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1-01-14 17:19:13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思考

  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思考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包括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即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非期待的药理作用。

  及早认识、持续监测、及时控制不良反应,确保人民安全用药,是医药工作者的基本责任。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认识 思考

  一 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

  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定义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 ADR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就我国而言,每年约500万患者因ADR而住院,有19.2万人死于ADR。

  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学作用所引起的反应。

  例如舒喘灵在治疗支气管痉挛时引起的双手震颇,阿托品在治疗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尿闭、视力模糊。

  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药物器官选择性愈低,其副作用可能愈多。

  一般副作用在停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但有时也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2 毒性作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例如利福平所引起的肝损害,庆大霉素所引起的肾损害。

  3 后遗效应:停药后仍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

  这种作用有的非常短暂,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发生的宿醉现象;有的比较持久,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停药后因垂体前叶的负反馈作用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致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较难很快恢复。

  4 依赖性: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若停药可出现一系列的症候群,致使病人强烈要求继续服用以避免因停药而引起的不适,这种现象称药物依赖性。

  5 特异质反应:指少数人用药后发生的与药理作用完全不同的特殊反应。

  目前认为特异质反应大多数是由于个体酶缺陷所致,这种酶缺陷在正常并无表现,而仅在应用有关药物时才显示症状。

  例如有的人肝内缺乏乙酞化酶,使异烟麟在体内延迟灭活,易引起维生素B6缺乏症及多发性神经炎;又如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变异者对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耐受,这些都是遗传决定的异常。

  6 变态反应:是机体被药物致敏后,药物再次进人机体时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该反应通常造成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紊乱。

  药物变态反应可表现为全身反应,如血液样反应、血清病样反应、支气管哮喘及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呼吸道等变态反应或胶原系统病变等,甚至变态反应性休克,也可表现为皮肤反应,如皮肤痰痒、粟粒样疹、尊麻疹、固定性药疹等,重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疤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等。

  7 继发反应:是由于药物作用诱发的.效应,而非药物本身的作用,如应用某些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等均属继发反应。

  它可以通过合理用药来避免产生。

  二 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思考

  1 认真做好药品的保管工作:药柜宜放在光线充足处,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发现疑误及时处理;药品颜色可疑或有沉淀、异味时则不可用;易被热破坏的生物制品、抗生素、生化制品等,根据其性质和对贮藏条件的要求放置于干燥阴凉(约20℃)处或冷藏于2~10℃处保存;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的药物应用

  瓶装密闭,用后盖紧瓶塞;易遇光变质的药物应置阴暗处,装入有色瓶内;针剂需放在遮光的纸盒内。

  2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向病人介绍药物的优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必要的顾虑;②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ADR发生。

  3 注意用药方式:用药方式与ADR的发生有关,引发ADR的用药途径以静脉用药最常见,静脉输液引起ADR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药物因素、输液操作因素及患者体质等因素。

  因此,无论中药还是西药,能口服给药就不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给药。

  必须静脉给药时,应避免疗程过长,

  充分注意选择适宜的给药剂量、药液浓度、滴注速度等,并注意用药过程的监护,及时发现ADR,确保用药安全。

  若确需静脉输液,一定要严格控制每一环节,做到全程控制与药学服务相结合,尽量降低ADR的发生率。

  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加强巡视与观察,特别是前30分钟尤为重要。

  4 注意老人与儿童特殊群体:ADR多发生在年龄偏大的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ADR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 大于55岁的中老年ADR发生率为41•18%。

  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较高,这与老年人各系统生理机能衰退及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降低有关,且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用药几率大,抵抗力减弱,因此,对老年人用药须小心、谨慎,必要时应进行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儿童ADR的发生率为16.47%,位居第2位,可能与我院儿科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占大多数,抗感染药物及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较高有关。

  建议加强儿童患者用药监护,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5 谨慎用药:根据药品本身的特点合理用药,预防ADR的发生。

  对于常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的病人,用药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该药。

  对注射剂来说,凡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避免皮下注射;对肌肉注射后容易引起硬结的药物,应选用细长针头,并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如需同时混合注射数种药物,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若同时注射多种药液,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对缓释片或胶囊,应嘱病人整个吞服;对首过效应明显的药物,在肝功能不良时应注意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对含钾盐的药物不宜静脉推注,以免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骤停;避免钙剂大剂量静脉注射,以免引起室性早搏、心室颤动以致停搏;长期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不宜骤减或骤停药物,以免出现反跳现象。

  6 掌握正确的给药时间:对于大多数药物来说,饭前服用吸收好,且发挥作用快;对于健胃药,必须饭前服,有些可饭时服,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对胃刺激性大,胃肠道反应严重的药物,应饭后服;对于催眠药,宜在晚间临睡时服用,以利睡眠;对于驱虫药,宜空腹服用,以保证肠内高浓度与肠虫接触。

  7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其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愈来愈多。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较复杂,主要与中药材原料品种、产地、成分本身的复杂性、中药注射剂的组分、剂量的特殊性及制备工艺、分析技术的限制性有关。

  中药注射剂内在质量的不稳定性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此外还有些是由于临床应用不规范造成的。

  如溶剂的选择与说明书不符、药物稀释浓度过高、药物超剂量使用、药物联合使用、具体操作等。

  因此,对于有过敏史特别是久病虚弱的过敏体质患者应谨慎用药,用药后应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及时处理;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适应证与剂量使用;规范给药途径、加强静脉给药的监测;加强抗微生物药的临床应用管理;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在输液配伍中不宜再加入其他药物,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三 结语

  总之,药品不良反应之间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只有找到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才能正确地判定因果关系,进而找到控制不良反应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399.

  [2] 李超进,主编.药事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190.

  [3] 周菁丽.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127.

  [4] 何伟珍,2009年我院输液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0例分析,中国药业,2009(10)

  [5] 贾公孚,谢惠民.药害临床防治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思考】相关文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01-29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论文03-29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分析07-10

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论文01-24

麻醉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国内文献计量学研究01-31

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防治02-07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02-17

质量控制点选取与对策思考论文03-29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与思考论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