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

初中数学的“数学味”

时间:2022-10-08 11:16:52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的“数学味”

  初中数学的“数学味”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的“数学味”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适合本班学生知识层次以及年龄特点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同时教师提升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要善于制造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保证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味的思考。

  关键词:数学能力;数学味;学习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一些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解释和应用。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乏一些优秀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探索,主动交流。

  但是也有一些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只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结论,让学生被动接受,从而使数学课失去了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是说,数学课堂没有了“数学味”。

  实际上,要想使数学课堂具有数学味,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途径是有很多种的。

  一、曲径通幽,寻找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

  1.综合本班同学的学习层次,从生活中提炼数学

  目前,生本理念已经渗透在大江南北的初中数学课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层次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些抽象的数学理念。

  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生活和数学融合在一起。

  如在湘教版初中数学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的课程讲解中,教师结合当前预防手足口病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的情况,让学生根据药物的燃烧阶段以及室内每立方米的含药量y(mg)与燃烧时间x(分钟)成正比;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测得药物十分钟燃烧完,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8mg。

  据以上信息解答问题:求药物燃烧时以及药物燃烧后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这样,学生从生活中提炼了数学,更容易引发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变为抽象,再由抽象回归到形象。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生活,但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的认知不一样。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亲历知识构建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能力。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思考。

  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适应本班同学的不同教学层次,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合作交流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训练。

  学生只有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具有数学能力。

  二、提升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不要忽视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不可否认,有些教师过多地重视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把生活化的数学当成了“数学味”。

  实际上,“数学味”和“生活味”是不一样的。

  教师既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生活的研究更多地上升到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从数学的高度来把握数学知识。

  只有调整好“数学味”和“生活味”的关系,让“数学味”浓于“生活味”,才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学到数学,既能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又能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2.保证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味”的思考

  初中数学课标中指出:“数学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完成这种亲历,教师就要在提出问题之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将数学认知转化为数学模型的建构。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味”的思考。

  教师要能够有效调控课堂,要善于引导偏离教学方向的课堂交流。

  3.制造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制造认知冲突,点燃学生的探究之火,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如在统计图解题新思路的探究中,教师可以通过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如在识别统计图中的信息中,教师可以出示扇形统计图,并让学生观察图形,回答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从统计图中你还可以发现什么问题,你如何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学解题方法进行解题。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很容易观察出不同的扇形所代表的意义的不同。

  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不同学生的回答就不同了。

  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听不明白的同学此时就会出现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在此时点燃探究之火,让学生能够急切地盼望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能够将解题方法讲解一下。

  当学生说出自己对解题思路的见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种答案更正确。

  学生由此而产生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来证明。

  如果学生一时还是不能明确同学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针对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利用同学之间的互动来完成探究冲突,让学生能够在争论中提升数学思维。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探究的多了,亲历了数学知识的建构,从而更好地提升了数学能力。

  总之,曲径通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进行有“数学味”的教学。

  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让数学课堂充满数学味道,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通过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本班同学的知识层次特点进行教学。

  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娴珏.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现代教学,2011(9).

  [2]王文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25).

【初中数学的“数学味”】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数学解题方法10-26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养10-08

数学初中教案11-18

初中数学数学工作计划10-03

初中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数学思想论文10-11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10-12

初中数学论文07-29

初中数学教案10-07

初中数学的教育随笔05-16

初中数学教育随笔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