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09 01:34:06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论文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论文是小编为研究生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论文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论文【1】

  摘 要:就硕士研究生的择业问题对300余名在校或就业硕士研究生采用问卷、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尽管研究生的就业率很高,但他们对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他们关注就业质量,追求就业满意度;他们渴望就业指导,希望得到更多的就业信息;创业意识较弱,就业依赖性强。

  据此,提出了高等院校加强研究生就业工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调查;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

  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扩招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在缓解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同时,却加大了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压力。

  过去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形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分析和探讨研究生的择业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

  以下我们主要调查分析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一、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客观分析

  研究生就业问题可从多个层次或多个角度加以考察。

  一般来说,由于研究生习惯了漫长的校园生活,在实现从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向无社会阅历特长的劳动者转换过程中,社会角色跨度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很大,因此研究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无论对研究生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各个大学研究生就业率来看,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

  但事实上,关于“就业难”的话题一直在各高校的研究生之间被反复的讨论。

  所以,在研究生基本上都能完成就业、各高校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的前提下,我们在探讨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时候,应该把研究生们自己对就业的主观判断一就业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

  二、对研究生就业倾向的研究方法

  我们结合研究生心理状况调查,对我校在读及毕业研究生进行了一次研究生就业问题调查。

  首先,我们采用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实发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89%。

  问卷主要包括对就业形势的态度;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对单位所在地和薪水的意向;对创业的意向和态度等。

  其次,我们还通过与部分被调查者和已签约毕业班学生的访谈,分析和探讨了数据背后的原因。

  三、研究结果

  1.研究生对就业形势并不太乐观

  尽管现在各高校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也在逐年下降,但是还比较乐观,大部分在90%以上。

  但研究生就业率只反映的是研究生就业的数量,对研究生就业层次、就业领域、就业环境、就业满意度等等都不能充分体现,反应不出就业的质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并不十分看好,只有21.2%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表示乐观,而13.8%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明确表示悲观(见表1)。

  90%以上的高就业率背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表示信心不足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非重点大学,非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不理想;自身条件一般。

  更重要的是,我国在校研究生数连年提高,大量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涌入就业市场,研究生的就业优势不再象从前那样明显。

  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信心。

  尽管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是非毕业班的学生,但只有5.1%的学生从没考虑就业问题,而有46.3%的学生经常考虑就业问题,甚至一部分同学在一入学就开始担心就业问题。

  由此可见,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是否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已经成为困惑研究生的主要问题。

  2.研究生渴望就业指导

  和本科生、专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似乎并不严峻,好像还比较乐观,但研究生同样渴望就业方面的指导。

  因此,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应该引起高校的关注。

  研究生对就业指导内容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见表2),但对就业信息的需求最盛。

  53.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就业信息的发布,其次是就业理念、就业方法、就业形势的指导,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如何融入社会的教育。

  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最重要的信息来自相关的就业信息网站,亲戚朋友的帮助,同学间的交流,来自学校老师的直接帮助较少。

  3.我校研究生择业时更关注个人的发展

  (1)研究生倾向于选择大城市。

  调查中,研究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大部分都倾向于选择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留到本地或熟悉的城市。

  去中小城市或西部工作的同学几乎为零。

  通过了解,其他学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研究生对城市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整体环境、机会、个人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可以看出,研究生在择业时,更着重个人的发展。

  (2)就业相对集中的行业是学校和科研机构,46.2%的同学毕业后想去上述单位,其次是国家机关(见表3)。

  然而在其他的调查中也发现,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有60%以上的同学就业后希望去外企。

  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的研究生在就业意向和思想上的较大差别。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发现专业和性别也是影响选择单位的重要因素,文科、理科的同学选择高校和研究所的居多,工科选择企业的相对居多;男生选择三资企业、国企的较多,女生则选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较多。

  (3)研究生对薪金的意向趋于理性。

  从和毕业研究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他们对薪金的期望值较高,很多同学在经历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学习阶段后希望有高于5000元的薪金。

  但是,不到一半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真正能拿到的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见表4)。

  这说明研究生能够较客观地分析当前的经济状况,理智的对待自己的薪金愿望。

  (4)研究生对个人发展看得较重。

  调查中研究生认为影响自己择业的主要因素(多选)为薪金、城市环境、是否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和机会多少等。

  以上诸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研究生的择业,但研究生最看重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薪金、是否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喜欢与否。

  一份好的工作代表了好薪水,好地域、较多的培训机会等。

  但是,研究生在选择工作时,不仅看重工作的外部光环,也越来越关注工作的体验:是否能实现自我价值,能否给自己带来乐趣。

  这样看来,研究生越来越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了。

  四、分析及措施

  从以上调查数据看,研究生的就业倾向主要表现为:

  (1)研究生看重就业质量。

  各大高校包括我校在内,研究生的就业率都比较乐观,但依然有部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茫然,甚至悲观。

  事实上,研究生真正担心的不是能否找到一份工作,而是能否找到自己喜欢的、满意的工作。

  在研究生眼里,相对较高的研究生就业率仅仅是就业结果的数量描述,而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工作的质量和内涵,真正追求的是就业的满意度。

  (2)研究生的个人主义取向较严重。

  从调查中看出,研究生在择业的时候,对薪金、城市环境、机会多少、个人发展等个人因素尤为关注,说明市场经济意识和自我意识已深入研究生之心,

  (3)研究生创业意识薄弱。

  调查中,只有4.8%的学生想毕业后自己创业当老板。

  而实际单纯对已就业的研究生调查发现真正走上自己创业道路的研究生连4.8%都不到。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风险太大或时机尚未成熟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匮乏。

  (4)研究生择业态度较理性。

  研究生对就业前景的担忧、对薪金的预测、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及近几年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反映出他们能理智地分析现实社会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在研究生就业工作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研究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

  随着“考研热”继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将涌入就业市场,他们能到大公司、大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就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业满意度将越来越低。

  这就要求研究生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就业市场和职业分工,树立先就业、创业,然后再择业、发展的观念。

  (2)学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机制。

  在信息化社会,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主动权。

  高校应继续完善就业信息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帮助学生建立就业信息网,联系用人单位,为研究生就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平台。

  (3)强化研究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

  加入WTO后,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自主创业,开展科技创新。

  面对新形势,不仅要培养能够找职业岗位的研究生,更应该培养能够自主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开拓就业机会的创造性人才。

  理工科研究生择业价值倾向的统计分析【2】

  摘要:为丰富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本文抽取工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理工科专业40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其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各因素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择业;职业价值观

  一、 前言

  "自1998年高校大力扩招以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增长。"[1]研究生规模不断增大,国家"保分配政策"的取缔,使其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日趋激烈,在就业方面呈现出不少问题。

  而研究生作为掌握国家高科技的群体,合理就业不仅有利于国家人才资料的合理分配,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其工科大学理工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不但能完善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理论,使其系统化;还能就发现的问题提出研究对策;让研究生自身择业有明确的定位;为高校及社会的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指导,最终使研究生能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下,科学有序的步入职业领域,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10月到12月三个月内抽取西南交通大学理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宁维卫修订的萨普尔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2]并补充了7道关于研究生基本情况的问题作为调查问卷,共67道题,其中除基本情况的7道题外剩余60道题中每四个问题反映研究生择业的一个方面,共反映其职业价值观的15个维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率100%,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最后应用SPSS软件对其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对400名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24人,女生176人;研一151人,研二136人,研三113人;工作过的111人,没工作过的289人;对专业满意的有80人,基本满意的有264人,不满意的56人;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240人,城市的160人。

  (二) 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总体特征

  本研究经过SPSS软件对其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按照问卷的设置,研究对象对择业因素的重视度依次为"极其重要"记1分,"重要"记2分,"不能确定"记3分,"不重要"记4分,"极不重要"记5分。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见,工科大学理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各维度的平均值大约在1.81~2.39之间,其平均值的差距仅为0.58,且最大的平均值还未到"不能确定"的等级评分分数。

  很明显研究对象的选择基本集中在"极其重要"和"重要"两个选项上,体现出理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方面整体特征:对其自身的期望值比较高,对择业因素选择趋于理想化。

  这样必然会造成与自身现实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距拉大,不但不利于其合理就业,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对研究生本身和社会来讲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再者,根据问卷的设置各维度的总分越低则重视度越高,可知工科院校理工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以"生活方式"、"成就"、"经济报酬"依次排为前3位。

  此结果与宁维卫主编的《灾难心理学》--灾区学校心理调查与心理特征分析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总体特征[4]大体一致。

  但研究生更加注重经济报酬,反映出研究生在追求美好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对经济报酬的重视度也是很高的。

  (三)各变量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本次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变量对职业价值观十五个维度的影响情况,具体结论如下:

  1、 性别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从检验结果不难看出男女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度排序有明显区别,女生较男生对各维度的重视程度要高,即对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

  最突出的就是在"变动性"方面,男生能很好的随工作的变动而变动,很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吃苦耐劳;而女生却希望自己有一份安定的工作,不要经常重复一件工作,不难看出女生对工作要求要高。

  在"安全性"方面,对于相对弱势的女生来讲却表现的没有男生那么重视,可见女生的安全意识并不强烈,对自己缺乏自信,且也不注重自我能力的发挥和自我水平的提高,总体处于被动的态势。

  这一调查结果与龚惠香、汪益民在《男女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比较》[3]中的调查结果大体是一致的。

  2、、工作经验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工作过的研究生对各维度的重视度除在"独立性"、"利他主义"、"监督关系"这三项低于没工作过的研究生外,其他各维度都高于没工作过的研究生。

  特别是对"智力激发"、"安全性"、"工作环境"的重视度两者差别最大。

  根据问卷设置可见工作过的研究生工作过的研究生重返校园进行有针对性的深造,他们对自我,对未来的工作都有一个很好的定位,目的很明确,且他们更看重自己能力的发挥和自我的水平的提高和进步,但同时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锻炼和挫折后,信心没有那么充足。

  而没有工作过的研究生由于对社会,对自我能力的了解不够,从而不能对自己的择业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比较茫然,对未来择业很理想化,但信心却十足,这也所谓"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3、 年级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考察了不同年级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出:不同年级的研究生由于对自己、对社会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也有所不同。

  但从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可知,年级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除"声誉"这一维度较大外,对其他维度的影响并不大。

  4、专业的满意程度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SPSS软件的方差分析考察了工科大学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受其影响较大的维度有三个,分别是"智力激发"、"安全性"、"监督关系"。

  从这三个维度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对专业不满意的研究生比其他研究生更加重视"智力激发"、"安全性"、"监督关系"。

  对专业不满意的研究生对以后的择业呈现矛盾心理,他们很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很好的面对新问题,接受新事物,能感到学习的紧迫性,在工作中有多创新;可又希望有一份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并有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领导。

  可见他们在想挑战自己,发挥自己才能的同时,由于对专业的不满意和对专业知识的不认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把一切都寄希望于别人和社会。

  5、家庭环境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本研究为了对研究生居住的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经过方差分析,得知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6个维度都有明显的影响。

  即"生活方式"、"声誉"、"利他主义"、"工作环境"、"监督关系"、"管理"。

  从受其影响最大的这六个维度的数据分析可知:居住北方城市的研究生最重视"生活方式"、"声誉"、"工作环境",且不论是南方、北方,城市的都比农村的注重这三个维度,可见北方城市的研究生思想还很保守,把面子看的很重要;且生活在农村的研究生比生活在城市的研究生更加吃苦耐劳。

  在"利他主义"和"监督关系"方面,农村比城市要注重,且北方农村的研究生最注重,这依旧表现出农村研究生思想的保守,尤其是北方农村的研究生,他们想做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事情,却把希望却寄托于社会和领导,而不是自己,这说明农村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很缺乏自信的。

  在"管理"这一维度上,北方研究生比南方研究生重视,这与北方人的好胜、要面子的心理是相符的,同时也表现出他们自信的一面,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显示自己组织、领导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四、 结论与对策

  通过上述对理工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分析,男女生、有无工作经验、不同年级、对专业满意程度及不同家庭环境的硕士研究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重视程度的对比分析,可知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职业价值观的各维度,他们的职业价值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

  但总体上来讲理工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很看重自己今后的成就和经济报酬,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很重视自己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自己的能力争取事业成功,且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整体思想还是积极向上的。

  就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的研究对策与建议:

  首先,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价值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研究生比起来源相对单一的本科生来讲相对复杂,所遇到的困惑也相对很多,这就需要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端正自己看待问题的态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特别是对有无经验的研究生存在的不同困惑,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让他们能够很好的了解社会、审视自己,有针对性的寻找社会和自身的结合点,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最终使人才的供给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使他们在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其次,加强职业价值观引导。

  培养人才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机构,不仅要扎实培养对象即在校的所有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还要对其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及引导。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专业满意程度不同的研究生分析对比结果中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学校建立心理干预体系,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定期的普查。

  了解其总体特征,掌握他们的成长规律,聘用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就其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

  在择业方面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引导,增强他们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使其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能够科学合理的在社会上进行择业。

  再次,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性的引导。

  研究生的就业就是再次回到社会上,政府作为社会的行政指导中心,要不断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加强就业监督,并把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利用其宏观调控这只隐形的手加大对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为研究生的就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形成一种健康的竞争观念即实力至上,同时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也就为研究生的择业心理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对其树立健康的职业价值观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也减轻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和就业压力,使其对自身和社会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和把握。

  最后,加强家庭的教育。

  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除了研究生自身能力增强,树立健康职业价值观,高校对其引导和政府社会为其提供一定的机会和环境外,家庭也应为其负起责任,使其能在和睦家庭的氛围下没有任何家庭压力的投入工作,投入社会,从而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为家庭担起应负的责任,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张金生.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3]龚惠香,汪益民.男女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比较[J].高教探索,2000,(3).

  [4]宁维卫.灾难心理学--灾区学校心理调查与心理特征分析[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5.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隐性小学化倾向分析论文10-08

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论文10-09

大三考研就业倾向调查计划书10-06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表现论文10-08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与考研状况的调查分析论文10-08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分析论文10-12

教师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06-13

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力度和分红倾向分析论文10-09

香港应用的调查分析论文范文10-05

医学专升本教育教学调查分析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