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人生生活随笔

时间:2021-05-28 12:16:27 随笔 我要投稿

人生生活随笔

  人生生活随笔【1】

人生生活随笔

  跳舞二三事

  “身轻似燕,双臂柔若无骨。”一提“跳舞”二字,我马上浑身都扭了起来,每个细胞都在跳跃,沸腾着。

  舞蹈使我修心养性,越活越年轻,美化我的身体和精神。

  跳舞是一项苦差事。

  一个音响,一支舞曲,但更重要的是一颗恒心。

  跳舞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一天天地每天坚持练,假如你几天没练,手脚就会僵硬,就会不灵活,动作就显别扭。

  俗话说一分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汗水当然是免不了的。

  “非君一愿重,谁赏素腰轻”,跳舞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平衡力。

  随着音乐节奏的一起一落,可以调节自己的轻重力度。

  当你跳这个拍子,重拍时你给跳轻了,轻拍时你用力过度了,都会显得不美观。

  还有幅度也要合适、得体,幅度过小会显得小气拘谨,幅度过大则显得粗鲁。

  如何出手出脚才能恰到好处呢?俗话说熟能生巧,舞龄长了,积累多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走起路来也协调了很多,心态也就好了。

  邻居大叔大婶会调侃说:“阿花,你连走路都像在跳舞,不然教我们跳跳广场舞。”我突然感觉如果能让他们跳起来,跳得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大声答应下来。

  于是领舞教舞的精彩生活从此开始了,这一坚持就是15年。

  虽说都是义教,累过,思索过,也迷茫过。

  可跳舞却让我不断进步,从教舞、编舞到后来组建自己的队伍去比赛,我想这就是跳舞给我最大的回报。

  感谢舞蹈,感恩汗水。

  总有一些事令人难以忘怀。

  那是两三年前,我刚买了一辆小车,要拿舞服给队员,就把车停在路旁。

  我刚离开车不到两分钟,警察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我车旁,正要往上贴违章标签,一大群街上的老大妈一起冲到车旁,对着警察说:“这是花老师的车,我们叫她来开走,您稍等,给我们几分钟,谢谢啦。”本来交警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毕竟他们要面对众人,要执法,可却挡不过这五六个老大妈。

  她们就站在我的'车旁,等我来把车开走,哪能让标签贴到我车上?“花老师,你的车,你的车,快下来开。”这么大的嚷叫声引来了全街上好多人的注意,以为我干嘛呢。

  那架势也是很牛逼呀,我可谓是幸运的,免了罚单,心里油然而生感激之情。

  这不仅是100块的事,这是一种感情。

  跳舞让我们更加亲切,真是舞蹈一家亲啊。

  还有一次,我去吃蓬壶肉羹汤,这种美食早已远近闻名。

  我去舀汤时,只见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很热情的对我说,你不就是那个整天在台上领舞的老师吗?你的舞姿,真的是太棒了。

  随着他的这一声话语,大家的眼光,刷的一齐射到我的身上。

  弄得我尴尬起来,可我还是偷着乐呢,像小明星,还有粉丝呢。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跳舞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感觉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以舞为乐。

  它作为一条纽带,可加深大家的感情,天下舞者一家亲。

  让我们永远与舞为伴,用心去感受它,用爱来阐释它,用情来挥洒它的美。

  人生生活随笔【2】

  西昌村走笔

  在蓬壶仙洞山左侧,过了大邦洋格就是西昌村了。

  西昌村古称西清,解放初属壶西乡,1961年称西昌大队,1985年称西昌村。

  西昌村有5600多人,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连续六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近年来,西昌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田园景观和现代文明两条主线,致力于打造“农·孝·游:农田体验·文化养性·休闲旅游”三大主题,努力建设成为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

  村里矗立着两个大粮仓,象征着五谷丰登,寓意着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体现着西昌农业建设的丰硕成果。

  西昌村人多地广,地理位置良好,村里除有拥有成片的水稻,还有将近900亩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红豆杉、桂花、沉香、辣木、茶花等以及育苗基地80亩。

  此外还有荔枝近三百株,果实赤亮饱满,色香味俱佳,皮薄核小,肉厚叶多,味道清甜,爽嫩可口,在这里,荔枝树是长寿福气的象征,一直被视为“风水树”,因为有了很高的文化附加值。

  因此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用村里的地名串起来的民谣:龙起刘林头,结核双溪口;鸭子嘎嘎哭,田螺洋中走;珍珠归米斗,官帽九十九。

  西昌村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这里诞生了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红二支队领导人、革命烈士林多奉,还有曾任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的林一心等革命先辈。

  林一心参加过抗日和解放解放战争,动员华侨回国回乡建设。

  1932年与任弼时的妹妹任培星结婚。

  1939年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林一心常说自己三生有幸,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几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都让他赶上了。

  他能文能武,一心一意为党的事业。

  西昌村还出了个著名的教育家、侨领林连玉。

  他致力于维护华文母语教育,积极争取将华文列为马来西亚官方语文。

  西昌村成了名人故里。

  穿村而过的小溪源自美丽神奇的仙洞山和普济寺。

  仙洞山上有福建省唯一的炎帝庙。

  炎帝,又名神农氏,中华民族三皇始祖之一,有五谷真仙之称。

  传说神农氏开始播种五谷,并亲自品尝百草,既是中国农业,又是中国医药的始祖。

  普济寺是佛家圣地,弘一法师1939年至1940年在普济寺掩关达572天,为在闽14年来挂锡最久的地方,这里流传着大师的许多神奇佳话。

  如今普济文化已延伸到民间,在西昌有个远近闻名的雨花斋,是福建省第一家村级雨花斋,以传承孝道、让民众学会感恩为宗旨,义工除普济寺外,还有附近的阿伯、阿婆和学生。

  每天参加活动的有近百人,他们风雨无阻,教学书法,举行乡村音乐会,表演茶道。

  这里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地方。

  生在西昌的人是有福的,走进它也会带走一身的福气。

  人生生活随笔【3】

  结缘南音

  “铮铮古韵美,清音绕梁回”,我与南音有着不解之缘。六年前的那天,我一如既往地去广场领舞,领完舞后一舞友对我说:“咱们上去二楼听南音?我一老乡师傅在那,很厉害。”对艺术充满热情的我来说,当然是二话没说,一溜烟便往楼上的南音室冲去。

  刚到楼上,便闻到一阵阵优美和缓,委婉深情的古乐声,悠扬而来,一股典雅优美之神韵冲荡心中,久久不去。

  弦友们看我们一脸虔诚,微笑示意。

  我们找个位置坐下,听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舞友向我介绍了让我仰慕已久的南音传承人林祖树老师。

  他个子高高的,戴着一副老花镜,和蔼可亲,精神瞿铄,容光焕发,脑袋瓜装着几百首南曲。

  我壮着胆说,收我做徒弟吧。

  他欣然同意了。

  我兴奋地不能自己。

  “小花,你资质聪慧,但要花时间,要苦练呀。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准备让你当传承人。”听了师父的话,我领会了师父的用心良苦。

  于是坚持不懈,在他不厌其烦的“工工六工,工工工XX下下”的带唱下,我终于会唱会弹奏了。

  《直入花园》、《感谢公主》、《书今写了》,还有那“说叫只书是休书,做官卜掠阮旧人弃…”的《泥金书》等几十首南曲,我一步一步地踩入了南音的香潭中。

  师父用手托了下眼镜道:“南音唱腔讲究吐音:唇音.鼻音.齿音.喉音,唱要注意四点:起.伏.顿.挫。” “每首曲子开头和结尾两句要放慢,开头要高半调,这样才有韵,整个曲子要唱得像个鸡蛋那样圆。”

  我慢慢上瘾了,又让师父教我弹琵琶。

  “弹琶前先调好音,训练自己的听力”,“\是食指往下弹,/是拇指往上挑,弹南琶忌讳剪刀手,把握好撩拍。”一招一式,耳听心记。

  我练习得勤奋兼兴奋,仿佛在手里的不是一件乐器,而是一个可以交流的闺蜜。

  我小心翼翼地奏出每一个带着独特而又古老韵味的音符,嘴角微扬,一支支曲子终于从嘴边弦上流出。

  《梅花操》、《四时景》、《五湖游》、《八骏马》、《百鸟归巢》……是那样让我如痴如醉:“南奏梅花四时景,音传八骏五湖游,清吟四静百鸟归,高唱八展孔雀飞。” 师父很欣慰。

  他常常微微偏头,笑着对我说:“你弹得很好,弹得很好。”其实我弹得并不好,是他在鼓励我。

  从他的眉眼里猜测,他认可我传承和虔诚的味道。

【人生生活随笔】相关文章:

生活的随笔05-29

生活随笔范文05-26

暑假生活随笔05-14

军训生活随笔03-26

生活里的随笔05-06

暑假生活的随笔04-23

生活随笔作文【热门】04-22

温暖的生活随笔04-15

日常生活随笔04-07

【精】生活随笔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