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

时间:2022-10-08 22:34:50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下面带来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1】

  摘 要: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越来越注重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和复合型学术人才的培养。

  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能力的评估与发展模式,旨在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术能力 评估与发展模式

  一、引言

  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自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5个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23个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建构了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截至2007年底,在899个有英语本科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硕士点有208个,博士点有29个,每年招收大约8100多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每年将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们在教育、文化、经济、外交等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院校英语硕士生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注重硕士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本文结合中西研究生教育理念,尝试以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作为研究基点,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与评估

  (一)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概念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确学术能力的概念。

  肖川、胡乐乐将学术能力分为: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做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以及对学术前沿的敏感[5]P2。

  我们认为,一般而言,学术指的是有系统的、专业的学问;学术能力实际上就指对某一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哲理或理论研究的能力。

  从狭义上说,学术能力就是学术的领悟力。

  学术领悟力分为六种能力,即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实验能力、写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广义上说,学术能力包括语言的认知获得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语言学习的视角来看,学术能力是语言的认知获得能力;从专业发展来看,学术能力是研究生专业知识扩展的能力;从研究生教育来看,学术能力就是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如:了解学术规范、熟悉科研方法、学术创新等能力。

  (二)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评估依据

  我国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最初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已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转向面向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能够帮助其形成学术洞察力、培养其学术鉴赏力并提高其学术判断力。

  英语专业研究生只有拥有较强的学术能力,才能准确到位地把握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向,促进研究质量的提高,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高效的研究。

  学术能力的评估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包括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评估,而且有学术领悟力等方面的评估。

  国内外对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的主要涉及研究生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通过定性、定量和价值判断的方法进行。

  我们认为学术能力的评估应由传统单一的静态定量评价转向动态定量加定性评价,将专业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融为一体,注重全面地评估研究生的学习和学术研究过程。

  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评估不仅包括“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学习、学术论文写作及答辩各阶段”[4]P65的评估,而且包括主体和客体、教师和学生、同行之间等的互动过程评估。

  评估具有及时性、多元性和全面性等特点。

  三、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及发展模式

  根据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标准,我们应明确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原则,即学科导向性原则、多元提升原则、认知情感原则、写作研究原则、互动合作原则和改革创新原则等。

  深化研究生学术培养及发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培养研究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置多元化课程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能够有效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自主设计符合自身愿望的发展方向和成才目标,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扩大研究生的选择空间,满足研究生的成才要求。

  王加兴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提出设置课程时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语言与文学、中外基础理论与知识结构的关系[3]P24。

  张德禄则认为无论是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的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要在总体课程设置中增加外语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课程以及实践性课程[6]P8。

  针对课程设计,Nunan提出了需求分析这一概念,即为特定学习者确定语言学习等的一系列工具、技巧和过程,并将需求分析分为内容需求和过程需求[1]P21。

  因此,我们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调整课程设置,如学位基础课可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可按相近的二级学科群设置,以利于拓宽基础,增强适应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位专业课则按二级学科设置。

  当然,我们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本身是呈动态发展性的,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评估、更新和补充。

  (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生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学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使研究生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设计、安排灵活多样的自主学习内容、进程、时间和过程,研究生可获得一定的自主教育学分。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研究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导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讲授与自学、学习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方法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

  Richards和Renandya指出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为监督学生学习、组织和控制学生行为、提供正确的语言模式并分析学生的需求,做学生的咨询者和朋友[2]P22。

  实现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根本性变革必将大大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真正地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研究生创造精神,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保证研究生科研训练的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三)培养创新能力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

  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英语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源于创新实践活动,源于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所以,应积极探索适应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四)拓展专业学术能力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具有系统的、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以及广博的中外文化知识,对近、现代西方人文科学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专门研究,掌握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方向的最新研究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学术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语言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外语教学和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对语篇文体特色的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

  此外,参与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能使他们扩大视野,结识更多的语言学界的优秀学者,走在学术研究前沿。

  (五)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

  应用型能力即职业技能,即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级翻译工作,胜任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及其他涉外工作。

  张德禄指出,英语专业硕士要培养的是真正知识面宽广、基本功扎实、外语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外语人才[6]P8。

  由于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按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设计的,所以缺乏考虑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因而,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时,除了重视英语专业基础课和各方面的必修课,还应增加专业方面选修课的数量和提高选修课的质量,从而造就外语基础扎实,又懂经济或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对研究生进行定向的技能的培养,如英语教育技能、英语口笔译技能,或者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与经济管理、法律或外贸等学科相结合。

  这样也能解决硕士生在做学术研究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或数据的情况,促进英语专业研究生长远发展。

  五、结语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摆在外语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我们有必要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和科学规划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估,等等,以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外语人才。

  同时,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要充分考虑到理论知识、语言技能与科研方法等不同层面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研究生语言能力的强化、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需求的情况,科学地规划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将创新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教育两方面结合,走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Nu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Richards&Renandya.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王加兴.指导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几点体会[J].外语研究,2001,(3):24-25.

  [4]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63-67.

  [5]肖川,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2-5.

  [6]张德禄.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外语,2005,(4):8-11.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

  摘 要: 学术能力是衡量英语专业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对国内现有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思考与深入研究,旨在寻找提升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行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术能力 培养模式 改革

  一、引言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某一研究生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规定的培养目标而采用的特定的培养程式,具体包括培养目标的确定、生源的选拔、课程修习与考核、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及学位授予等环节。

  [1]然而,我国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学术能力还很欠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这主要归因于我国高校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模式存在局限和弊端。

  本文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和改革方向进行研究探讨,旨在寻求提高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的有效的培养模式。

  二、学术能力的定义

  对于“学术”这个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而言,“学术”指的是“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

  [2]本文所论述的学术不再是局限于狭义的学术研究,而是宽泛的学术行为活动,即围绕研究生学术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学术活动。

  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包括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做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3]。

  三、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研究生是本科生的衔接与升华,与本科生有很大区别,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

  然而,目前我国对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然存在弊端与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考核模式单一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是修学分与写论文。

  两年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几乎有一半时间都是在修学分,研究生为了通过各门课的考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阅读相关书籍,而忽略了钻研学术,这显然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意识的培养。

  尽管有交学期论文的考核方式,但迫于考试压力,学生无暇去查阅文献、整理资料、仔细钻研论文,很多学生都是从数据库中寻找相关文献稍加改进就完成任务了。

  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学术能力难以形成。

  2.师资力量不足

  研究生的扩招导致了研究生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然而伴随而来的是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我国高校的现状是外语专业的博士、硕导及博导相对较少,而外语专业的研究生数量不断扩大,就出现了一个导师带数十个硕士研究生的情况,而导师又忙于科研和教学工作,所以指导学生的时间相对不足,这就大大降低了研究生的质量。

  3.学术活动匮乏

  我国高校中学术活动整体匮乏,只有少部分知名的高校不定期举行一些诸如国际会议、学术报告等的学术活动,多数高校不重视学术活动和学术氛围的培养。

  很多高校都要求学生自行承担学术活动的高额费用,迫于经济压力,许多研究生放弃直接参与学术活动。

  4.论文创意不足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写论文了。

  没有有力的实验数据做支撑,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只能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一些创新的观点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

  然而,面对繁重的学期论文任务,一些研究生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和方法,没有时间专心思考创新点,写出新颖、见解独到的文章,导致论文创意不足。

  四、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鉴于如上所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我认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强化文献导读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指出:“没有理论的具体研究是盲目的,而没有具体研究的理论则是空洞的。”[4]这就要求研究生阅读大量的优秀学术论文。

  广泛阅读文献是一种重要的储备知识、启发思维、习得方法论的途径。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没有复杂的实验及有力的数据支持,论文都主要靠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

  此外,外文文献总是走在国际前沿,其创新性比较强,这对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会有个很好的启迪作用,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2.营造学术氛围

  对于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养成学生学术素养的基石。

  学术氛围的营造可通过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活动来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活跃的学术氛围。

  各高校应尽可能多地举办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研究生不仅能触碰到很多新鲜的学术思想,而且能从很多勤勤恳恳的学者身上学到治学严谨的精神。

  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以自由、开放、民主为宗旨,强调探索性、批判性与实践性。

  3.培养学术意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正确引导学生学好基本理论,还要在教学中渗透钻研的思想,树立研究的意识,以搞研究的缜密态度来对待专业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本专业的知识,为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品质,是智力的高级表现,也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它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丰富的联想能力和灵活的分析能力。

  [5]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试金石,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闪光点。

  所以要提高学术的学术能力就需要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5.参与科研工作

  潘艺林[6]主张导师应该发挥好优化研究生教育学术环境的内在因素的作用,提高指导频率以增强学术环境的活力,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环境。

  侯光明[7]强调要处理好导师与研究生的各方面关系,特别着重强调研究生学习要与学术并进。

  6.坚持勤于耕笔

  论文写作是培养、锻炼、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根本目的。

  勤写学术论文不仅能促使研究生不断寻找新的学术兴趣点,占有学术资源与资料,而且能促使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反思已有的学术成果,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术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语

  在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的趋势下,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问题突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文献导读、学术氛围、学术意识、创新能力、导师指导等方面训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行的指导模式。

  参考文献:

  [1]曹静,黄正泉.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05,(8):34-3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29.

  [3]肖川,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1-5.

  [4]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4.

  [5]徐颖,施丽君,王丽燕.研究生学术氛围营造和创新能力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71-73.

  [6]潘艺林.大学的精神状况――高等教育批判功能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侯光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重视并处理好的四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与发展模式】相关文章:

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论文10-08

保险营销模式的发展10-26

控制情绪的能力评估10-08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10-01

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10-08

幼儿发展评估方案05-16

建筑工程评估模式的思考论文10-09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10-05

中班幼儿发展评估小结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