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月的散文诗

时间:2020-12-06 19:25:12 随笔 我要投稿

关于月的散文诗

  云水往事不会留影,风花雪月自然有情。那些关于月的散文诗,一起欣赏吧。

关于月的散文诗

  关于月的散文诗【1】

  月到天心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

  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

  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

  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

  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

  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

  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

  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

  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

  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

  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

  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关于月的散文诗【2】

  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三)秋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缪氏子《赋新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江村即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 建《十五夜望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 刘方平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 (李商隐)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苏轼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关于月的散文诗【3】

  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

  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

  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

  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

  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

  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

【关于月的散文诗】相关文章:

致孩子的一封公开信散文诗03-26

关于11月红领巾的广播稿12-11

关于12月9日的手抄报02-10

关于月嫂个人简历01-14

关于爱国卫生月的简报(通用6篇)04-28

关于幼儿园小班老师月总结10-22

关于2017年安全生产月信息简报09-13

六月的随笔01-25

关于小区开展3月份消杀计划的通告12-06

物业公司的关于12月份内部质量审核的通知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