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刘墉散文刘墉美

时间:2020-12-08 19:09:41 随笔 我要投稿

刘墉散文精选刘墉美

  刘墉简介:刘墉,1949出生台北,号梦然,祖籍北京。下面一起来欣赏关于刘墉散文精选刘墉美吧!

刘墉散文精选刘墉美

  刘墉散文:

  ·点一盏心灯 ·剪烛西窗 ·扶树与扶人 ·富翁的大房檐 ·迟 ·造就与迷失 ·人就这么一辈子 ·满了吗 ·今是里有昨非 ·像今生一样美丽 ·只怪失手 ·长相思只为长相离 ·在那心颤的一瞬间 ·当你们不得不分的时候 ·不完美的完美 ·先奉献的爱 ·人生的棋局 ·龙游深水

  点一盏心灯

  小尼姑去见师父: 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 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

  点一盏灯,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数十年过去

  有一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 人走入其间,仿佛步人一片 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主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虽然如今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 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 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 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

  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将 不久人世。

  她圆寂了,据说就在死前终于通悟。

  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掸房里悟道,她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 的影子。

  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

  她点了一盏心灯!

  剪烛西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名作《夜雨寄北》的诗句。

  想那西窗下,荧荧一烛,诗人促膝夜谈,几番风雨成隔世,共话白头到眼前,看那烛光由短而长。

  由高而低、执剪修心,是何等的悠然?

  你点过蜡烛吗?看过那跳动的烛光和飞舞的烛花吗?感受过那蕴藉中所含蓄的幽幽之情吗?选蜡烛,实在有很大的学问,尤其是那 烛心 ,偏了的不能要,否则燃烧不会均匀;太粗的不可取,因那烛火虽强,却消逝得快,且少了情趣;太细的也不能用,因为一点微风,就会使它熄灭。

  至于点燃的时候,就更要讲究了:那烛台要正,免得炽泪自一边倾下;那烛心要直,免得一侧燃出个大缺口;那烛心要不长不短,短了烛火太弱,多了则要跳动生烟。

  懂得调整烛心的人,常能使蜡烛多燃许多时间,甚至在熔成一小摊的时候,只要烛心不偏,还能多耗些时。

  听了这许多话,下次对着荧荧一烛,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而且即或没有烛火在前,何尝不能在自己的心中点起一盏烛光呢?

  于是你的心,就是烛的心,要不粗不细,不偏不倚,且得常常修剪,剪得不长不短、恰恰托出一片蕴藉的光辉与温暖。

  扶树与扶人

  某人做生意失败了,但是他仍然极力维持原有的排场,唯恐别人看出他的失意。

  宴会 时,他租用私家车去接宾客, 并请表妹扮作女佣,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严厉的眼光制止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抢菜。

  虽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 砰然打开柜中最后一瓶XO。

  但是当那些心里有数的客人酒足饭饱,告辞离去时,每一个人都热烈地致谢,并露出同情的眼光 ,却没有一个主动提出帮助。

  某人彻底失望了,他百思不解,一个人行街头,突然看见许多工人在扶正那披台风吹倒的行道树,工人总是先把树的 枝叶锯去,使得重量减轻,再将树推正。

  某人顿然领悟了,他放弃旧有的排场和死要面子的毛病,重新自小本生意做起,井以低姿态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友, 而每个人知道他的小生意时,都尽量给予方便,购买他的东西,并推介给其它的公司。

  没有几年,他又在商场上站立了起来 ,而他始终记得锯树工人的 一句话: 倒了的树,如果想维持原有的枝叶,怎么可能扶得动?

  富翁的大房檐

  从前有位善心的富翁,盖了一栋大房子,他特别要求营造的师傅,把那四周的房檐,建得加倍的长,使贫苦无家的人 ,能在下面暂时躲避风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许多穷人聚集檐下,他们甚至摆摊子做起买卖,并生火煮饭,嘈杂的人声与油烟,使富翁不堪其扰。

  不悦的家人,也常与在檐下的人争吵。

  冬天,有个老人在檐下冻死了,大家交口骂富翁不仁。

  夏天,一场飓风,别人的房子都没事,富翁的房子因为屋檐特长,居然被掀了顶。

  村人们都说这是恶有恶报。

  重修屋顶时,富翁要求只建小小的房檐,因为他明白:施人余荫总让受施者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结果由自卑成了敌对。

  富翁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并盖了一间小房子,所能荫庇的范围远比以前的房槽小,但是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屋子。

  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都在其中获得暂时的庇护,并在临走时, 问这栋小房是哪位善人捐建的。

  没有几年,富翁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即使在他死后,人们还继续受他的恩泽而纪念他。

  迟

  迟 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 迟到 的迟是晚; 迟缓 的迟是慢; 迟钝 的迟是

  拙; 迟疑 的迟是犹豫: 迟明 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 姗姗其来迟 ;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 无体之礼,威仪迟迟 ;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 春日迟迟 ;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 今生已迟 。

  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 晚 。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 迟 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 迟了一步 、 起步太

  迟 ,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

  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

  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

  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

  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造就与迷失

  醉心戏剧的某人,不顾亲朋的反对,毅然选择一处并不热闹的地区,兴建了一所超水准 的剧场。

  奇迹出现了,剧场开幕之后,附近的餐馆一家接一家地开设,百货商店和咖啡厅也纷纷跟进,没有几年,那个地区竟 然发展得非常繁荣,剧场的卖座更是鼎盛。

  看看我们的邻居,一小块地,盖栋楼就能租那么多钱,而你用这么大的地,却只有一点剧场的收入,岂不是大吃亏 了吗? 某人的妻子对丈夫抱怨: 我们何不将剧场改建为商业大厦,分租出去,单单租金就比剧场的收入多几倍!

  某人想想确实如此,就草草结束剧场,贷得巨款,改建商业大楼,怎料楼还没有竣工, 邻近的餐饮百货店纷纷迁走 ,房价下跌,往日的繁华又不见了。

  更可怕的是,当他与邻居相遇时,人们不但不像以前对他热情奉承,反而露出敌视的眼 光。

  某人终于想通了,是他的剧场为附近带来繁荣,也是繁荣改变他的价值观,更由于他的 改变,又使当地失去了繁华 。

  人们常因建设自己而造就别人,又因别人的造就而改变自己,在这改变中。

  某些人迷失 了,不但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 那些曾被他造就的人

  人就这么一辈子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

  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

  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

  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

  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

  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 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什么是足了呢? 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

  徒弟照做了。

  满了吗? 问。

  满了!

  师傅抓来一把砂,掺人碗里,没有溢。

  满了吗? 师傅又问。

  满了!

  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掺人碗里,还没有溢。

  满了吗? 师傅再问。

  满了!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

  今是里有昨非

  徒弟去见师父:

  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十年,我全错了,可以再也不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嗯!师父说,好极了!明天到山下的花店,买一把晚香玉来,要直直地去,不必绕路。

  但不绕路就得经过风化区呢!徒弟急着说。

  你去买花就是了!师父挥挥手。

  花买回来了,一入晚,馨香就四面泛滥,整个屋子都芬芳了。

  是照我嘱咐,去那家花店买的吗?师父问。

  是!

  经过了风化区吗?

  经过了,过了两次。

  你不是去买花吗?怎么到了风化区呢?师父眼里闪出寒光。

  但是不经过那个风化区,就买不到花。

  徒弟急忙解释。

  过那种脏地方,花还能香吗?

  香!香!您没闻到吗?比刚买的时候还香呢!

  这就是了!你不经过以前那段日子,哪里能有今天。

  甚至可以说,你没有迷失的痛苦,哪能有寻得的欢喜?过去的虽然过去了,但永远有那段过去,你不能不承认它的存在。

  只是而令你虽然出于污泥,却能成一朵莲花罢了。

  师父露出慈颜,觉今是而昨非,虽然是悟却不是大悟。

  大悟就无所谓昨非了,'今是'里有'昨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