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煤矿管理创新

时间:2021-05-27 10:57:36 随笔 我要投稿

煤矿管理创新

  煤矿管理方面也是需要创新的,以下的煤矿管理创新文章,欢迎浏览。

煤矿管理创新

  煤矿管理创新文章【1】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生产第一线。

  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32年来,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采煤战线上一干就是32年。

  他,就是煤矿二采区225采煤队工人,在集团公司“煤海先锋”评比活动中荣获提名奖。

  干一行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

  现年52岁的,是一名普通采煤工,黑黑的脸膛映衬出他憨厚朴实的性格,满是老茧的双手诉说着他矿山的传奇。

  1977年,20岁的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由二采区的两位工网作10多年,曾多次荣获矿“生产先进者”的老师傅带到井下场子面,成为新一矿一名煤矿工人。

  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半人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感受到了工作条件的艰苦。

  一个班下来,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回到家里,他闷闷不乐,对父亲说不想干了,这个工作太累了。

  父亲对他说:“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可不能怕吃苦。

  我当年工作的时候,哪有什么机械化啊,采煤全凭的是手啊!再说你看你的两位师傅,他们不也是和你一样干活吗!”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理解父亲话语里的含义。

  凭着他不服输的性格,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他以两位师傅为榜样,用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

  工作中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报酬,更没有一句怨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终于成为采煤队的生产骨干。

  1997年是原新一矿举步维艰的一年,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总量规模不足,经营形势严峻,简单再生产难以维系,工人原本不高的工资还常期拖欠,一年中仅能开几个月的工资,职工情绪都很低落,很多人都离开了企业,到地方小井上班去了,可却依然坚守在井下工作岗位上。

  他的一个朋友劝他说:“现在矿上都开不出工资了,你的采煤技术这么好,何必窝在矿上呢?到哪个小井不比矿上开的多啊!别在矿上干了,赶紧走吧!”

  他虽然知道朋友是出于好心,可是却不领情,对朋友说:“两位师傅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我不能辜负区上和师傅们对我的教育;矿上的困难肯定是暂时的,我相信总有一天新一矿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再说,你只想着挣钱多,小井的安全有保障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老婆、孩子怎么办?”

  朋友认为他不知好歹,被他的一席话气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劝过他说下小井的事。

  视工友如亲人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明白“安全是最大的福利,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

  他常说:“井下工作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必须处处小心、步步谨慎,防事故如防敌人,啥时候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32年来,他时刻把“安全”二字铭记在心,在工作面采煤、打顶、架棚、移溜子、每一道工序都坚持按章操作、按标准作业,从而避免了图省力、图省事而违章作业,从未发生过自伤和伤人事故。

  井下工作环境相对危险,意外事故难以预测。

  然而在危急关头,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工友。

  32年里,他6次参加事故抢险工作,从死神手中抢救出3名工友的生命。

  在对别人施救的时候,即使冒再大的危险,他的信念从动摇,用他的话说,“每个工友都是我的弟兄,我不能看着一个人掉队。”1987年的一天,当班工人在回撤单体时出现大面积冒顶,在千钧一发之时,发现一名新采用的工人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想也没想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新工人护在身下,当工友们把已被碎石砸昏,满脸鲜血的扒出来时,他还在紧紧护着身下的工友。

  在清点人数时,大家又发现少了一名工友,于是他二次返回冒顶区,发现昏迷了的工友刘佳文被碎石和液压支柱压着,下巴被卡在溜子刮板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冒顶还在继续,来不及多想,带头和大家一起挖碎石、挪支柱,手扒破了,胳膊被顶板掉落的碎石砸伤了也不吭一声,经过近半小时的努力,终于把伤者刘佳文顺利救出,而却因体力不支,再次昏倒了。

  1990年在与同伴吴小峰采煤时,发现单体阀口处向外返液压油,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意识到这是推顶的前兆,还没来的及提示同伴,就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块近40平方米的石头落下,将吴小峰的腿砸在下面,看到这种状况,一面安慰吴小峰不要慌张,不要用劲向外拽被压住的腿,保持镇定;一面和其他工友找单体支在吴小峰被压腿处,将石块支起一道缝隙,一点一点把被压住的伤腿挪出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的检查,吴小峰只是腿骨骨折,修养一段时间就会好,不过医生说多亏送得及时,如果再晚送来半小时,他会因失血过多有生命危险。

  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痴心不改

  在矿上,是个人人称道的好工人,可是在女儿眼中,他却不是个称职的好爸爸。

  的大女儿结婚时,正赶上腊月二十九,几次给他打电话恳求他:“爸,平常再忙再累您不回来,我们都能理解,可结婚是女儿一辈子的大事,您就回来给女儿操办一下吧!”哽咽良久,愧疚地对女儿说:“好孩子,不是爸爸不想回去,实在是赶上春节场子面人少脱不开身呀!谁叫你爸是一名煤矿工人,不能为自己的私事而影响正常生产呀!

  原谅爸爸,让你妈多给你置办些嫁妆,就算是爸爸给你的一点补偿吧!”是啊!二十多年了,女儿已长大了,不说从小到大女儿得到过多少父爱,就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又享受过几天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呢?二女儿考学那年,也需要他像别人的爸爸一样陪在身边,给予鼓励。

  可是当时单位由于老师傅少,工作量大,架棚、移溜等工作少不了他。

  于是她对女儿说:“你高考爸爸知道,可是单位的事情更重要,许多叔叔都在等着爸爸,爸爸不能陪你一起去考试了,但是,爸爸的心始终和你在一起,不要紧张,该怎么答还怎么答,我想你一定能发挥好,爸爸等着你的好消息”。

  女儿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

  这是给予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

  兄妹六个,只有他和三弟在鹤岗市工作,其余兄妹全在外地,因为他经常在单位加班加点,所以照顾父母的重任全落在了三弟身上,他只能抽出休息时间到父母那看一眼,为他们二老劈些柈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值煤矿恢复生产的紧要时期,当他在井下接到爱人电话说父亲病危时,一向坚强的他泪如泉涌,一面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亲,一面是离不开自己的采场,权衡之下他含泪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父亲,等自己收工后马上回去。

  他强忍悲痛,跪在千尺井下,对着空旷的巷道大喊:“爹,原谅你这不孝的儿吧!”就这样他连父亲的最后一眼也没有看到。

  他把对父亲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他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谁叫咱是一名采煤工呢,只有多出煤、出好煤来报答父亲了!”

  就是这样,执着的从事他热爱的采煤工作,以一个煤矿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深情,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干到退休前的那一天,都不会离开我热爱一生的采煤工作。”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高尚的品质,多么无私的境界!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十里矿山,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在了千尺井下。

  平凡的工作是孕育伟大成果的土壤,伟大的业绩来自于平凡的工作。

  一滴水也能折射出七彩的阳光,一棵小草也能为大地装点绿装。

  表示,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要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煤矿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之“道”:理念创新【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实施系统创新。

  “道、法、术、器”,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和人生智慧,同时也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维。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也需要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对社会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系统创新。

  在“道”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是解决社会管理“为什么”的问题,在“法”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主要解决社会管理“是什么”的问题;在“术”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主要解决社会管理“做什么”的问题,在“器”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主要解决社会管理“怎么办”的问题。

  所谓“道”,指规则和理念。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指把握社会管理的规律以及进行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一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创新工作提供思想上和方向上指引。

  创新社会管理之“道”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要把握社会运行和社会管理的规律。

  其次是在把握规律和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

  **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对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社会管理之“道”,必须顺应和效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五个主要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和平衡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和动态平衡,这是社会管理的最高之道。

  违背了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惩罚。

  上个世纪后半期“拉美奇迹”的消失就是典型例证。

  拉美国家虽然在1950-1980年三十年里创造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但是由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注重社会建设,导致整个社会阶层贫富分化,社会问题丛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社会系统的不稳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政治、经济等其他生存系统的发展,使“拉美奇迹”逐渐消失,这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化和推进,但是在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和生态文明等三个系统的建设上,相对重视不够。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也正是导致目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社会风气日下、社会道德沉降以及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根源。

  因此,在社会管理的理念层面,必须加强对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上,必须树立和加强以下三大领导意识:

  (1)系统思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一切社会管理问题放在整个生存系统之下来思考,进行系统的创新。

  正如**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所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有两大现状制约了系统化的创新工作:一是在官僚体制和思维惰性影响下,领导者的思维比较封闭,缺乏坦诚开放的沟通和工作氛围,人员缺乏创新思维,管理缺乏活力。

  二是分工负责、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制度,党政领导各管一块,人员之间缺乏相互协作,行政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横向工作难以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