒,或者即使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或抑制了正常细菌,引起菌群失调,耐药致病菌种大量产生、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即原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些真菌趁虚而入,引起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曲菌感染等。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开: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开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此情况见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开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2、根据感染的不同部位选药

  2.1肺部感染

  患者肺部感染常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肺组织血供不良,影响抗生索效果。应当选用毒性较小的青霉素杀菌药,且应静脉给药,剂量大些,以保证疗效,若病情严重或有混合感染,采用合理的联合用药。

  2.2尿路感染

  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尿液中浓度较高,适用于泌尿系感染;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尿液中的浓度也较高,但老年人慎用,有肾功能不建全者禁用。

  2.3胆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在胆汁中浓度较高,故对胆道感染者疗效较好。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胆汁中浓度很低,不宜用于胆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