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论文

时间:2020-10-27 13:06:55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论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论文

  应试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要讲“颗颗”、“米米”.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流行,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仍不断上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权威,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大势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式,把知识作为像“圣旨”一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绝对权威”震慑,更何况学生自已本身意识到就该“学而不厌”,因而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心安理得的“统治”着,没有争论,没有异样的声调,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也在这种长期的、没有硝烟的“传统版教育”中“正常”的湮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教师应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组合法、类化法、联想法发现创新的规律,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习钻研精神,敢于班门弄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新版教育”,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多尔认为,教师作为领导者,他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少些“小人之心”.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少一些打击和嘲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 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而目的都是为了需要的满足.所以说,需要是人的活动总动力、总要源(也称内在驱力).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求知的需要、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者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需要,每一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满足学生的正确、正常需要为行动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以特定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引发学生的探究.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需要,并能深刻体验这种需要,就会形成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内部动力,推动学生去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能使人的创造心理活动全部处于亢奋状态,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能源.

  虽然人的活动的动源是需要,但人的活动的产生和持续的主要动源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

  一是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二是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是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是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五是教给他们启迪创新能力的方法,如:组合法、类化法、联想法等.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热爱、美感、羡慕,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需要教师以前沿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惟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核心教学论文02-14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论文11-0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论文01-14

创新型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11-03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论文01-12

数学教育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策论文11-15

数学课堂教学中文化价值的挖掘论文11-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教育论文12-21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