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全世界

时间:2021-02-16 18:28:26 随笔 我要投稿

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全世界

  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全世界,所以你就会觉得无论怎么努力,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全世界!

  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全世界【1】

  今天陪3岁的侄女到郊外游玩,她在回程的路上,又蹦又跳,别提有多开心。

  突然我们路过了一条小河,侄女两只手放在脸庞像撑开了一朵花,兴奋的喊了一句:哇,大海。

  我很纳闷儿,这怎么就把一条小河认成了大海。

  我姐说,有一次侄女路过一条河,于是问我姐那是大海吗?我姐就随口答了一句,是。

  结果每次碰到这样的小河,侄女都说这是大海。

  看着她当时那开心的模样,突然有所思。

  侄女虽小,我姐也带她去见过真正的大海。

  可是她平常生活里遇见最多的还是这样的小河,于是一个小孩子的潜意识里,就认定了小河就是大海。

  当然孩子还小,对这个世界他们还是陌生的,新鲜的。

  但反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把眼前的”小河“当成”大海“。

  我们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我们脚下所走过的路,我们所遇见的人,和我们所经历的世事,其实就组成了我们的全世界。

  全世界并不是全宇宙的距离和大小,而是我们的眼界,它决定了我们的视野和视界。

  去年有一个朋友辞职了。

  按理说,她目前手里的工作不算累,几乎不加班,双休的待遇,工资不低从来都只会提前不会延后发。

  众人看着挺好的工作,她说辞职就辞职。

  而且她现在到了一个不能再随意任性的年纪,因为她结了婚,有了小孩,再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样的生活,就被认定了一个女性最好的状态。

  她准备辞职前,跟我聊过,我就问她,辞职后干什么?她说回老家办个数学培训班,教孩子们知识,顺便还能赚钱,同时也间接的实现她儿时的梦想,不能当一个数学家,就当教数学的老师。

  她本来大学里学的专业也是数学,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可是办个培训班哪儿有那么容易,我们都以为她肯定是闹着玩儿的。

  没想到,到了今年快一年了,她一直坚持着这个工作,并且培训班办的非常好,受到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正准备明年开一个属于自己的补习学校。

  朋友说,她跟很多人一样,当初也以为自己过的将就生活就是当下最好的生活,直到她离职前听了一场讲座。

  讲课老师讲了一个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小的视野。

  若一个人长期就生活在这样的隧道里,就如井底之蛙,你以为你头上看见的世界,就是全世界,虽然全世界并不止那么大,但你的世界,确实就只有你头顶所能看见的那么大。

  可是你的眼界就决定了你的全世界,于是你就会觉得无论怎么努力,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于是你不再折腾,不再努力,每天浑噩度日,全世界也就只有你每天上班,下班,接送小孩上学,放学的距离。

  前几天有个读者给我留言,她说,最近终于遇见了自己的白马王子,也就是那个正确时间里,最正确的人。

  这位读者,曾经喜欢过一个男孩子,可是无论她怎么单方做努力,他都嫌她不够好。

  亦舒就曾说,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他的女人时,她哭闹是错,静默是错,活着呼吸是错,死了都是错。

  后来她终于狠了心,跟他分手。

  分手后,她把所有曾经对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工作培训、爱好兴趣、自我提升上。

  短短2年的时间,她被领导提升为部门经理,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钢琴,还认识了很多素未平生但却非常优秀的朋友。

  而如今的男朋友也比曾经那位,优秀很多,不仅是事业上,还有学识和气度上,都大胜于前任。

  曾经她连想都不敢想如此出色的男性,居然也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决定你牛逼与否的是思维和格局【2】

  牛人不牛,方式找对。

  ——某金融朋友总结

  很多牛人并非生来脑回路迥异,相比大多数迷茫庸碌的普通人,牛人们只是做对了一件事:他们更明白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边界,他们会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巧妙回避自己的短板,仅此而已。

  做金融的人都知道,后台分析的职位,总体来说没有前台直接面向客户的职位薪酬高。

  但我有一个金融圈的女性朋友,她清楚地了解到与前台社交相比,自己的优势更在于数据分析。

  所以她就一直和数据分析死磕,光excel运用已经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出神入化的,使用心得更是可以写出几本书。

  果然,到现在,她光凭这一技能的优势,就成了很多公司做商业数据分析的独立顾问。

  外快赚到手抽筋。

  就像罗振宇在做罗辑思维前,拼命拉来了脱不花做CEO一样,老罗深知自己擅长的是内容,所以用出色的CEO来替自己分担管理上的繁琐,自己只做扎实的内容创业者,以及外宾来访时的合影吉祥物。

  人无完人,把精力放在强迫自己做不擅长的事上,和竹篮打水几乎没差。

  2、你的1万小时用在哪?

  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但要在这个领域优势进阶,继续要做的就是狠打狠扎。

  因为最近做知识付费的项目,所以关注到了一个绘本牛人。

  他的作品颇具童趣和创意,很受欢迎。

  我和很多人一样,开始以为他是科班出身,后来才了解到,他只是因为升级当爸爸了,想给自己的孩子制作些绘本留作纪念,半路出家,画着画着就火了。

  这时很多人夸赞他绘画天赋高,半路出家也能达到这个程度,对此他总是一笑了之。

  只有对认真和他探讨的朋友,他才会坦诚自己天赋背后的秘密:自从他决定创作以后,坚持每天练习3小时,从不间断,现在取得的一点成绩,也是坚持了四五年下来的成果。

  每天几小时,坚持四五几年,这就是他区别于一般人的牛逼之处。

  我们常听说的一万小时理论,说的就是持续的、刻意的、有效的练习会让任何普通人有所成就。

  我前两个月写了篇文章《你的1小时能卖多少钱?》,大家看了都直呼过瘾,说自己啥时候才能像文中的人一样,以几百上千为单位来计算自己的时薪呢?

  我想说的是,以每1小时计算高薪的前提,是你已经在背后摸索了比10000小时多得多的时光。

  而在影响成功的诸多要素中,唯一能为我们普通人所掌控的,恐怕也就是这一万个小时了。

  当你看到别人一时风光无两,先别急着质疑人家的天赋和资质,而要看看人家背后的艰辛,并且问一问自己,有没有下过那么多的苦功夫。

  3、目的性强的社交最高效

  又有人会觉得,一些牛人并不是真的牛,只是能“忽悠”一些真牛人,靠着他们变牛而已。

  其实,决定一个人是否牛逼有很多因素:思维、格局、资源、人脉、能力。

  而在我看来,思维和格局是排在首位的。

  在互联网时代,靠吃喝应酬是难忽悠到真正牛人的,但是思维、格局更大的人,却能“忽悠”着这些牛人心甘情愿地投入资源,形成合力。

  为什么?

  实际上,两个人交朋友一定是“图”点什么的。

  这里所说的“图”并不一定有利可图,而是有益可图。

  什么是益?除了实际的利益,志趣、营养、启发,也都算益。

  目的性强的社交,最高效。

  牛逼的人周围有一种“磁场”,总能在朋友的圈子中,不断地汲取营养,也同样能够给朋友很多启发,最终就是大家的共同成长。

  你总会发现,人才是在一个范围内批量出现的,这就是有效社交的力量。

  当你看到某个牛人有一天突然快速崛起,不妨多看看他结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借力的是什么样的平台,他看似不经意的一些举动,其实都是落子谋全局,很少有废棋。

  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不过大抵是三步:

  Step 1. 发现优势,确立目标

  Step 2. 持之以恒,有效练习

  Step 3. 善用杠杆,强化优势

  可惜的是,大多人在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里,连做到第一步都很难,也有的心血来潮定了个小目标,却做不到持续的坚持。

  有的人之所以能做到日复一日的练习,是因为她在心态上做到了两点:一是每一天的小目标越具体越“功利”越好,具体到每天完成多少任务;而另一个,是对待长远的大目标越有平常心越好。

  很多人在十年前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领域的专家,也没有想过这么做会让他们变得有多么值钱,他们只是明确知道,只要在一个小领域成为最专业的,就已然能够打开通往很多可能性的大门。

  未来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只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当下。

  多出去走走,用别人的经历,增长自己的见识【3】

  前段出差拜访了平定刻花瓷大师张文亮老师。

  张老师出生在平定农村,初中毕业跟着父亲学习刻花瓷,从工厂里的杂工开始做起。

  现在50岁的张老师的刻花瓷作品,现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在他的作坊里跟着学做了一个小瓶子,每一步都是精雕细琢的慢功夫。

  第二天跟张老师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喝茶,张老师说:

  “我从初中毕业跟着我父亲学做刻花瓷,到现在可以说做了一辈子了。

  我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

  我父亲的刻花瓷,在我手上没有丢。

  我把刻花瓷做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这辈子我就够了。

  ”

  我用张老师自己做的茶具喝茶,一边喝一边不要脸的问他:“这个小茶杯要是卖的话多少钱?”

  张老师说:“随便,我开多少钱就多少钱。

  我开三千就三千,我开一万就一万,但是,多半我不舍得卖。

  ”

  大师跟我说:“如果我每天做这些东西,仅仅是为了赚钱,那我一定是做不好的,因为那样我每天都会想,我今天做一个瓶子五百块,我今天有饭吃了。

  明天再做一个赚1000块,我又可以买双鞋了。

  用这样的心态去做任何事情,你永远都做不好。

  现在我这门手艺,已经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所想的并不是如何赚钱,而是这门手艺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我应该怎么样来回报国家?以及如何把这门手艺再传给下一代。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下去这门手艺。

  ”

  说真的,我特别感动,回来一直在跟家里人说今天我遇到这个大师多么多么不同。

  我所生活的环境每天还是挺浮躁的,周围所有人都在研究如何快速变现,如何一夜成名,怕跑的不够快,挣的不够多,不断的消耗自己来赚钱。

  但张老师的话让我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格局和眼光,真诚又踏实。

  他总是在强调自己是一个农民,没什么文化,就是一个做瓷的。

  但我觉得自己才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他的事业和格局是我远远达不到的。

  比如我看到他的作品第一反应就是多少钱…..

  张文亮刻花瓷

  出差的时候,还认识的很多领域的老前辈,他们大多五六十岁了,特别耐心的跟我交流,为了我的到来齐聚一堂,觉得特别受宠若惊。

  跟大师们交流,心里特别安静,你能感受到他们言谈举止中的自带的文化气息,我形容不上来,就是立刻觉得自己特别肤浅。

  人家每天研究的那都是正经事儿,每个人每分钟都在推动社会进步往前走。

  自己呢?一天到晚不干正经事儿,格局太小,水平太差,惭愧的不行。

  以前有句话叫:不出门走走,你会以为眼前的一切就是你的全世界。

  现在看来,不出门走走,你就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有多Low,还以为自己挺牛逼呢。

  这次出差,因为去了很多农村和古迹的地方,给我的改变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