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110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录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什么样的语录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颗不被扭曲的心是真正修道的心,它不是到寺庙烧香拜佛的心,不是捧着佛经或其他经书高声吟诵的心,不是不断地重复着礼拜仪式的心,而是真正的静心。
2、尽管冥想看起来很玄妙,但它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等,如果我们能觉察所有的一切而不加选择,那么我们就在冥想了。
3、冥想不是逃离这个世界,不是离群索居的自我封闭,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而是试图理解世界及其运行方式,意在探求除了衣食住行和悲欢离合外,这个世界还能给予我们什么的思维活动。
4、娱乐是一种自我逃避的形式。在没有曲解、没有偏见、不抵触自己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理解我们是什么的本质,才是朴素的开始。
5、我们从小就接触各种娱乐形式,早就学会了借助娱乐、宗教或其他什么来逃避自己。很多心理学家说我们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任何形式的隐瞒或压抑都是有害的,它们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神经过敏。于是,我们更自然而然地陷入体育、娱乐、歌舞、交际的世界中,以逃避我们内心的空虚、寂寞、孤独和恐惧。然而,奇怪的是,人们从未意识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逃避自己,有意或无意,冲突、快乐、痛苦、恐惧等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声情并茂的娱乐形式和内容,都只能暂时麻醉我们的神经,而不能让我们从孤独、寂寞和不安全中真正解脱。
6、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很警觉,能觉知一言一行以及所有发生的事,能察觉思想的活动,能觉知到自己如何说话、如何走路、如何反应、如何摆姿势等,那么所有深埋的东西就会很容易地暴露出来。这不需要花什么时间,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抗拒什么,也不再刻意挖掘什么,我们只是一直在观察与聆听。处在觉知的状态里,所有东西都会暴露出来。
7、在每个当下觉知,它不是源自于时间,所以没有未来与过去的概念之分,只关注此时此刻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体验。因此,这个绝对的静止不动是超越所有思想的,而这个当下是无止境的,因为它不受时间的影响。不要刻意地为未来设想什么,只要观察这一刻所发生的事情即可,透过无为的觉知,我们自然会进入正向的精神状态。透过对不觉知的了解,觉知自然会出现。
8、不满足是必须持续燃烧的火焰。我们不能用某种兴趣或活动来使它窒息。追求兴趣或活动只是摆脱痛苦的反应,而不能真正消除不满足。
9、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什么?事实上我们在寻找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状态。
10、生活和概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日常生活是我们每天单调地去办公室上班,不断地被孤独、痛苦、恐惧等折磨。那些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着的过程,是我们生活中每天在发生的事。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痛苦,如果我们没有东西吃,如果我们的亲人死了,如果我们聋哑痴呆,那么这些痛苦、饥饿、死亡、生病和概念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11、一个概念化的世界就是观念的世界、公式的世界、理论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意识形态构成的世界,一旦走进那个抽象的领域,我们将完全迷失自己。概念能帮我们解脱痛苦、摆脱恐惧吗?不能。只有在完全抛开概念去生活时,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领悟到生活是什么。
12、我发现我在哪里追寻快乐,哪里就一定深藏着冷漠的根源。哦,请务必看到这一点!天堂不在快乐中,快乐中只有冷漠和痛苦。
13、也许我们会心生疑惑,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将掉入万丈深渊,怎么还有心情吃野草莓?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三种选择:沿着藤条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悬挂在空中,但我们忘了,他当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担心爬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会粉身碎骨,更不用去想别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许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后老虎已经走了。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心态。
14、在物质层面上,过去的经验可能对我们在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在生活领域,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现在,如果不看现在,那么我们就会背负着过去、背负着传统。思想是过去经验、知识、记忆的积累,是历史的、已经死了的东西,因此,它只能使我们的心灵陷入悔恨和眷恋当中,从而让我们不可能看到新鲜的、活跃的、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东西即思想来了解当下的行为,那么我们根本就不会明白它。于是,分裂出现了,生活也变成了冲突。
15、幸福不是感觉,不是一样可以追求和寻找的东西。它会出现,但如果你寻求它,那么它就会躲避你。有一个人问一位老先生:"什么叫幸福?"老先生说:"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够吃够穿就行,知足常乐。"
16、幸福就是当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在每一个当下即刻享受幸福。我们无须到处寻找幸福,因为它不存在于过去,也无须寄存于将来。若想拥有一种持续的、永恒的幸福,那么我们就必须不断在每一个当下体验生活、觉知幸福。
17、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出生的,生命的意义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寻找。要搞清楚生活的意义,就必须了解死亡的意义,因为生死相依,它们并不是两回事。
18、生命总是向我们发起挑战,对我们提出要求。如果应付不够,那么我们就可能遭受挫折。因此,各种逃避方法对多数人而言才那么重要。
19、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过一篇寓意深远的文章——《生命的五种恩赐》。文章大意是,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对一位少年说:"这些都是礼物,你挑一样吧,而且只能带走一样,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20、正是因为你内心没有爱,所以你不停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满自己。
21、如果你追问真相,你就会认清恐惧不是爱,依赖不是爱,嫉妒不是爱,占有控制不是爱,责任义务不是爱,自叹自怜不是爱,不被人爱的痛苦不是爱。爱不是恨的另外一面,正如谦卑不是虚荣的反面一样。如果你能毫不强制地,就像雨水洗去绿叶上的积尘一般除净那些假象,也许你会突然见到那朵人们所渴望的奇葩。
22、失去这个人之后所感受到的寂寞、苍凉、痛苦,在你还没恋爱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谓的爱只是一种刺激,暂时掩盖你的空虚。你通过另一个人来逃避寂寞,利用这个人掩盖寂寞。你的问题不在于这段关系,而是你自己的空虚。逃避很危险的,因为它就像某种药,把真正的问题隐藏起来。这是因为你心中没有爱,所以不断从外在寻找爱来填补自己。这种缺乏爱的表现导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这个事实,你就不会再靠外来的人事物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23、你们知道,庸俗的心永远不会叛变。
24、如果你不再隶属于任何家族、国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彻底独处,就能产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从悲伤中解脱。《重新认识你自己》
25、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时,美丽细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现。《生命之书》
26、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确定感,就会助长恐惧。《生命之书》
27、顺从,是没有创造力的流露。
28、如果我是愚笨的,而我想变得有智慧,这份想变得有智慧的努力,就是更大形式的愚蠢,因为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愚蠢是什么。不论我怎么尝试去变得有智慧,我的愚蠢依然存在。
29、年长的人对那些自己都不明白的事,就不该在孩子面前提起,相反的,他们应该制造一种气氛,使孩子可以在其中自在而无惧地成长。
30、如果你的心能容纳无限的经验,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保持单纯,这才是素朴。只有在你的心不想在岁月中得到或变成什么时,你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31、我们都对别人有意见,我们说,他是好的,他是虚荣的,他是迷信的,我们与别人之间,永远有意见的屏障,所以我们永远看不到别人的真相。要永远以清新的心去结识别人,而不是用你的偏见,你固定的想法和先入为主的观念。
32、帮助你展露一切的才能就是学校的功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它根本就算不上是学校。
33、你不只是顺从父母及社会希望你做的事,而是真的想通责任的意义是什么,把真相看的非常清楚,并且在一生中坚持到底。你要明白,如果你护持父母只因为你认定那是你的责任,那么你护持只是市场上的交易行为,而没有真实的意义,因为其中并没有爱。
34、如果有种心智,它没有围墙,也不被自己的拥有所拖累,一个不受时间限制,也不怕失去安全感的人,对这种心智而言,生命就是不寻常的,这种心智就是生命本身,因为生命是无所驻留的。
35、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心没有觉察的能力,不能了解内心微妙的活动,这样的心才是庸懒的,无知的。
36、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37、如果你说“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要去追求”,那么有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碰到一些事或一些人来帮助你。在过程中,你也许必须挨饿,挣扎过关,但是你终将是个有价值的人,而不只是个模仿者。如果你真的敢不同于流俗,你就是独立的人,生命就会如愿。
38、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39、我们学习谋生,但我们从来没有生活过。谋生的能力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生命,我们几乎没时间做别的了。我们有时间闲聊、娱乐、游戏,但所有这些都不是生活。有一片叫做真实生活的巨大领域,它被完全忽视了。
40、你会痛苦,整个人类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痛苦;你是孤独的,整个人类都知道这种孤独。痛苦、嫉妒、羡慕和恐惧也都被所有人熟知。因此从心理上说,内在地说,你和别人是一样的。在生理上、生物学意义上或许存在差异高或矮,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说,你就是整个人类的代表。
41、放下便是最高形式的热情,通过彻底的放下,那个被称为爱的东西就出现了。爱像谦卑一样是无法培养的。当所有的自欺欺人都停止以后,谦卑就出现了,可是那时你已经不知道谦卑是什么了,那些自认谦卑的人,其实是虚荣的。
42、努力变得品德高尚的人是麻木的,因为他生活在冲突之中。
43、人们都是被理想培养的,理想越是华丽,就越受推崇。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理解远比理想重要得多。如果内心堆满了观念、理想之类的东西,你就永远不会去面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观念就成了障碍。当这一切都被清楚地理解(不是理智上、观念上的理解),那么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对真相、事实、现在。
44、只有当你有余暇时,你才能够学习。但是,当大脑或者心灵被占据得满满的时候,你就没有余暇,所以你从未学到任何新东西。没有新鲜空气进来,所以压力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这是冥想的问题之一意识能否摆脱所有压力,而那意味着要有一颗自由的心。
45、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你和我才是问题,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我们自己。
46、爱绝不是一种自我的活动,自我根本不认识爱。只要一说出爱这个字,你就会经验到它,于是真正的爱就不见了,当你真的体认到爱的时候,自我已经消失了。《生命之书》
47、教育,不应该鼓励个人去附和社会,或与社会消极地和谐相处,而是要帮助个人去发现真正的价值:它是经由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来。《一生的学习》
48、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49、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你和我才是问题,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我们自己。
50、平静的心不是一个被限制了的心,它不是通过纪律或训练才变得静寂。《一生的学习》
51、如果你不再隶属于任何家族、国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彻底独处,就能产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从悲伤中解脱。《重新认识你自己》
52、如果你的心能够容纳无限的经验,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维持单纯,这才是朴素。
53、如果缺乏对人的尊重,知识只会导致毁灭和不幸。培养对他人的尊敬,是正确教育中主要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教育者自己缺乏这项品格,他便无法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生的学习》
54、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时,美丽细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现。《生命之书》
55、世上最难的事之一,就是单纯地去看一件事。我们的心智太过于复杂,早已失去了单纯的特质《重新认识你自己》
56、我觉得有件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
57、我们的心总是在依赖一些信念,修行体系或哲学系统;我们依赖另一个人来指导我们如何行事;我们总想找到一个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快乐的老师。因为我们追求的只是一种安全感罢了。《生命之书》
58、我们都喜欢炫耀自己,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者一朵玫瑰。他从来不假装,它的美就在于他本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59、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相当快乐。
60、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确定感,就会助长恐惧。《生命之书》
61、一个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会渴望拥有信仰。一个有爱的人是没有信仰的——他只是去爱就够了。《生命之书》
62、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只有当你抗拒某个东西时,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心才会出现挣扎。《生命之书》
63、在心理上,我们都是乞丐,不断追求别人或别的事物来填补我们的不足,来给我们希望,来支持我们。
64、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精神状态,没有恐惧和勉强,没有求取安全感的冲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65、只要成功成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便无法免除恐惧,因为成功的欲望滋生了对失败的恐惧。《一生的学习》
66、只有在我们并不是真的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时,我们才会以成功或失败的观点来考虑事情。《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67、智慧是对于根本事物、现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而所谓教育,便是在自己以及别人身上唤醒这项能力。《一生的学习》
68、自我是由许多实体集合而成,每一个实体都和其他实体相抗衡。自我是种种互相冲突的欲望的战场。《一生的学习》
69、自由并不在那些想把自己变成不同的人身上,也不存在于做你碰巧想做的事,更不是跟随传统、父母或上师,而是在每一个刹那了解你自己是什么。
70、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71、自由在于起点,它并非是到了终点才能获取的东西。《一生的学习》
72、爱不是多愁善感,也不是情绪,它和奉献或忠心无关。人必须找出为什么自己没有爱,而且在这个寻觅的过程中,也许会碰触到爱。人没办法培育爱,没办法通过练习某个方法达到爱人的境界,没有教授爱和让你学习爱的学校。没有爱,你会生活在迷惑中,你会生活在悲伤里。
73、什么是人类真正应该做的工作呢?显然,人类真正该做的工作是发现真理,是去爱,而不被自己划定自限的活动所束缚。发现真理的本身就是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就会创造完全不同的文明、一个全新的世界。
74、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没有爱,你就无法解决任何事情。你知道爱的意思吗?没有动机的仁慈,为人慷慨,体验别人的感受,感受肮脏街道的丑陋,感受贫穷,看清人口的爆炸在全世界蔓延。去感受这件事,去找出原因并为之哭泣吧!不是为自己可怜的小家庭,或哀悼某位你喜欢的人,而是为这世界彻底的混乱而哭泣。
75、如果你不能体会爱,如果你不能以爱对待其他人、动物和花朵,那么当你长大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是空虚的,你会非常寂寞,而恐惧的阴影将一直跟随着你。然而你的心中一旦有了爱这个惊人的东西,如果你能感受到它的深度、愉悦和狂喜,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会因为你而改变。
76、只有当你有余暇时,你才能够学习。但是,当大脑或者心灵被占据得满满的时,你就没有余暇,所以你从未学到任何新东西。没有新鲜空气进来,所以压力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这是冥想的问题之。意识能否摆脱所有压力,而那意味着要有一颗自由的心。
77、人际关系里面必须有的是谦卑的温柔、不支配他人、不占有。但是,空虚和恐惧却在人际关系中制造嫉妒、痛苦。人际关系是发现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有的是一种广阔深刻的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发现自我时不断的调适,人际关系需要的是耐心、无限的变通,还有一颗单纯的心。
78、我们想得到自由,就要破除所有内在的依赖,我们如果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依赖,就不可能革新。除非我们了解并破除所有内心的依赖,否则我们永远不能自由,因为惟有在这份了解中,才有自由。
79、当你和所观之物产生空隙时,爱就不存在了。没有了爱,不论你多么努力想改造世界、建立社会正义,不论你如何鼓吹改进,你都只会制造痛苦,因此,一切完全看你自己了,没有向导,没有师父,没有任何人能告诉你该怎么做,你完全孤独地活在这个疯狂而残忍的世界中。
80、悲伤的终结是智慧的开始;当有了自我了解时,智慧就会自然地、轻松地到来。当你知道你只是在为自己而哭泣,因为你孤独、你被抛下,于是出于自怜而哭泣,这时智慧就会到来。
81、观察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当你随手捡起一支笔时,当你谈话时,当你出外兜风或在林间散步时,你是否能在一瞬间就单纯地认出自己的真相?如果你真能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你就能认清人类的虚假、自欺和永无休止的追寻。要做到这点,你必须从骨子里对自己诚实,只知道按自己的原则行事就是不诚实。
82、独立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当你经历了孤独,明白了孤独是什么以后,独立就来到了。在那种独立状态中,你心理上不再依赖任何人,因为你已经不再追求娱乐、舒适及满足。只有此时,你的心才是完全独立的,也只有这种心智才具有创造力。
83、活得完满就是全然觉知,从那份觉知中,只是质疑而不作任何反应。那份质疑就会变得截然不同,因为答案并不是根据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反应得出的,而是根据“现在如何”的事实——那就是让事实充分绽放。
84、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悲伤的整个来龙去脉,并实实在在地终结它,一天也不让它继续下去,因为日复一日延续的任何问题都会扭曲心灵,会败坏大脑的品质。每个问题都必须被立即处理和解决,不带到下一分钟去,这样心灵和头脑就能永远年轻、纯真、新鲜,永远不会被任何问题或经验所腐化。
85、不要把你的忧虑日复一日地背负下去,不要把这一小时、这一刻的烦恼带到下一小时、下一刻去;把它们完全抛开,那么你就会发现从这份自由中就会出现一种生与死共存的非凡生活。死亡只是某些东西的结束,正是在那结束中有新生。
86、真正的修行,不仅需要从负面的限制性信念中解脱,也需要从佛、宗教、真理等一切信念中解脱,因为信念伴随着对立和恐惧。把他们从所有的牢笼和恐惧之中解放出来,因此不再建立任何新的宗教、教会、理论或新的哲学。
87、为什么要对别人抱持某种看法,这实在是太浪费精力和时间了。我们为什么要在脑子里装满意见、批判和结论,这些东西只会阻碍我们的清明度。
88、你必须离开自己挖掘的小水池,进入生命之流中,才能做到这一点。然后生命就会以令你惊喜的方式来照顾你,于是你就不必再费心照顾自己了。生命会带着你一起前进,因为你已经是它的一部分,于是你就不必再担心安全感的问题,也不再担心别人会怎么说,这就是生命的美。
89、知识不能止息痛苦,我们必须面对那份痛苦的感觉,在每个当下彻底觉知痛苦的所有内容,才能真的止息痛苦。这意味着绝不逃避内心有痛苦这个事实,也不为自己找借口,更不对它产生意见,而是彻底与它共处。
90、喜悦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当下直接的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转为快感。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91、如果你只想到自己,你是不会有能力去爱的,这并不表示你必须想着某一个人,因为爱是没有对象的。一颗有能力去爱的心,才能明白美是什么。一颗不被任何哲学思想所局限,不被任何制度或信仰所包围,也不被自己的野心所驱策的心,必定是敏感的、警醒的,这种心就有美善了。
92、我们总想在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须知,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够让你认识自己,缺乏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解除无明和痛苦的。
93、你一停止问问题,你就僵死了。年长的人通常都是如此。年长的人停止发问,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既有的知识和别人的意见塞满,他们接受了传统,然后就陷入传统中。只要你不停地发问,你就是在突破,但是当你开始接受时,你的心理上就已经僵死了。
94、除了你自己以外,天上地下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拯救出来。
95、你知道,如果爱某件事,你就永远不会厌倦它。我所指的爱是不追求结果的,也不想从中得到什么。当你爱做某件事,那就不是自我满足,因而不会有失望,也没有终点。你问我为何做这件事?你也可以问玫瑰为何绽放,茉莉为何飘香,鸟儿为何飞翔。
96、人际关系如果不够深刻,彼此无法充分了解、相互扶持,你的修行也不可能有多大的进展。缺少了这个基础而只是一味地追求开悟,修行便成了一种逃避关系的方式。
97、爱并不源于婚姻合约的签定,也不是基于双方满足的互换,或相互间的安全与舒适。所有这一切都是属于头脑的范围,这也就是为什么爱在我们的生活里只占据着极小地位的原因。爱与头脑无关,它完全不依赖思想及其狡猾的算计、自我保护的需求和反应。
98、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永远保持新鲜,否则人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和习惯;然而爱并不是一种习惯,一件乏味的事。大部分人皆已失去对生命的惊喜感,他们把一切事物都视为理所当然。这种安全感摧毁了内心的自由和对未知的惊喜。
99、因为你很孤独、很无聊,所以利用工作或娱乐来忘掉自己,如此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除了无止境地追求娱乐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人必须要超越这种对于孤独的巨大恐惧,因为超越它之后就能发现至宝。
100、我们关心的是人类心理上、内在的转变。人类没有希望,除非我们的意识发生一次心理上的彻底转变。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起踏上征程,深入我们的日常生存这整个问题之中,看看有没有可能转变,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为和世界观本身的结构之中,带来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
101、爱是否包含了义务和责任?它需要使用这些字眼吗?如果你因为责任而去做一件事,那还有爱吗?责任之下绝没有爱。人类所陷入的责任结构其实已经毁了自己,如果你因为责任的缘故,不得不做某件事,你就无法爱你所做的事了。爱所到之处,既无责任,也无义务可言。
102、惟有爱和正确的思考,才会产生真正的革命——我们内心的革命。然而我们如何才能具有爱?这并非是将爱作为理想而加以追求,而是在仇恨、贪婪、造成对立的原因结束时。一个陷身于剥削、贪婪、疑忌的人,是永远无法爱的。
103、当你观察、注视、全神贯注于美好的事物时,你的心一定得远离先入为主的偏见;你的心一定不能被问题、烦恼及臆测所占据。只有在你的心非常安静时,你才能真正地观察,然后你的心才能对美好的事物敏感,或许这样就能找出和自由相关的线索了。
104、你必须真的死了,才能发现死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不是说笑,你必须大死一番,我不是指生理上的死亡,而是从内心深处死于你一向珍惜以及深恶痛绝的事物。如果你能毫不勉强,也不讨价还价地死于任何令你快慰的事物,然后你才能了解死亡的意义。
105、如果你说话的目的是要从中获取东西,或是获取金钱、奖励及自我的重要感等,那么在过程中就会感到疲倦,你的谈话就是具破坏性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只是自我的满足。但是如果你的心中有爱,你的心不被脑中的想法所阻塞,你的心就会像一座喷泉,源源不绝地流出清澈的泉水。
106、我们大部分人都害怕无法谋生,我们说:“如果我不听从父母,不适应社会,我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因为恐惧,所以我们总是做别人要我们做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爱、只有冲突的,这种内在的冲突就是导致具有破坏性野心的原因之一。
107、“在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态度和行为中,我们都需要安全感,但是我们已经认清,根本就没有安全感这种东西存在。因为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没有任何关系能带给人安全感。如果你能看透这点,生活态度就会完全改变。
108、她们都喜欢炫耀自己,都想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是一朵玫瑰,它是从来不假装的,它的美就在于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109、把自己的才华隐藏,做个无名氏,爱你所做的事而不炫耀,行善而不求名闻,这些都是好的。虽然这些行为不会使你有名,你的照片也不会在报上出现,政客也不会登门造访,你只是一个活得默默无闻却富有创造力的人,但这其中已具有丰盈和圆满。
110、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没有任何矛盾,不必在你所做的事及你必须做的事之间交战。因此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其中有极大的喜悦。但是你必须在心理上不依靠任何人,任何环境,你的内部必须完全不争执,你才可能真的爱你所做的事,也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活。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相关文章: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5句02-08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集锦36句03-14
那山那水那鸡作文03-22
提质提效实施方案04-07
那境那情作文09-20
那脚印,那亲情作文11-19
那山那水作文03-14
那城·那泉·那岁月小学六年级作文03-23
提档函范文08-21
治转提简报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