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经典散文

时间:2022-08-24 10:39:37 随笔 我要投稿

经典散文(精选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散文(精选6篇)

  经典散文 篇1

  露水夫妻

  夜晚来临,城市开始变的欢快,虽然跟白天一样忙碌,但是氛围很明显变的活跃。

  白天,大家都在为了生活奔波,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都需要用自己的劳动来维系自己的生活,按劳分配制度下,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是勤劳的。

  夜晚,大家都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有娱乐活动,也有美味佳肴,有三五成群,也有独自等待。

  有一类特殊的人,在夜幕的保护下,也开始他们的生活,就是今天要说的露水夫妻。

  好像这个名词,专指那些收入不高的农民工。那些白领和金领也有这样的活动,却可以表现的更加明目张胆,更加合情合理。

  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为了生存独自在外打拼,他们可能担负着一家人甚至两家人的开销。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这些不是容易的事情。可能每个月家庭开销只需要两千元,可是他们却承担不起。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仿佛让正常的生理需求变得不合理。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讨论这方面的需求,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所谓的道德,会让人变成金刚不坏之驱;所谓的廉耻观念,更让人把最基本的需求隐藏的最深。不知道这算不算道德绑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牢牢的套住无数人。

  在外打工的那些农民工,有些为了节约房租,有的确实生理需要。不得不走到了道德边缘,与人姘居,早就屡见不鲜了。

  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行为不合理也不正常,在人性面前和人身自由面前,谁也没有资格剥夺别人最原始的需求。有人说法律规定的,前提是你要了解法律本质,制定法律的目的和出发点。

  在大亚湾打工的时候,宿舍八张床却住了九个人。靠近门口的位置的那张床上,住着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人。他们的床是用纸箱子围起来的,里面好像另外一个世界。

  有一次,那个大姐去上班了,男主人很友好的邀请我看电视。我才发现,床上放了一个电视,每次他们都是带着耳机看电视,或者声音调成静音。

  去公用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那个大姐坐在我隔壁的位置。我能感觉到她的那种开心,好像是在问自己孩子学习成绩。

  最开始以为他们是夫妻,后来宿舍管理员说,他们只是临时同居,那个三万人的工厂里,有很多那样的情况。外面的房租太贵,工厂又无法提供足够宿舍,所以就默认了。

  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们会把钱寄回家,留下一点儿自己画。也见到过那个大哥,给大姐买瓜子,那一刻感觉他们是幸福的。

  春节临近的时候,他们都会各自回家,谁也不影响彼此的生活。

  也许,只有这个时代才有这种情况吧。他们只是最普通的人,非常时期,做了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基本上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

  项目部有一个已婚的“坏”姐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经常跟项目部一个未婚男士约会,下班后两个人沿着马路散步。

  也有人说,她会半夜三更的给那个男同事送吃的,更有人说看到她早晨从别人宿舍出来。

  无聊的时候,我会想,难道她不爱自己丈夫,不爱自己孩子吗?可是,上次一起休假,我分明看到她一个人带了两个密码箱,两个背包。在迪拜还拼命的给儿子买巧克力,买衣服和鞋子。还有烟和酒,她说都是自己老公和孩子喜欢的东西。

  我好像看到了,他们一家三口欢快的笑容,那些是发自内心的。贤惠的妻子都是哪样的,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那?此刻的她算不算贤惠的媳妇和称职的母亲。

  又好像看到她两手背后,迈着方步跟着男同事出去散步。那一刻她分明只是一个小女孩,她是不是没有开心的权力。

  露水夫妻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他们都不敢公开,也承担不起舆论的压力。只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谁来解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怎样满足。

  社会还在发展,相信有一天,这种现象会消失。大家都不需要背井离乡,大家都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谁还愿意冒这个风险。

  今生最美,不过那片向日葵

  他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学生时代拼死拼活考进大城市的一所美术院校,他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很努力地生活。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为了在公司站住脚跟,他沉溺于工作中,几乎放弃了休假日。

  几年下来,他坐上了广告总监的位置,却得了严重的胃病,同事们都不理解他,埋怨他爱表现,牵累大家要跟着一起加班,他感到心力交瘁,决定回乡散心。

  他的家乡在向日葵小镇,经过橘林小道时,他望见一排金黄的向日葵,迎着太阳的方向昂着沉甸甸的头颅,在他的心里投下一道明媚的颜色。空气中流动着阳光的味道,他闭着眼睛深吸一口气,心里顿时被阳光充得满满的,仿佛有一朵葵花在他的心里绽放。

  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孩子站在一排葵花前,伸开双手,脸上带着一抹醉心的微笑,葵花的明媚映在孩子的脸庞上,这一刹那,他被孩子脸上的快乐所吸引,连忙拿起带在身边的画板,将这温馨的一刻落于画纸上。

  孩子好奇地望着他,问他是什么人?他心里一动,说,我是美术老师。孩子脸上带着一丝惊喜又盼望的神情说,你真的是新来的美术老师吗?我们小镇已经有五年没有美术老师了!

  他看着孩子,狠狠地点着头,在心里下了决心:停下来,找到内心的自己。

  他把这幅向日葵画作送给了孩子,往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走去。第二天,他成为了向日葵小学的美术老师。他常常利用课后的时间带孩子们去小道、田梗、橘园写生,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没想到,在大城市毕业的他能来到小镇为他们停留。他儿时的朋友劝他,不用那么累,当老师嘛,尽好本职工作就好了。而他却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享受着从未感受到的轻松和快乐,就像在内心植上一朵向日葵,欢喜,绽放。

  他总是善于抓住每个孩子快乐的瞬间,在小溪边、在林荫旁、在校园内,孩子们欢快的玩耍时,总能看见他背着画板,掏出画笔在纸上涂抹。有时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时,看见他就高喊着,看,那个会画画的老师。

  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画画而磨出老茧,但他的内心是快乐的,他把孩子们的画作送到市里参展,市美术馆通知他,有一个孩子获得了第二名的奖项,他竟激动得流下眼泪。

  周末,他仍然带着画板去写生,经过郊区的砖瓦厂,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一面断壁上胡乱涂画,他上前与孩子们攀谈,才知道,这几个孩子的父母都出外打工,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一次。他想起自己幼年虽然过得贫困,却有父母的`陪伴,他希望自己可以用微薄的力量带给这些孩子一缕阳光,他和孩子们约定,每周带学校的孩子们出来写生时,也一同教他们作画。

  从此,人们经过小镇,总会看见这么一道风景,一个年轻人背着画板带着一群孩子们写生,他们的脸上充满了阳光的朝气,他们的画板上有天空的白云和飞鸟,也有小溪与绿树,还有那一丛丛闪熠光辉的向日葵。

  重温远去的青春

  一位看上去才十七八岁的女孩子,等我在她要的书上签完名,悄声道:“梅芷老师,我能不能和你握握手?”我一愣,机械地把笔交给左手,伸出了右手。

  那一握之间,看看身边那么多的青春年少,向来不肯承认自己老了的我,再也无法否认与他们的年岁差距。

  多少年不曾与青春如此贴近地相处了?

  七年前的初春,也是这个学校,也是这个方位,也是那么多的孩子,给过我身陷鲜花丛中的感觉。

  我又走神了。

  七年过去,那些孩子,今在何方?即使当年只是高一学生,如今也该大学毕业。想起他们的时候,就翻看那一天留下的照片,心里暖洋洋甜丝丝的。

  QQ里。说不定什么时候,经常会然跳出他们温馨的问候。

  不希望自己老去,于是,也真不希望他们真的长得很大。

  禁不住由着自己傻想,孩子们如今怎么样了。

  恍恍惚惚的,忽而又心生怀疑,眼前这一群会不会干脆就是七年前那些孩子。

  学生很多,却无嘈杂之声。次序井然,有条不紊,队伍长长,有头不见尾。

  想不到他们的热情会这么高。有几位同学,居然怀抱着四五本甚至十来本书。很想问问他们干吗要这么多,心里又直怪自己,太小家子气。

  学生热情高涨,老师也不甘示弱,好多老师在孩子们放学之前就找了过来,但也有不少误了时间,等队伍排得老长时才匆匆赶到。他们取了书,直接挤到我跟前要求签名。这时节,有个孩子小声嘀咕:“老师插队。”哈,这下倒好,立马有同学起哄“抗议”:“老师不许插队!”随后,一阵阵哈哈大笑。

  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怎么不见男生?

  女孩子比男生爱幻想爱文学,不足为怪。可不见一个男生,难免令人“伤心”。

  “哈哈,”听见坐在边上帮忙的秋笑了起来,“男生来了,你看!”

  果不其然。

  这之后,男生一下子多了起来。

  有意思的是,有位男孩子突然对我说:“老师,能不能给我留一个联系方式?”

  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什么叫联系方式?邮寄地址,电子邮箱,抑或电话号码?

  想想应该是电话吧?

  一时找不到纸,想签在书签上。陪在旁边的明朵插言:“书签不行,那纸太滑,写不上去。”只好征求男孩的意见,写在书页上。

  之后又有好几位同学要了我的电话号码。

  不禁再次杞人忧天,电话里,他们听见我的声音,会不会觉得太过苍老?

  瞧,我又走神了。

  急遽的电铃声响起,我不禁吓了一跳:上课时间到了?

  不记得过了多少时间,印象中,刚到学校时,校广播正响着“揉四白穴”,第三四节课间的眼保健操时间。学生是上完最后一节课,趁着午餐时间过来的。

  听到一位男老师说:“参加签售活动的同学,今天迟到没关系,一会儿以书为证,老师不会责怪。”

  望了下队伍,起码在我这个位置上,依然看不到最后一位。我得加紧时间。

  签完了,却还有同学没拿到书,因为带过去的300多本已然告罄,得请一刀送我回家时再取来补给大家。

  从避荫处下来,立刻感受到了难耐的炙烤,汗水顿时冒了出来。刚才排队等候签名的孩子,可全都是直晒在大太阳底下的……

  回途中,一刀从秋丽手里接过一个小巧精美的信封给我,那是一位女孩子事先写好给我的信。在颠簸的汽车上,轻轻展读,心里却很是责怪自己,我连那姑娘长什么样都没留意,只记得她的那轻轻柔柔的话语:“这是我写的信。”

  忘了多少年没写信了,但我知道,这一次,我必须给她回信。没想好自己能写些什么,我只相信,至少可以借回信间接地重温早已远去的青春。

  经典散文 篇2

  “我们都一样,一样坚强,一样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歌声是翅膀,唱出了希望……”

  聊天消息里弹出这样一首歌。歌声悠长动人,寻着他的头像望去……

  “老师!我的偶像是……”记得那个红着脸说出我是她的偶像的那个女孩。但后来因为家庭条件而退学了。

  时至今日,相隔已二年。出于好奇便发了一条消息回问到:“最近好吗?

  ”“叮一一”一条消息回过来。泛白的聊天背景上定这一张全家福内容是:一个憨头憨脑的年轻男子牵着她的手,一脸得意,而她死灰一般的苦笑。在他俩面前坐的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露出了老年人不该有的笑……

  “这是你们一家人吗?”疑惑的问“那男子是谁?”许久许久,仿佛一切都静止了一般。我便追问他们是?刚放下手机。“叮一一“连忙又拿起手机。字幕上出现这样一行字:”我结婚了,就在前几天。“

  ”啪!“手机就掉在地上又是许久许久。我呆呆望着地下的屏幕。消息。一直”叮一一“但是我没有勇气去捡。于是。一下子坐在了手机面前。”叮一一“我划开屏幕。一连串感动摆在眼前:”这就是命运。我无力改变。请勿牵挂,你还带这我们的共同理想……“拭去泪水,发出一条安慰她的消息:”至少曾经的我们一样,现在也不要放弃。“

  ”对呀!曾经我们樱花大学樱花树下的樱花般美得梦……“收到消息后,又有一条消息。接踵而至:”可惜我们不能一起完成了。”

  “别伤心,你还可以活的更好。”我连忙安慰道。

  ”不可能了,我已经接受命运无理的安排了,注定要平庸的过一辈子,至于我们的梦想……“

  死死的几行字幕撞击我的心在想着:”一切都那么相识的我们,会不会连我的命运样变成这样子呢?想想便觉得后怕……“

  ”叮一一“一条消息铃声打破我的思绪。低头一看:”偶像,请带着我们共同的理想前进!“泪水喷流而出,用颤抖的手回问道:”为什么我有幸成为你的偶像?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于我了“?

  “因为我们都一样。”

  刹那间,一股暖流袭上全身。心里百感交集。口中哼唱着那首歌:“我们都一样,一样坚强,一样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什么。站起身来,拭去泪水,拍拍灰尘,走向书房……

  经典散文 篇3

  今年冬天不冷,特别是回到家乡过年时,哥哥感叹今年的冬天暖和得像夏天,不似往年天寒地冻,要做什么都缩手缩脚,甚至都不愿动手弄吃的了。这时,我不由得想起火笼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岑溪市的一个小山村,火笼是冬天农村家里必备的生活用品。家乡的火笼很可爱,所用的材料和结构很简单:内有一个类似花盆形的瓦盆器具,外面用削好的光滑细薄的竹篾编织成灯笼形状,顶部开一拳头大的口子,用来添加木炭。火笼外观上大下小,下面的竹篾要细些,编织得细致紧密,瓦盆口以上部分的竹篾就大块些,竹篾之间编织时留下较大的空隙,并在外侧中间位置用四条竹篾作一弯形手柄作提火笼用。冬天的时候,可以从火笼上部中间的口子往瓦盆里加入烧红的火碳,再盖上一层草木灰,就可以供人暖手暖脚,暖被窝,抵御寒冬之用了。

  那时的农村,经济比较困难,生活水平不高,还没有暖手宝、取暖器、电热毯、冷暖空调之说,唯有火笼是家乡人们的取暖用品。家家户户厨房用的都是烧草烧柴的灶,一般是用泥砖砌成的,有些人家就是用烧制的青砖砌的灶。为了在冬天有木炭取暖用,在不需要用火笼的季节就把做饭时灶里火红的柴炭夹出来,放进瓦缸器具中,盖上盖子,让火红的柴炭缺氧熄灭而又不变成灰烬。日积月累,到了冬天,就可以基本上聚积够一家人冬天用的木炭了。到了冬天时,各家各户都用木柴烧水、做饭、煮菜等,就可以从灶里夹些烧红的木炭放进竹火笼里,木炭上面盖上适量的草木灰,让火炭里的热量慢慢通过草木灰和瓦盆传递出来而又不至于灼伤皮肤。这样,火笼就可以用了。当火笼不够暖和时,用小木棍等把瓦盆里的火炭翻一遍,又可以让火笼暖和了。直到火笼实在不够暖和,再翻也有没用了,这时就可以用上聚积下来的黑木炭了。

  需要用火笼取暖时,可以把两手或双脚放在火笼上,手和脚很快就暖和起来,通过双手和双脚的热量传递,全身也很快就感到热乎乎的。过去缺衣少食,有了这个热火笼,可以暖手暖脚,还可以在坐着把火笼夹进大腿间取暖。农村的冬天,也是农闲的季节,白天一家人各提一只火笼聚各在厅堂,谈谈一年的收成,各人的见闻,发展大计,展望来年的丰收,火笼漫漫传递出热量弥漫在厅堂,也温暖了全家人的心。有时候左邻右舍聚在老屋厅堂、小卖部或哪个人的家里谈天说地,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先将火笼放进被窝里,一会儿被子和垫被就暖烘烘的,人躺在里面就会很舒服。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大人们都要求在快睡着之前,要将火笼取出放离床较远的地上,否则,人睡着了,火笼倒了,会将被子和草席烧坏,甚至把人烧伤。整个农闲,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阴雨绵绵,家乡的人们有了火笼,都会觉得温暖无比。

  家乡的火笼,也见证了人们的礼仪风俗。家乡的年轻人孝敬关心老人,总是自觉地在寒冬的早上或傍晚为老人备上一个装上火红的炭火的火笼给老人家取暧,农村中贤孝妇女就常常亲自把火笼的炭火烧红烧红,早晚送给家中的长辈取暖。老人家从普普通通的火笼,感受到了后辈的关怀,真是温暖入心,儿孙们贤孝之举溢于言表。冬天,主家人正提着火笼取暖,看到有亲戚朋友来了,就会马上翻好火笼里的炭火,热情地递上火笼,说:“您来啦,先用火笼暖暖手。”双方一再坚持和推让,最后以客人接受火笼而结束。要是火笼不暖和了,刚好客人来到,主家会吩咐年少的马上拿出一只火笼,放进黑木炭,再从正用着的火笼里夹出几粒火红的炭火放在黑木炭上面,然后对着炭火吹上十几下就可以请客人取暖用了。一句“谢谢”,一声“应该的”,主客的心里都是既快乐又温暖的,我们小孩子的脸上都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家乡人家的女儿出嫁的时候,火笼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嫁妆,父母都要买最大最好的火笼作为妆嫁,而且都是双数,预示着女儿女婿未来的生活过得红红红火火、子孙兴旺,好事成双。如今,虽然送冷暖空调作为嫁妆是很普遍的了,但是在嫁妆里火笼还是必不可少的。

  想起家乡的火笼,我的心头就感到阵阵温暖,温馨也在不经意间浸透全身。家乡的灯笼哟!

  经典散文 篇4

  中学时期,年少无知,多愁善感,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展望。因此,喜欢读些朦胧诗,偶尔也诗兴大发,小诗一首,却连自己都不知所云。

  当兵之后,工作关系,喜欢研究军事,看军事文章,偶尔也写一篇所谓的军事论文,把自己的想法付之笔端。

  近来,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散文。可能是年龄的关系吧?人过不惑,喜欢回首往事,感悟人生。现在每天都要抽空读几篇散文,如饥似渴。每每读到一篇好的散文,尤其是哲理美文,有如甘之若饴,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不仅爱读散文,更爱看配乐朗诵视频,那优美的旋律、精美的画面,配上朗诵者富有磁性、情感的演绎,会把你带到意境中去,仿佛你就是剧中角、篇中人,如痴如醉,比起看一部电影大片有趣多了。也爱收集散文,每天都要从网上找几篇经典散文,编辑之后放在博客里,慢慢品味。并且开始写散文,最近就写了两篇,一下子仿佛脑子开窍,干涸的思绪有如涨潮的海水,涌出那么多想写的东西来。

  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集小说、杂文、诗歌于一身,有时有小说精彩的情节,有时有杂文深邃的思想,有时有诗歌优美的意境。有时叙,有时议,有时又叙中带议,形式自由灵活,不受限制,任由发挥。

  读一篇经典散文,有如收藏家收集到一件稀世珍宝,美食家品尝到一份精致美食,服装师穿上一套精美时装。让人有一种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之感。

  前段时间读一篇关于散文的评论,说散文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功底,细细品味,发现确实如此。

  散文一般短小精悍,最适合我这种没有耐心,心浮气躁之人了,既可吸取营养,又可调节性情。

  经典散文 篇5

  清晨,早早醒转过来,便再也无法入眠,满脑子都是凡尘琐事,便更衣徒步向外走走。

  冬天的早晨冷风寒冷刺骨,吹得脸颊阵阵生疼。走着走着,发现今天下霜了。

  下霜了,天还不够亮,黑夜的秽暗还笼罩在尘世间,无法完全看清,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大地上遍布着一块块的苍白。是啊!苍白的霜,它只是黑夜的精灵,它只能在夜色怀中隐现,没有人知道它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曾今是否有人亲切地感受过它的存在,如此地苍白。夜色静静的它就在那里,一块一块地苍白,我算是看到了它的寂寞。同是天涯沦落人,了以慰藉。我将双手按在它那苍白色的躯体上,慢慢的慢慢的,感觉灵魂即将飘离躯体随它去。“啊……”,感到钻心的疼痛,我迅速收回双手,刺骨的冰凉,人生中快乐似乎已离我而去,徒留一阵冰凉。它走了,消失了,不见了,我想它带着我的温暖和快乐奔向了天国,徒留下那双大地颜色的手掌印。

  太阳升起了,天终于还是亮了。金黄色的光线切割了黑夜,光线充斥了整片空间。苍白的霜在光线的映照下,变得雪白雪白的,精光四射,几乎亮瞎了我的眼。

  在那腐朽的落叶上,衰败的枯枝上,枯萎的黄草上,还有远处的大石和瓦砾上,像是有无数的雪白的精灵在起舞,活跃欢快地迎接初升的太阳。

  它们要走了,去追随能给它们温暖和光明的太阳了。我试图阻挡光线,不让它们离去,但是它们还是选择了离去,慢慢地消逝。走了,都走了。它们虽然只有短暂的生命,如昙花般开了谢了,但至少它们离去时是快乐的,是温暖的。只是徒留下我这个孤独的,伤感的人。

  这片空间已经失去了色彩,什么都没有了,我也迎着朝阳向着温暖前进。

  经典散文 篇6

  “立冬”刚过,冷空气频频来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空没了明朗,阴沉沉的,太阳偶尔探出头来,便羞涩地躲进了云层,风儿乍起,落叶簌簌,满地金黄。这瑟瑟寒风,拂去了深秋的色彩,吹来了初冬的冷峻,留下了满目的凄凉。银杏树下的我,面对枯枝败叶,一脸的惆怅……

  这时,天更暗了,灰蒙蒙一片,似乎要下雨了。我多么渴望能有一场蒙蒙细雨,将满天的雾霾冲散,把我心中的浮尘漂净。果真,一会儿,那寒风挟裹着些许小雨点时不时“向我问好”,落在发梢上,飘在脸颊上,和我玩起了“捉迷藏”,我想抓住她,可她瞬间没了踪影。于是,我窃喜,在这初冬的清晨,邂逅了冬雨,遂敞开心扉,听冬雨绵绵絮语。

  沙沙沙……那冬雨,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如落叶般轻,似绸缎般的滑,像针尖般的细,如丝一样的柔,一缕缕,一片片,密密麻麻向大地飞洒开来。那雨打在落叶上,滴答滴答的,节奏鲜明,像一曲和谐的轻音乐;落在我的身上,轻轻柔柔的,拂去了我满身的疲惫;打在我的心坎上,荡起了一阵阵幸福的涟漪。这是一曲久违的冬雨,她面含羞涩,怀揣柔情,悄无声息来到我的身边……冥冥中,只觉得清晨的冬雨真美!

  冬雨来到了校园。那雨点打在屋顶上,织成一团雨雾,烟雨朦胧;那雨点拍在树叶上,簌簌作响,叶儿飘零;那雨点飘在脸颊上,倏地消失,凉飕飕的;那雨点落在地上,悄无声息,湿漉漉的一片。几个可爱的小姑娘打着花伞,在雨中嬉戏;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光着头,在雨中追逐。瞧,他们多么开心!雨中的校园多美呀!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羞答答的,静悄悄的,神秘秘的。真美呀!冬雨。

  冬雨来到了田野。教室窗外,天空明朗,空气清新。那丝丝细雨,那条条雨线,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像织女为大地编织的面纱,飘飘渺渺,若隐若现。近处,油菜,麦苗吮吸着甘露,生机勃勃;远处,冬雨滋润着鲤鱼山,秀丽俊美。是冬雨拂去了浮尘,是冬雨驱散了雾霾,是冬雨滋润了干燥,我想说:冬天因你而美丽!农民要说:冬雨兆丰年!

  冬雨,是轻盈美丽的,是生机盎然的。我喜欢冬雨,喜欢她的含蓄,宁静,不疾不徐,涓涓如丝。那雨点滴在心坎上,稀释了我的愁思,增添了点点诗意,那嘀嗒的音符飘进耳窝,驱走了我的烦闷,带来了丝丝温柔。冬雨,你是冬日里一首小插曲,你是冬日里一首赞歌,我在欣赏你美丽的倩影,我在品读你淡淡的韵味。

  不知何时起,滴嘀嗒嗒的声音渐渐消失了……此时的我,心情多么舒畅,好美的一个冬日!

【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刘墉散文精选里的散文05-27

爱情的散文长篇散文05-30

散文精选优美散文阅读05-28

散文精选经典散文随笔05-30

散文诗精选散文05-29

经典散文精选02-13

散文精选02-13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精选12-01

关于散文精选优美散文欣赏05-30

秋韵散文随笔散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