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林清玄散文赏析5个

时间:2020-12-01 09:12:48 随笔 我要投稿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

  林清玄是一名优秀的散文家,他他的散文作品十分多。下面是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1】浴着光辉的母亲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

  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

  ——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

  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

  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入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

  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

  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

  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

  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

  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2】与父亲的夜谈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

  父亲对我谈

  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

  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

  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

  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

  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

  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3】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

  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

  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

  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

  财产哭泣,而是为兄弟的情义伤心。

  我安慰朋友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

  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

  ”朋友听了,欢喜地笑了。

  我说:“要是你的兄弟连惟一的妈妈也不留给你,你才是真的惨呢。

  ”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4】秋声一片

  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

  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

  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

  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的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到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来说,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恐怕也要笑吧。

  古人是怎么样知道秋天的呢?

  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声声慢,题名就是“秋声”:

  黄花深巷,

  红花低窗,

  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

  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

  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

  问谁摇玉佩,

  檐底铃声。

  彩角声随月堕,

  渐连营马动,

  四起茄声。

  闪烁邻灯,

  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

  碎哝哝多少蛋声。

  未了,

  把一半分与雁声。

  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真是令人感受到一个有节奏的秋天。

  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季节的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

  有人说我们季节感的迷失,是因为台湾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这一点我不同意;即使在最热的南部,用双手耕作的农人,永远对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有一种敏感,那种敏感就像能在看到花苞时预测到它开放的时机。

  在工业发展神速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有新的发现。

  我们的祖先只知道事物的实体、季节风云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后来的人逐渐能穿透事物的实体找那更精细的`物质,老一辈的人只知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分子,后来知道分子之下有原子,现在知道原子之内有核子,有中子,有粒子,将来可能在中子粒子之内又发现更细的组成。

  可叹的是,我们反而失去了事物可见的实体,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只见秋毫,不见舆薪”。

  到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

  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

  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未,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的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

  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

  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凤吹拂的快意了。

  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亲切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

  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

  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来烤着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

  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科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

  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清。

  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5】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学生写作文、日记、周记,一开始都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没射过箭,也没有见过织布的梭子。

  到四年级,我们的导师才严格规定:不论是作文、日记、周记都不准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要使用那些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

  一时之间,光阴和日月就变得很热闹了。

  例如光阴似鱼,日月如鸟。

  例如光阴似水,日月如云。

  例如光阴似风,日月如电。

  也有说光阴似蝴蝶,翩翩飞去;日月如蜜蜂,一次只留下一些甜蜜的回忆。

  从此,创造力大开。

  一直到四十岁以后,才知道光阴和日月都是快到无法形容和譬喻的。

  偶尔想起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童年岁月,自己也开心地笑了。

  光阴似箭,是火箭;日月如梭,是太空梭。

  光阴还是似箭,箭箭穿心。

  日月依然如梭,梭梭滴血。

  “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

  ”想起小学的一课课文,现在没有日历可撕了,心里才真的是着急。

【林清玄散文精选赏析5个】相关文章:

林清玄乡土散文特质02-06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03-15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5篇11-23

春节对联精选赏析10-15

张晓风散文精选春12-08

播音稿件散文抒情(精选28篇)12-06

朱自清散文02-03

孟子散文特色02-06

贺信的散文03-27

青春散文悼词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