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端午粽子香

时间:2022-10-05 21:31:53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端午粽子香

  端午粽子香,又到了粽子飘香的季节,以下的端午粽子香相关内容,请往下阅读:

端午粽子香

  端午粽子香【1】
 

  离开故乡已经多年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仍然清晰的挂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河流,故乡的炊烟,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的情感。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喜欢过端午节了,因为在端午节里,可以吃到母亲为我们亲手包好的粽子,母亲包的粽子不仅外表上美观好看,更主要的是清香四溢的粽子里,丰富了我们美好的童年。

  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把挑好的芦苇叶放在水中浸泡,待有了韧劲之后,旋成漏斗状,然后装入已经泡好的糯米,折叠,扎上一根麻绳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

  煮好的粽子,清香四溢,是我孩童时代垂涎的美味。

  那时,粽子大约有3种:一种是用纯糯米包成的白粽子,蒸熟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子,糯米中加入了小枣;第三种是豆沙粽子。

  农村的粽子则大多是以黄黏米代替糯米,加红枣。

  蒸熟之后,黄澄澄的黏米中镶嵌着红艳艳的枣儿,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现在的粽子依然多用芦苇叶或竹叶包裹糯米,但花色种类丰富了许多,有肉粽、水晶粽、莲蓉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形状也各不相同,有三菱粽、方形粽、枕头粽等,并已登堂入室成为馈赠礼品。

  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查阅资料,关于粽子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初中时才了解,五月节的粽子,岂止是寻常的民间小吃,它还是为了纪念名传千古的楚国士大夫屈原。

  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更有高尚的政治理想。

  当时,楚怀王身边尽是阿谀奉承误国之臣,但屈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

  他以《离骚》倾吐心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胸怀坦荡,不向恶势力低头,在《九章》中自白:“苟于新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每年的端午节,品尝粽子之余,我都会产生无穷的遐想,想起那个峨冠博带,桀骜不驯的身影。

  于是,喜欢上了粽子,喜欢它那种清冷静谧的悠远,喜欢它那种暗香浮动的温情,喜欢它那种宠辱不惊的豁达。

  “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穿越了千年时光的粽子,今日香味依旧。

  端午粽子香【2】

  大凡国人的节日,盖离不开一种食物载体,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汤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国人的热捧,亦为最好的注脚。

  懵懂记事那会儿,端午节对我来说,就是夏至前后的那么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

  那一缕缕糯米浸着芦苇叶的清香伴着炊烟弥漫在水乡的村落,每年都唤醒起人们对这个节日的记忆。

  祖父一般会提前很多天撑着鸭溜子(水乡一种细细长长的小船)去到离家四五里地的芦苇荡采来足够多的芦苇叶。

  刚刚打回来的芦苇叶阔阔的,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有了粽叶,祖母就会张罗着开始裹粽子了。

  那时候的祖

  母年近七旬,但身体敖健,精神矍铄,祖父那辈就是大房的,这膝下祖孙三代的裹粽子这活儿,自然是彰显祖上恩泽的大好时机。

  祖母会叫上母亲、婶婶,二祖父三祖父家的媳妇们,一起操持。

  这新鲜的芦苇叶先在清水中浸泡使其柔软舒展,祖母将浸好的糯米用淘箩捞起,几个媳妇便在祖母的吆喝中围拢粽叶和糯米,开裹。

  我们这些小孩要么在一旁玩耍,要么挤在她们中间凑热闹,弄出些样子丑陋的“见习”粽子。

  家乡的粽子根据裹法的不同,大致分为三角粽子和小脚粽子,而三角粽子最为常见。

  裹粽子时,先取两片芦苇叶,叶片小时取三片,叠放,从叶柄处折成三角漏斗状,用调羹(汤匙)盛上糯米加到折好的漏斗状的粽叶中,再用筷子在其中抽插几次直到糯米密实(否则煮好的粽子太过松软),糯米不够可再添加少许,然后将未折叠的粽叶部分顺势包裹成三角状,再将叶尾尖从侧面下层抽出,拉紧,也有用专门的特大号纳鞋底的针拽着粽叶叶尖直接从三角中心抽出拉紧的。

  老家的粽子从不用线或绳子捆扎,却也显得玲珑剔透,一气呵成,现在看来还用料节省、环保低碳,着实值得推广。

  媳妇们当中有哪位裹得不好的,祖母总是耐心细致的手把手教会。

  那时的粽子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料,主要就是糯米,间或有些绿豆粽子、赤豆粽子,有红枣粽子算是奢侈了。

  粽子裹到半程,祖母就开始安排煮粽子,她熟练地把粽子放入里锅,加入清水,我母亲在她那辈也属大房,自然是负责烧火,不一会儿,清甜的粽香就从祖母的厨房飘散出来,把我们这些小餐猫引到奶奶的身边,跟她要粽子吃。

  奶奶从锅里捞出几个粽子,剥开,端上白糖碟,我们几个小孩子便吃将起来,那爽滑的米粒、那清香的粽叶、那甘甜的砂糖,铸就了我儿时端午节最挥之不去的记忆。

  煮好四五锅的粽子,奶奶便把粽子装入各家带来的淘箩里,让各家的媳妇带回家。

  在端午节前后的几天,恰好是农忙季节,煮早餐费时,粽子便正好派上了用场。

  离开了粽子,端午节的传承恐怕没有那么久远,我想。

  甚至于有人都将他称之为粽子节,足见吃在中国文化的分量。

  不过吃也不是端午节的全部。

  我们在品尝各式各样粽子的同时,从离不开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敬仰。

  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成为千百年来士大夫们,文人骚客们的人格丰碑。

  当下社会物欲横流,贪腐盛行,诚信缺失,道德沦丧,这也许是国家发展过程过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人们内心深处那份正直、那份善良、那份真诚还在,就像包裹着的粽子,屈原的悲壮,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气质的壮烈昭示。

  正是这座丰碑,年复一年地在端午前后,敲打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心灵,引他们哀民生之多艰,催他们清醒、促他们求索。

  国人把粽子代代传承下来,或许也是传承一份期许和寄托。

  端午节的英文翻译竟是“Dragon boat festival”,妻子说加拿大当地有说成“Duanwuholidays”,虽有创意,却寻不到一丝文化的意涵,令人扼腕。

  有感于法国都将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安葬于先贤祠,我强烈主张端午节的英文为,Quyuan’s Day,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粽子香,文化传千秋。

  端午粽子香【3】

  又到端午节,又到了粽子飘香的季节。

  忘不了那翠绿艾叶裹住的一个个香甜的思念。

  昨天,又到端午节,满街飘满了粽子香!

  现在的粽子品种真是五花八门。

  有方方正正的;有豆腐块形的;有又圆又方的;也有枕头状的;有角尖尖头的……各种各样。

  粽子的馅料更是多!猪肉、香菇、大枣、豆子……其中,我最爱吃“香菇肉粽”浓浓的香菇味弥漫了整个屋子!油油的、黄黄的棕肉,美美的香菇,让人垂涎三尺!轻轻剥开粽叶,咬上一口,嗯——,别提多好吃啦。

  一股浓香从口中散去。

  让我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美味啊!”

  端午吃粽子还大有来历呢。

  传说是为了纪念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所处的时代,统治者贪图享受,对国家的处境、人民的疾苦不闻不问。

  对像屈原这样忠臣的话又听不进去,屈原很悲伤,很难过。

  于是五月初五那天,他绝望悲愤地投进了汨罗江!百姓们知道后,被他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人们往江里不断地丢粽子,希望江里的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遗体。

  一年又一年,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

  我爱吃粽子,我也爱端午节。

【端午粽子香】相关文章:

端午粽子香作文(通用79篇)02-27

端午的粽子作文10-21

端午粽香作文02-21

端午粽子销售方案06-15

端午包粽子作文02-20

端午吃粽子作文01-02

关于端午包粽子的作文02-19

端午包粽子活动策划04-03

端午包粽子活动方案12-05

端午包粽子活动方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