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散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

时间:2021-02-16 17:03:28 随笔 我要投稿

散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

  散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是比较细腻的,以下的散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相关文章,欢迎往下阅读:

散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

  散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教学案例【1】

  教学内容

  学习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背影》后,针对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弱点,设计了《人物的细节描写》作文课,训练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有亮点的作文。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作文中对人物描写的例子,然后老师归纳整理,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作为课堂练习必备的修改材料。

  2、充分调动学生参预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精心准备一些课堂表演的小品材料,将学生参预的难度降低。

  使人人乐于参预。

  比如,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吃饭、啃鸡腿、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上课做小动作等等。

  3、道具:一个玻璃酒杯和一个纸杯。

  4、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认知细节描写。

  2、细节描写在写人作文中的重要性。

  3、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突出人物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写作往往是让学生感到头痛的事情。

  为了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我就设想我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我来教他们表演生活中的细节,把这些表演的内容说出来,学生互议,教师相机点拨形成文字表达。

  作文是需要观察、记忆的,经过想象和逻辑思维后,便可操作(写作)成为一篇文章。

  但是,观察和记忆的浅或深,细或粗,真或假,是受热情、趣味、兴趣的非智力因素制约的。

  这节课我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写作。

  这样定位后,我就尽量少讲写作的理论知识,使复杂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采用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轻松学习,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的新浪博客有一位好友的博文很有特色,她常把一些精致的图片配上优美的文字,深深吸引了我,每次上网我都要拜读她的作品。

  她的纸雕作品尤其让我过目不忘,我就选取了几幅让学生欣赏。

  由于作品精细、颜色鲜艳,引起学生一片赞叹声,他们小声议论着“这简直是雕刻出来的。”当我告诉学生,这不是一般的绘画,而是纸雕,艺术家正是因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有这样惊人的作品。

  那么我们的作文也需要精品。

  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入本次作文课的主题“细节描写”,这样形象生动的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紧接着我给学生来了个转酒杯表演,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我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记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然后模仿出来。

  聪明的林建超同学看一遍就做出来了,只是因为手没有把握好水平姿势,杯中的水洒到他头上了,大家哄堂大笑。

  我想全班学生会永远记住这个经典表演。

  他的问题就出在只顾着看转手的动作,而乎略了手始终都要保持水平的姿势这个细小环节,所以他的头发被水泼湿了。

  由于他们亲身体验过,口头描述这个过程时就能很好把握住要领,准确应用了十几个一系列的动词将这个表演过程表达出来。

  韩远文准确地描述道:“左手将一个倒满水的酒杯放在右手手掌上,右手举过头顶并且手掌放平,以手腕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360度,再向右下方再转360度,手的位置从头顶罗旋式的转到腰下。

  手掌围绕手肘按顺时针方向一共转了720度。

  水竞然一滴都没有洒出来。”学生的描述非常准确。

  当然这样的描述不够生动,还需要加一些词语来修饰。

  比如对老师眼神身姿的描述就使得整个过程生动鲜活起来。

  教师的表演令学生跃跃欲试。

  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这个时候可以明确告诉学生:细节描写通过一定的训练就可以掌握,并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作时根据中心的需要选取材料,尽量用生动的词语来表现。

  这时配以投影简单的板书,学生自然就会记忆深刻了。

  表演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理解写人作品中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那么本学期刚学过《背影》经典片断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先详细阅读这个片断;让学生指出其中用了几种描写?(学生回答三种: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哪种描写最突出?(学生回答:动作描写。)用了多少个动词用笔划出来。

  为什么要这样精细描写呢?(学生回答:表达父子情深这个中心的需要。)学生也写过很多写人记事的文章,我提前选出两个片断,与《背影》的精彩片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说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所在,学生很快发现自己作文空洞无物的症结就是,写人时缺乏细节描写,因而文章空洞无物,苍白无力,像喝一杯白开水,无法感染读者。

  指导学生加一些准确生动的动词进去,所写的人物马上鲜活起来。

  学生习作片断一,作者描述母亲的买菜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母亲为一家人操劳过度,可是却用了简接描写的方式,应改为真接来描写,并加进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比如“迈、提、勒、打、倾斜”等动词,还可在动作描写中加上心细描,看到母亲买菜回来,又不停的做家务,收拾房子,做饭,我心中很不是滋味。

  并书面写出修改意见。

  这个过程可以合作探讨,几个同学在一起商量讨论解决。

  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

  在今后的作文中特别重视对细节的描写。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和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我安排的下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表演细节。

  这个环节由于学生参预性强,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为了降低表演的难度,我提前准备好“剧本”。

  活动的形式是将四个小组选出的四位代表上台表演,我将表演的“剧本”发给学生,让他们稍作准备,可以互相商量动作表情等,就开始表演。

  在他们表演的时候,我将材料显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让学生同时看到文字和表演,然后议一议,看哪一组表演的生动形象,将他们表演的内容细致的说出来。

  表演的内容分别是:吃饭、上课做小动作、投篮、老师上课时的语言神态动作。

  真的没想到蔡锐林同学的表演逼真极了,他模仿英语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语言惟妙惟肖,活灵活现,逗得在场者的师生捧腹大笑。

  他的临场发挥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他只准备了2分钟就把人物秀得那么好。

  把人物的特征一下子抓住了,我想他肯定在平时上课就在不停的模仿老师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才会有今天出色的表演,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那么不让学生看投影,把刚才的表演描述出来就难住了一些学生。

  因为这个过程需要记忆,把看过的图像在脑中像放电影一样再放一遍。

  通过大脑加工再回放一遍,这个过程还要进行艺术加工了,带有个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表达方式。

  “说”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学生在“说”中抓不住人物特点,因此对人物的音容笑貌写得不具体,这时就需要我指点迷津了,让他们在亲自尝试中寻找最准确的形容词、动词,融汇自己的感情,于是效果显露了出来。

  虽然在课堂上难以立竿见影,语言的表达也不是很连惯,但是要领学生能够基本把握,在自己独立的创作中就会特别在意细节的描写,并且懂得为中心服务这个写作原理。

  让学生感受平时留心观察和记忆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把细节描写作为自然的描术方式。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写人时出现的问题,我明确的指出写作时不能为细节而写细节,它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将作文课提到一个理性的高度,避免学生热闹完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有了以上感性的体会,我要求学生拿出自己写过的作文《我最喜欢的老师》来读一读,全班同学感受一下文章是否能感动人,作文的亮点怎样才能展示出来呢?评议习作的环节也比较到位,知道要在人物的哪些细节方面加工达到突出人物性格的作用。

  寻找自己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这个环节,张丽欣和杨小敏非常大胆地读了自己的作文,她们分别写的是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两位主科老师是学生们天天接触观察最多的,是最熟悉的老师,听听她们所写的是不是符合你们心目中的形象?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不同的见解,在细节方面应更突出老师特点描写,比如:“英语老师的温柔善良,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都应落实到细节描写上”等此类评论非常的到位。

  为她们所写的作文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总之,整个课堂时间节凑把握的非常好、学生参预的面广、气氛和谐融洽。

  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学生的口头描述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下水作文为学生写作指明了方向。

  学生的作文注重了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也较以前鲜明起来,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

  教学反思

  本次作文教学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初二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性的写作知识理解不了,我设计的思路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他们在表演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认识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意义,再将观察到的细节用口头的方式描述出来,教师适时加以点拨修改,先从形象到回放大脑,再用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通过修改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

  从课堂教学气氛来看,学生表现很活跃,这种形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由课内的表演启发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

  主要是以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动脑动手甚至动全身,赞赏声充满整个课堂,使他们异常兴奋并将知识点不知不觉落到实处了。

  这种以表演带动学生的思维想象,附诸写作实际的作法,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较高。

  首先,教师课前要做足功课,要有课堂的预见性。

  其次,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熟知写作理论和学生的写作实际,了解学生作文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善于驾驭学生的情绪。

  再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训练的契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最后,教师“导”的艺术要隐蔽,导在无形与有形之间,导在言传身教之间,教师示范表演起了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使学生跃跃欲试,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愉悦身心,提高能力。

  这种训练方式带来的好处是:

  (一)克服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曾经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说怕写作文,每次写作都象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的拼凑起来。

  而用“演”的形式避开学生所怕之处,不必上来就提笔,而是先体验;再加上演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因而学生兴趣较浓,沟起了强烈的表现欲望,以至不吐不快。

  在老师的点拨下顺利成文。

  (二)解决了“没的写”的问题。

  不少学生向我述苦:“每天的生活学习都一样,不要每天写日记呀,我们都不知写什么好呀!”平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写作的素材会源源不断。

  (三)寓教于乐。

  这种训练形式活泼新颖,学生喜闻乐见,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每天坐在教室学习,从早到晚要学习十几门功课,如果要求他们一动不动的听课,那效果不会好的。

  我的作文课避开抽象的作文理论,循着学生写作的必经途径,以隐蔽的形式将其随机化入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摸清写作的规律。

  这种方式服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

  (四)提高了师生双方的素质。

  在整个训练中,学生认真地表演,容易认识事物的本质,激发创作的灵感;教师则及时反馈,快速判断,相机点拨,久而久之有利于教师娴熟地把握“图(即实实在在的形象)——文转换”的契机,高屋建瓴地巧抓、抓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点,在训练学生“心口如一,言文一致”上“心营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