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乡村的文章

时间:2021-02-18 11:31:25 随笔 我要投稿

关于乡村的文章

  乡村的景色、乡村古朴的生活方式大家还记得吗?相信很多同学都曾在乡村生活过,以下是关于乡村的文章,一起来阅读吧!

关于乡村的文章

  玉米人【1】

  (一)

  玉米长着长着就掩盖了我,我须站在高处才可以望见玉米林的波澜壮阔,不断地涌动远方。

  八月的乡村,风吹玉米林的世界哗哗作响,神秘又一次变得郁郁葱葱。

  深入其中的我熟悉玉米林的气味,我和玉米林一起唱歌或者一起哭泣,和生长的玉米一样努力向上,撑起一片风景,仰望星空。

  长长的寂静,唯有那不解风情的一丝丝的风,吹动玉米青涩的喃喃细语。

  (二)

  因为熟悉,每一次的相见便没有很多的寒暄。

  这一世如此简单如一棵挺拔的玉米,萌芽,生长,成熟,然后被收割存放。

  期间的风风雨雨磕磕绊绊只是些无所谓的短暂的苦痛,活到秋天,活到无言无语,活到制成金黄的玉米粥 金黄的玉米饼金黄的玉米窝头和其他食物,活到开始被怀念或者被遗忘。

  众多的沉默下,不再去想生命为何苍凉如水。

  (三)

  卑微的幸福总是夜间拥抱乡野无垠的沉寂,梦里那片玉米林星空下起伏的姿态,也许是我看到的最美的婆娑,足以使我忘乎所以天下还有比玉米林 更让我亲近的植物。

  缘分沉重不可自拔,相似的情怀。

  我祈祷,如果可以把我做为一粒玉米的种子,来年的的春天挖一个小小的`坑种植下去。

  一种小小的关爱,便可用一生来感恩。

  (四)

  没有选择,生来如此。

  营养不良的时代 营养不良地活了下来。

  肤色微黄, 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吃玉米的食物太多? 可我从没有自卑幽怨 ,吃饱肚子,那时节是多么幸福的事呵!

  不善言谈,喜欢风吹,喜欢乡间小路上荷锄而归的人,夕阳下他们的影子埋没在玉米林的影子中,他们是玉米林,玉米林是他们,不分彼此。

  他们朴实和勤劳,使乡村的原野高大而蕴藏着不可捉摸的一种神秘力量,持久不衰。

  (五)

  追逐着,闹着,笑着,直到有一天还原乡村一片辽阔。

  飞鸟叫着一遍遍掠过收割的玉米林,怀念曾经美好的时光中的爱恋,然后高飞,携带着玉米林中孕育的童话开始迁徙。

  而我满怀欣喜,早早地打扫干净院子,恭敬地迎接玉米们回家。

  忙碌了一年,金黄的色彩又一次归来,光耀回乡的路。

  很多麻雀闻香而动,开始献歌。

  乡村腊月【2】

  一进腊月,整个村庄就被裹进浓浓的节日氛围里了。

  扫房子,做豆腐,蒸豆包,杀年猪、写春联、买年画、放鞭炮……到处涌动着“年”的味道。

  母亲忙碌着,把黏米面发酵,把豇豆烀成豆馅。

  随即,唤来邻里婶子、姑嫂,团团围坐在热炕头上,一起蒸豆包。

  姑嫂们七手八脚地把浸泡好的干豆角叶铺在木屉上,整整齐齐排满豆包,放入灶间的大锅中。

  添柴点火,拉起风箱,火旺水开,整个灶间热浪翻滚。

  少顷,米香、豆香伴着欢声笑语就盈满了整个灶间,整个庭院,并弥漫出去很远很远。

  蒸豆包是“年”的前奏,是一种纯朴的乡俗,也是一种祈福、祝福。

  此时,家乡的妇女们便会自然地组成 “互助组”,东家西家地忙活儿起来,直至结束。

  不论哪一家的豆包出锅,人们都要互相品尝,品头论足。

  若是遇上串门或是办事的来客,也会分享一两个。

  孩子们更是走东家、串西家,尝遍百家。

  一种朴质的、和谐的、不需任何掩饰的情感油然而生。

  家乡俗语: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杀猪,自然要宴请四邻亲朋,犒赏家人,于是,餐桌上就有了香喷喷的“杀猪菜”。

  血肠、炖肉、酸菜血脖、白菜炒瘦肉,荤中有素,美味爽口。

  酒菜上齐,亲朋落座,无需客套,无需谦让,大口咀嚼,大口畅饮,气氛火爆,纯朴自然,没有一丁点儿的僵硬和勉强,就像是团聚在一起的一家人,极为融洽。

  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贴上了红红火火的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福满门”,“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春联里写满了祈福、祝福、迎福、盼春,迎春,庆春的溢美佳句。

  各家各户将室内的墙壁打扫地一尘不染,粉刷一新,墙壁上贴上了色彩艳丽的年画,太平有象,龙凤呈祥,金玉满堂,福寿双全,麒麟送子,鹤鹿同春,连年有余,纳福迎祥,每一幅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满满的祝福。

  雪花在静谧的天空中飘扬着喜庆和欢乐,大地躺在柔软的“棉絮”里,袅袅炊烟温暖着数九严寒,炸响的鞭炮声中升腾着吉祥。

  甜津津、喜滋滋、红火火的腊月在人们的眼睛里透视着最美好的憧憬,新年的期盼。

  炊烟,乡村土生土长的植物【3】

  炊烟是乡村土生土长的植物,母亲一日三次,用柴草辛勤浇灌。

  炊烟以一种袅娜的姿势从低矮的灶膛爬上屋顶,然后再肆意蔓延,像藤萝一样将美好的日子向前有序地舒展。

  勤劳的母亲在灶台前后不停地旋转,如同一只疲惫的陀螺,为我们收获着一日三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炊烟是乡村飘扬的一面旗帜,母亲就是升旗的旗手,和旗帜一起升起的还有母亲内心升腾的希望与沸腾的生活。

  每当旗帜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和炊烟一起缠绕着飘向高空,直至融入那无边的蓝,直到它成了母亲最温暖的臂弯,直至它成了母亲最亲切的呼唤。

  外出务工的人们看到这面旗帜,就如同回到母亲的怀抱,如同回到亲人的身旁。

  炊烟是乡村头顶每天都长出的几根青发,母亲常常用田间弯曲的小路、曲折潺潺的溪流和它一起编织成故乡长长且美丽的辫子,也常常用一把心灵的木梳将它细细地梳理,梳理我们共同的回忆与希望。

  炊烟是一首含义深邃的乡土诗行,母亲一年四季用柴禾蘸着乡情写就,歪歪扭扭,寓意深刻。

  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却总能趁着夜色闯入游子的梦乡,每一次阅读,都会呛得热泪盈眶。

  炊烟是乡村最经典的手势,总是友善地在空中挥舞着;炊烟是乡村最抒情的呼吸,每一次呼吸都蕴藏着向上生长的无穷力量。

  炊烟是乡村供给岁月的一炷香。

  它没有光,却常常将乡村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照亮。

【关于乡村的文章】相关文章:

关于办婚育证明的文章11-27

乡村的随笔04-24

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通用11篇)03-01

关于暑期军训决心书的文章02-23

关于国税自查报告的文章12-22

关于家电下乡自查报告的文章01-15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11-24

关于个人简历须要注意的问题的文章11-22

乡村医生聘书11-19

“聚焦乡村教育 关注乡村教师”征文启事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