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杏林子生命生命

时间:2017-05-05 16:02:42 随笔 我要投稿

杏林子生命生命

  杏林子生命生命就是为大家带来的生命散文,欢迎阅读!

杏林子生命生命

  杏林子:生命,生命【1】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点一盏生命的灯

  有一次,和朋友到一家茶艺馆喝茶。

  茶艺馆展示了许多灯具,有些是仿古的,有些十分现代,制作颇为精巧,朋友赞叹说;“好漂亮的灯。”

  可惜灯里没有油,也未接上电源,只能当成装饰品。

  灯,要燃亮,才能成其为灯。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得又广又深远。

  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能不能发光?不要让你的灯熄了,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

  “也请把你的灯提高些,”正如海伦·凯勒女士所说的,“好照亮不幸的人!”

  生命珍宝

  曾经有记者问我,病了如此多年,饱受病痛折磨,是什么力量支持我活下去呢?

  我告诉他们,是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爱人之爱,甚至许多陌生人之爱。众多的爱,让我活得有勇气,有希望。

  爱,是天赋的权利,也是义务。

  我们活在世上。不仅要懂得怎么去爱别人,丰富我们的生命;也要懂得怎么接受别人的爱,享受因爱而来的快乐和活力。

  有时我们不敢爱,是因为我们怕受伤害;我们不敢冒险,所以把自己的心封闭。

  一位心理学家说:“精神和情绪的疾病,问题大多出在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爱的关系。”

  感受自己的被需要。被肯定,这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但你在付出时,多少需要有心理准备,很可能被人拒绝而受伤。但我们可以因爱而失望.却不可因失望而不敢再爱。

  爱,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大的礼物,只要我们不放弃、无人能夺走这项珍宝。行善

  有一位朋友抱怨说,他好心助人,结果好心没好报。

  我们行善助人,往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回报,或者抱着一种积功德的心理,甚至以为。好事做得越多,死后必然在天堂享福。

  以行善为手段,避灾求福,基本上,也是一种功利思想。

  万一好心没落得好报,岂不又该怨天尤人,责怪天道无常。人心不古了吗?

  我们付出,是因为我们愿意把所拥有的与他人分享,让我们领会自己的丰富有余,多一分欢喜感谢的心。

  无所为而为,便不会计较;不计较便没有得失之心,不会耿耿于怀,自寻烦恼,心中一片坦荡,自然驱祸迎福。

  上帝不需要有形的祭祀,天堂也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啊!

  聆听,生命岁月的片片心语【2】

  时光像一条溪流,在季节更替中缓缓地流淌,伴随着整个生命。

  沉淀在岁月中的韵律,就像午后的茶香,絮绕着淡淡的苦涩,淡淡的清雅。

  总在这样的意境中陷入一种沉思,任游走的心空回味在一缕思绪中,像一股默默流淌的小河,轻轻地融入每一条血脉,穿透每一个角落,去倾听,去感悟。

  生活像一本书,不经意的翻阅就能找到类似的主题。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在为幸福而奔波,为快乐而努力,但多变的世事常常把我们推向烦恼的漩涡,很多时候更是身不由己。

  生活就像染入色彩的流沙,这里有情感、有欢乐、有苦涩、有名利、有拼搏,随风尘辗转往往会迷失一段心路而不能自我,但时光总会慢慢给我们一个释怀的机会,随着冷暖的交替,风雨的磨合,最终都会走向一份平静,或掩埋,或堆积在某一个角落,原来我们一直被时光改变着。

  生命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从第一滴乳汁孕育,而我们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学会微笑,学会各种融入,学着如何接纳别人,也让别人接纳自己。

  成长需要艰辛,沧海桑田的迁变是对生活的考验,人生路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承受是必修的课题,也只有在承受中才能找到生存的价值。

  路每一天都在走,生活总会有不同的困惑,面对繁杂与其做无谓的抱怨和发泄,还不如学会适应和找到不足,有时候在他人的错误中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陷,对与错能够读懂都是一种启蒙。

  思考能舒缓压抑的情绪,能真正的识别黑白,提高自身各种生存能力。

  生活有时候就像江河跌宕起伏,有惊涛骇浪的险阻,有风平浪静的安和,有时候又像飞溅的瀑布,高潮与低落交织,但最终都会流向平缓。

  生活就是一种融入,意志力的考验,很多时候我们与现实脱轨,拿想象和现实做着对比,却忘记了现实永远赶不上虚拟的脚步。

  而那些七零八乱的想法,却又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情绪,不满足是生活的第一大杀手,也会把命运推向复杂抛向极端。

  生活是否圆满,取决于能否过得安逸,彼此相守的一份简单。

  岁月总会有属于我们的遗失,从幼稚到成熟不停的演绎着悲喜,偶尔用他人的经历来解读自己,却发现如此的类似。

  其实悲欢离合,季节的交替谁又能逃得过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曾遗忘,也不愿提及,随岁月的流失散落在风尘的一角,成为一种忧伤或暖心的过去。

  偶尔的听到一首歌,会莫名的感触,总有一段脆弱在高低不平的韵律中被触摸,有时候会为一道风景而沉思,只因勾起了某一段记忆。

  其实很多事一直都没有忘记,只是不再去惊扰,深埋在心底,默默的去感激。

  生活不需要配备固定的支点,瞬息的变化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我们终究要接受岁月的洗礼和强化,所有的沟坎都是走向完美的阶梯,生活赋予我们的只是一个框架,需要不停地去努力打造,用真诚和温馨去完善。

  面对诸多不可扭转的改变,要么淡然,要么放手,抛开所谓的纠结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也是给自己一份安然,很多事情不需要去强求,也不需要让自己太牵强,凡事都有一个进化的过程,生活没有死角,只在于能否破解一种观念和改变。

  总有一些画面需要留给岁月去剪辑,总有一些人需要时光去包容。

  在与时光的对峙中,我们都会被抛弃,而我们终究承载不了太多。

  季节的更迭,错落的交合,都是一道暖心的风景。

  一条路,需要用一生去走,沿途总是不停的演绎着属于我们的故事,而它就像一映晚霞,虽没有彩虹的绚丽,却在每一个日子里都充满了韵色,生命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更持久的回味。

  生命需要和谐。

  简单,不是让我们放弃所有的.追求,淡薄一切立地成佛,而是多给自己一份坚强,多一份对岁月的感知,多一份面对风雨的坦然,超越自己更能彰显对生活的热爱。

  一份简单饱含着生命最真挚的絮语,涂染着生活最完美的色调,简单点墨出人生所有的从容。

  一条河流,缓缓地流过岁月,遇到礁石的屏阻,漫过、绕过从不滞留脚步,依然静静地流淌着。

  人生亦是如此,艰难险阻并不能阻止前行的脚步,再难走的路总会过去,当跨越了心的屏障,看到的是满目的开阔,原来生活如此简单。

  光阴在溜走,一些人,一些事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总在相遇与握别中承受岁月的无情,有些再见转身的那一刻就成了再也不见,只是偶尔在一首歌中、或一杯茶的思绪中读取着彼此。

  生活需要包容,生命需要感动,当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世俗的迁变,那么所有缘起缘灭都将是生命中一道靓丽的彩虹,虽未持久,但以入心。

  慢慢的懂得,所有的磨练都是生活赋予我们成长的理由,而成熟更清晰了生命的轮廓,原来所有的追求都是为了赢取一种简单,我们在简单中才看清了完美的自我。

  生命需要沉淀才更加安稳,生活需要梳理才能看清脉络。

  给自己一点安静的时间,静静的品读心音,聆听,生命岁月的片片心语……

  生命的目的【3】

  本分是本分之因,行善是行善之缘,而人生既是为本分,也是为行善。本分和行善并不能以理智来了解。善良的道理本身就很完美而不需要推导。让我们尊重本分,敬仰善良,让我们高歌菩提,认识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生活的目的,因为群而存,孤则亡。

  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同自然相协调,能对自然的呼唤作出正确的反应,他就能生存。也就是说一个人活着并不是因为他自身具有生命,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存在着生命力,这就好象空气中氧分太少人们就会终止生命。饮用水和食物的缺乏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没有一个人可以向生活要求什么。因为,从广义上说,人离开了自然和环境就不能生存。所谓独立存在其实就意味着束缚。然而,没有人希望被束缚,所以人们应明智地放弃所有个人的要求。

  我们知道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们所称道的美德通过同其他人的交往中体现出来,而且一个人最大的快乐来源于同他人的交流中。

  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绿色的草木装点着地球母亲,并把自己奉献出来,以飨其它;参天大树给大自然增添美色,又把其果实和花朵献给人类。燃烧的火,流动的水,飘流的空气都证实,它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且是为了他人。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来学做善事。这正是一个人所需要,因为善是至高无上的。

  社会总是受到个人的影响。为自己或替别人行善,这两者之间没有多大的区别。好人和恶人同样地影响着社会,恶人不但伤害自己,也损害别人。行善有利于自己,也有益于其同伴。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为自己独留一席之地,离开了社会,个人就不可能生存。出家人生活在森林中,而森林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一静默的社会。世俗社会不适合于圣人,而圣人的社会也同样吸引不了俗子。圣人言:森林是令人愉快的,却无法吸引世俗之人。森林中充满安静;社会上存在暴力。静默也许同暴力截然不同,但两者都不是消极的。圣人受静默的影响,正因为它是积极的。

  环境塑造人类。人们所说的个人本身也是一个环境,他索取的不是自己本身,而是其所处的社会。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影响别人,一个人的生存则依赖着别人,社会就像由许多个体组成的链条,无论哪一节掉了都会给其它带来影响。“观其友而知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个人是社会必然的一部分。

  事实证明:独立存在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如果独立是独自一人,那么独立只能是孤立,但是一个身处孤立的人又怎能避免空虚?

  这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世界的生命,这也就是生活意义的所在。

  人们知道了这一秘密就会有目的而行事,这就意味着做好事,或者做一个好人。一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人,努力追求其目的,他就不会再被“怎样才能做一好人”这一问题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