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美文欣赏

时间:2021-02-14 16:26:38 随笔 我要投稿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美文欣赏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美文欣赏:带上灵魂赶路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美文欣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变成了路上那个匆匆而去的背影,似乎每个人都很忙,忙得像一只一刻都不能停止旋转的陀螺,步履匆匆,无暇侧目。没有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顿饭,没有时间与朋友聊天,忙工作,忙升职,忙找钱,来不及细品生活的滋味,来不及静品午后的时光。

  读书看报,喜欢浏览标题。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没有心情去领悟书中风物人情的细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标题党,因为忙乱,所以心安理得地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上。

  出门旅行,喜欢跟团观光。因为可以省却旅途中的诸多琐事的烦扰,比如订票、住宿等问题,只要带上身体,像行军打仗一般,混在人群之中,来去匆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到地儿购物,看过什么,当然是不知道的。

  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却很少回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便心安理得,方便快捷省事儿,代替了回家开车堵车的心烦与纠结。能够听听儿女的声音,当然也很好很幸福,但天下父母最盼望的事情,还是能够和孩子一起吃顿饭。

  经常和朋友聊天,聊过之后却不知所云。朋友遍天下,打开手机,永远不知道哪个朋友在什么时候和你见面聊天说事儿,就算见过面,聊过天,仍然会把朋友甲当成朋友乙,把朋友乙当成朋友甲。

  天天和爱人在一起,却记不得她前天说过什么话,记不得她今天换了什么衣服和发型。似乎每天都很忙,似乎每天都在追赶什么,可是若要较起真来,问自己在忙什么,追赶什么,又无从作答。

  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看不见路边开满鲜花的树,忽略了小桥流水的灵秀,来不及去品味亲情之暖、爱情之美、友情之甘,来不及品味生活中种种细节带给我们的感动。半夜醒来,瞪着天花板茫然之际,忽然看见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有些孤单,有些凄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仿佛什么都想要,却一直是两手空空;仿佛哪里都想去,却一直停留在原地。

  其实,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你就是一个人,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是对于某个人来说,你却是整个世界。活仔细一点,活认真一点,是对自己的期望,也是某人对你的期望。

  古印度有一句谚语:请走慢一点,等一等灵魂。这些年,身体一直在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奔走,而灵魂却一直在不远处若即若离。不知不觉中,我们在生活中背离了自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并不顺心的事儿,被诸多的欲望追赶着脚步,没有幸福感,没有方向感,茫然而混沌。浅草没马蹄是一种闲情,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意境,请带上灵魂赶路,请带上心生活,不妨试一下,生活肯定会变成另外一番景象。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美文欣赏:禅思如月华

  禅,神秘莫测的宗教文化。

  禅学,蕴含着无限禅机的机锋棒喝,古来悟达者几人?

  禅韵,那菩提树下“拈花一笑”的掌故,让多少人问禅?让多少人着相?让多少人膜拜?让多少人顿悟?让多少人明心?

  穿越历史的时空,拔开层层迷雾,禅的博大,禅的精深,禅的义理,则是在达摩之前便流入中华。

  打开禅的卷,东汉和南北朝便有译经百册,中华禅学,又岂止于达摩祖师一家之传?流韵千年的东方文化,早已蕴育了这一神秘的佛学瑰宝。一个禅字,便让古今中外十多个世纪的僧俗道侣,文人雅士迷恋不已!

  禅,道也、哲也、理也、机也!

  禅韵,包含在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中。

  禅是一部宗教文化的演义史。

  从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始,禅便流行于天地之外,而又蕴藏于形神之中。当年佛祖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便有了“以心传心”,“悟心印心”的菩提妙传。“拈花一笑”的禅头,便隐示了无尽的哲理,开启了中华禅学之门。

  梁武帝时达摩传衣东土,汉传的禅学方奠基华夏,逐渐形成了中国自己核心性的佛学。

  始祖传经,五祖弘法,六祖悟道以一脉五宗名满天下。中华禅学,拥有了一个不朽的“东土肉身菩萨”慧能大师!

  禅史的演义,伴着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一路走来,早已融入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

  禅是一种超然的心境。

  禅学相传,重在一悟。

  禅宗以心证道的机理,重在于静中得悟,静中得道。但若想从禅理中寻找一个统一的规律,不二的法门,便有一种无门可入的感觉。

  禅,有着一种无边的静,细细体会那串串经文,无不在以无数的禅理,诉说着种种因缘;以简捷的语言,演示着无边的'佛法;以有形之经,悟禅之本来。

  禅是佛理,但又无定理,所谓法无定法,得者自知。

  禅是微微一笑,佛祖妙心不露,摩诃迦叶一人得悟。

  禅是心意相通,五祖用心良苦,妙在无言有意印心一笑间。

  禅是结印指月,六祖慧能妙语解禅机。

  禅是淡然面对生活的过往,在红尘中保持一份纯真的思想。

  禅是月华如水的夜晚那伴着悠扬的佛乐划过心空的恬淡,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叩响你的心门。

  禅是儿时外婆纯朴的乡音“菩提提树,菩提提树,明镜无台心静来;拈花花笑,拈花花笑,佛祖渡化修行来;莲花花现,莲花花现,慈悲之心常存来。”中的无限宽容。

  禅是山水丛林间的阵阵佛乐,声声梵唱,古刹钟声,宝像庄严。

  禅是在受到伤害时,还能冷静地告诫自己:“学会宽容。”

  禅是心灵深处那淡淡的情怀,是对生活的感激,是对父母的感激,是对友情的感激。

  禅是旅行时一杯解渴的水,寒冷时一件温暖的衣,伤心时一句关心的话,不幸时一双援助的手,病痛时一声真诚的祝福。

  禅,不在世外,也不在世间,但禅又无时无处地存在于世外,世间!

  红尘走过,总想在喧闹中寻找什么,于是,芸芸众生开始了执着的人生追求和不停的思考。

  在生活与感悟之间,在现实与禅学之间,时光依然在流去。

  慧能“未佛先悟道”,“未僧先成祖”才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偈语。

  我们固不能做到佛家的大彻大悟,但于立身处世之时,可以努力地寻找和体会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的禅机。其实,禅就在我们心间中,禅就在多彩多姿的红尘中。

  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陆放翁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禅,在有意无意之间揭示了一个义理:“禅悟之道,贵在明心。”

  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禅是生活的智慧,是人生的哲理。心灵如一面镜子,如果镜子蒙上了灰尘,就会看到一片污垢的世界;如果镜子一尘不染,就会看到晴天丽日。在无法改变不如意的现实时,可改变心情,把我们灵魂的镜子擦拭得更亮。禅就像一条回家的路,通达我们的心灵家园。泡一杯茶,让我们一起来听禅、品禅……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美文欣赏:从寂寞中感受人生

  寂寞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隐逸淡泊。

  寂寞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心与无悔。

  寂寞是深秋的梧桐,锁住的是孤高的风云,庭院中滴落的雨滴。

  寂寞是静夜的虫鸣,唱出的是万籁俱寂时刻,心中的忧思。

  寂寞是雪中的寒梅,默默绽放,香气四溢,美若天仙。

  寂寞是一杯酒,是游走他乡的日子,苦雨中的思念,是等待,也是守候。

  一个能忍受寂寞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因为智慧常常与寂寞相依相随。

  那些数不胜数的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翻开关于他们的传记,不禁让人惊叹,他们生来仿佛就注定不能与人为伍似的,即使置身于喧闹的街市,也如同步入荒凉的旷野。他们懂得给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心理环境,才会在熙熙攘攘中寻觅到一个独立徜徉的思想空间,破茧成蝶。

  寂寞是避开尘世的纷扰,拒绝于身心无意义的消耗,净化心灵,升华自我。寂寞的人有宁静的人生。也许正是寂寞才会使你感受到生命的真实,拥有一片宁静,获得积极的人生思考。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告诉人们:千万记住,所有那些品质高尚的人都是孤独的,而且必须如此——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享受自身环境中一尘不染的纯洁。

  寂寞是人生中一颗蓄积力量、萌发希冀的种子,终究会在心灵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蕾。就如同寂寞的贝多芬,在他无声的世界里,创造出了辉煌的、震撼心灵的英雄交响乐。

  让我们也奏响属于自己的人生交响乐吧!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美文欣赏】相关文章:

影视欣赏与英美文学教学07-17

佛教的对联内容10-02

校园美文欣赏广播稿(精选8篇)04-15

名家经典对联100副欣赏09-23

感悟人生的哲理对联10-06

佛教短信祝福语03-01

佛教的祝福语12-13

世界经典广告语的欣赏11-23

佛教与中国文学02-22

唐代佛教影响下的长安城市生活—以佛教寺院为中心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