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文艺书籍散文随笔爱情

时间:2022-10-05 21:39:09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艺书籍散文随笔爱情

  文艺书籍散文随笔爱情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爱情随笔,请看下面吧!

文艺书籍散文随笔爱情

  文艺书籍散文随笔爱情:我渴望的爱情

  有时候其实很想写写东西,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感悟或者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都觉得是一个记录,这种记录在别人看来就是无聊者或者静思者的一种宣泄方式,而对我就是另一个世界的畅游。

  在这个年代里写这东西是吸引不了姑娘的,也许被戴上“不干正事”的帽子,因为注重物质的时代对文艺青年不是欣赏了,而是将“文艺青年”引申为另一层意思了,也不是贬低,更确切为斜眼察看。

  处于爱情热火中的人,需要诗词和歌曲表达爱得呼声和心灵相扣的感触,发现许多诗句和歌词与自己内心世界是多么的吻合,那种心情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好像这首歌专门是为自己写的一样,一提到写诗,我总或多或少想到赵明诚和李清照,才子和佳人的组合演绎了古典时代生活中知识人的一面,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爱情里没有办法脱离灵与肉的接触,肌肤的接触人人可以做到,还有很多种让彼此兴奋的方法,达到精神的层面却很难,当然也很少了。

  生活是真实的,需要money的支撑,我想精神层面还是要追求的,因为物质倒塌了有精神也会支撑下来,让两个相爱的人走得更远。

  就像外国电影里面爱情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但是在中国好像就不那么会事情了,战胜困难就必须是悲情的,让人觉得胜利的代价必须是牺牲,而且必须搞的分散一对人才是对的,让许多觉得彼此奋斗是没有意义的,小三和二奶的出现或多或少与这思维有点关系。

  都膜拜唯美的爱情故事,却没有人做到过,坚持了觉得太累,不信任感让许多人首先想到她/他是不是变心了,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一天如果没有收到对方的短信和接到她的电话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许多不好的念头就起来。

  我敬佩那些十几年不相见的夫妻和恋人,仅仅凭着几封书信或者一种对爱的信仰等了那么久,一封信带来的不是他情况如何,而是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我敬畏那个时代,每当那样的故事读来深感自己的渺小和对现代人的轻看。

  美好的时代里又平添了几分不快乐,快捷的信息和小巧的设备必须的紧紧握住他/他的动态信息,才觉得踏实,对对方的关心这是一个层面,给予了对方不多的空间,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粘人,有些人呢不愿靠的太近。

  度的把握很有难度,也很需要技巧,这个我没有办法回答。

  如果要我渴望什么样的爱情,我似乎渴望的很多,但是我没有办法求美求全,如果求全求美了会累死人的,最关键也没有这样的人,有时候就的适应许多,也的改变许多。

  就像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怕你的离去,而是你离去后我会活成你的样子。

  默默的在接触中改变,只为了给他/她最好的自己,不是因为怕,因为装在心底了,他/她成了这辈子最大的牵挂,当然还会有孩子、父母,他们早晚都会离去或远走后,只有他/她一直相随,矛盾和情绪一直都有但走到了白发的那天,这比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少了几分传奇,却多了几分坚守;也多了几分酱油醋盐,却不失真实。

  我当过老师,现在的小孩子好像都不做清洁了,都有阿姨来做,我小时候却是要做清洁的。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劳动委员,这个劳动委员就安排大家怎么排值日。

  值日生每天要擦黑板,擦讲台,还要给配合他做全天清洁的同学打分,然后劳动委员给值日生打分,最后全班同学给劳动委员打分,这几权分立得十分严谨。

  我从小就不爱做劳动委员,也确实没有做过,我也不爱做值日生,却没办法被劳动委员排来做过。

  我们班有个坏男生,小时候大家都叫他歪歪,因为据说他上厕所要歪着屁股,这都是幼儿园老师给他起的名字,可见是一个从多么小就引起大家敌视的人。

  这个歪歪喜欢追女孩子,所以但凡他喜欢的女孩子值日,他必定会来帮忙做清洁。

  还好,他从来没帮我做过清洁。

  虽然我心里也羡慕那些有被帮做清洁的女生,但是歪歪真的是个难缠的家伙,与其是他来帮忙做清洁,还不如自己做。

  有他来做清洁,那比没人帮忙还乱,为什么呢?因为他常常有些奇思妙想,譬如本来只是扫地,洒洒水就好了的,他偏偏要去提一大桶水来,然后泼得满地都是,那怎么办?只好拖地了。

  于是做清洁的时间就要延长,于是他得以和心仪的女同学多在教室里耽搁一会儿。

  这真是非常聪明的做法,由此可见小朋友们的智慧有多高。

  我念大学那会儿,我们宿舍窗户正好对着一架双杠,每天早晨都会有男生来做双杠,我看他们不见得是热爱锻炼,倒是想偷窥女生宿舍的想法多一些。

  甚至有一天来了个露阴癖。

  这一次我们宿舍的女生都要疯了,每天早晨一起来就看见窗外双杠上有个肌肉男在晃来晃去已经够烦人了,现在还来了个一见你转过脸来就脱掉裤子的家伙,简直叫人活不下去了。

  于是我们就说好一个办法。

  第二天那人又来了,先起来的女生只穿着内衣就大叫起来:“哎呀哎呀!”那露阴癖一阵欢喜,因为坏人就喜欢吓得女生大叫,但接着叫起来的就不那么好玩了:“你们快来看啊,快来看啊,那人脱了裤子什么都没有耶!”于是其他的女生也都来了,“戴上眼镜再看看吧!”“还是看不到,真的太小了!”于是那露阴癖只好提着裤子跑掉。

  之后又来做双杠的男生,我们又围到窗户前喊:“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7.5分,同学你可以走了,下一位!”很快,我们这个宿舍就臭名昭著起来。

  附近男生楼都知道这个女生宿舍很可恶,他们联合起来都不追我们宿舍的女生。

  我们于是在大学时代成为了著名的一屋剩女。

  但是生活就差不多是这样的,总会遇到问题,你得想些办法来。

  有时候办法很好,很奏效,却有副作用;有时候办法只是暂时抵挡一下,貌似不是长远之计,其实却是非常聪明的办法。

  就像学校生活,或者劳动,一劳永逸的办法是没有的。

  我小学同学歪歪因为长期帮女孩子做清洁,所以最后连初中都没考上,虽然他追过的女孩子最多,但他上学就很吃力了——总是会自作聪明,而下场悲惨。

  那个爱窈窕淑女的君子,其实蛮聪明,但他不该想那么多办法。

  人家采荇菜,他可以去看,却不可以长期地看,那叫不务正业;弹弹琴跳跳舞是可以的,但也不能一辈子如此,还是柴米油盐的爱情可靠。

  音乐什么的虽然陶冶性情,毕竟不是日常生活所必要的,偶尔弄一下,她还是当年那个窈窕的模样,天天搞就成了老年秧歌队,有点滑稽。

  我觉得,家庭生活里最动人的是一起做清洁,是银钏金钗来负水,还是垂手明如玉,都看君子怎么说,淑女怎么听。

  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真不如这样的劳动场面叫人神往。

  文艺书籍散文随笔爱情:二十斤小麦的爱情

  有人说:“90后的婚姻是一张纸,80后的婚姻是责任,70后的婚姻是承诺,60后的婚姻是守候,50后的婚姻是天命……”仔细一想还真不无道理……

  时代进步的同时,人的思想也随之发生转变。

  不论是经济上的开放,还是人本身随经济运营的转变,都会随经济进步的同时掀起时代改革浪潮。

  以前好像在那个圈子里不敢迈出来,即便你想打破那个硬杠杠,也总是唯唯诺诺,放不开手脚。

  当经济开放到一定程度,人的思想就不受太多的约束力了,反方面的东西也运营开来。

  说到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的二姑,二姑是四十年代人,国家处于一穷二白时期。

  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没有吃的穿的,日子过得不像人类社会。

  二姑结婚的时候16岁。

  五十年代里,家里穷,爷爷奶奶便带着孩子四处讨饭,为了活命,四海为家,没有安身的处所。

  因为家乡是湖区,常年上大水,庄稼经常被淹,一年到头颗粒无收,方圆几十里的家乡人,老老少少都去外面要饭,一走数月半载,到几十里几百里的湖外去逃生。

  奶奶是个小脚人,真是“三寸金莲”的小脚,脚裹得有模有样。

  奶奶爱干净所以特仔细,干什么都仿佛比别人慢了几个节拍。

  跟着爷爷要饭,爷爷闲奶奶走的太慢,总事先带着孩子们推着小车到前面有人家地的地方等候着。

  爷爷坐在树荫下睡上一觉,才能看见奶奶迈着小脚的影子走来。

  爷爷奶奶一辈子也吵吵闹闹,爷爷嫌奶奶慢,奶奶则嫌爷爷是个大老粗。

  即便吵吵闹闹一辈子,也没分出个这那,婚姻还是坚持了一辈子。

  旧社会,到处人心惶惶,社会不稳定,经济贫困,日子都不是太好过。

  带着一家人四处要饭,既辛苦也无奈。

  即便那时候没有主人甩脸子说难听的话,还是觉得要饭是下等人的差事。

  那种祈求的神情,那种低三下四的可怜巴巴,那种带着怯怯诺诺的架势,就让人不由地多出几份怜悯,几份高姿态。

  讨饭的人要到哪里住哪里,顺便一个草屋或一个麦秸剁就是临时的家。

  破破烂烂的行头,穷的叮当响的一家人,就像无家可归的一群野羚羊,游走在荒凉的原野上。

  16岁的二姑跟在爷爷奶奶身后,也算半大个姑娘了,那时候的女孩子,也将到了找婆婆家的时候,这么大的也应该谈婚论嫁了。

  但爷爷奶奶只顾着养个活命,也没有心思想那么多。

  好像在那个村子一处破草房安扎时,不知二姑夫村上哪个好心人,就提议要把二姑留下,说给这村上一个“王瘸子”的想法。

  王瘸子,小时候受伤落下了毛病,走路一瘸一拐,年龄大了,也没找上媳妇。

  王瘸子,家境虽不是大户人家,但吃喝还说得过去,养个活人是没问题。

  媒人就提议用二十斤小麦做交换,二十斤小麦够爷爷奶奶一家一年的口粮,这里总比自己家乡发大水的地方强。

  爷爷再三思肘,便答应了这门亲事,媒人打圆场地给爷爷奶奶说:“你们带着二十斤小麦暂可回家乡,也算给二姑找个饿不死的人家了。”爷爷也是这么想,能饿不死,有个家就行啊!比跟着这样讨饭好点啊,我们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呢!爷爷还感觉丢下个包袱一样,又像捡个便宜似的。

  五十年代的那年,就这样,媒人拿着二十斤小麦交换走了二姑。

  爷爷奶奶带着二十斤小麦推着一辆独轮小木车回到了故乡。

  当时的二姑,年龄尚小,还不懂的婚姻到底是什么,媒妁之言就是一种天命。

  爷爷奶奶把亲生姑娘丢在了他乡,不知是无奈,还是女孩本身就指望不上的想法作崇。

  比二姑大整整十二岁的王瘸子变成了我的二姑夫。

  当我知道这些的时候,二姑已经是半百之过的老人了,二姑夫也早已古稀之年。

  初次见到二姑夫时,我已成年,因为离我家较远,触多不便,二姑姑在世时,我第一次去二姑的家也是最后一次。

  从那次见到二姑夫后,才得知二姑的故事,才确切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辈子,二姑回娘家次数不多,一是距离远,再则结婚后,二姑过得并不是太富裕。

  二姑姑曾说过:“人不与命争,是福是祸躲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怨恨爷爷奶奶用二十斤小麦换取了她一辈子的事耿耿于怀,还是迫于其他问题,二姑真的就那样认命了,屈服了命运,也屈服了自己,像命运低下了头颅……

  我正怀疑为什么为了二十斤小麦就能卖掉女儿时,老人们告诉我,不是二十斤小麦的问题,是想给孩子找个安定避风的家,为了过上个正常的日子。

  姑娘大了,总不能四处跟着大人讨饭,家乡穷,连一点希望都没有……可二姑也许就认为这是自己命,自己就应该有义务权使一辈子。

  我成年后,离开故乡之前,与二姑夫一面之交,印象里还不算太孬,是位挺和蔼可亲的老人,那便成了我一生里的印象。

  如今,二姑二姑夫早已不在人世,但我生活空隙里,手执饭碗余香之时,还是不免想起手里馒头的来源,想到颗粒归仓的种种细节,更想到那二十斤小麦换得二姑的爱情……

  是呀!那个时代的婚姻对二姑来说,的确就是一种天命,你摊上了这样的命,就要厮守终生。

  没有过多地了解二姑到底一辈子有没有爱,只知道,再恼再恨,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婆婆家。

  生命没有悲哀便没有同情,人生里没有故事,便没有曲折而动听的风景……

【文艺书籍散文随笔爱情】相关文章:

爱情散文随笔10-05

经典爱情散文随笔10-26

放空的爱情散文随笔10-07

爱情伤感的散文随笔09-30

关于爱情散文随笔11-10

伤感的爱情散文随笔06-25

关于爱情的散文随笔06-17

爱情散文随笔大全10-01

伤感爱情散文随笔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