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挂在记忆枝叶上的灯盏

时间:2022-10-01 01:28:36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挂在记忆枝叶上的灯盏

  泪珠滑过她的笑靥,滑过美好的童年。挂在记忆枝叶上的灯盏。

  挂在记忆枝叶上的灯盏【1】

  露珠爬上叶尖,点亮草木世界的灯。

  这灯是水做的,没有烟气,不散热,但散着纯洁和梦。

  另一盏灯爬上叶尖,散着绿光,点亮露珠,点亮童话,有草木气息。

  一盏、两盏……有时挂满草丛,有时挂满林间,有时挂满路边,有时挂满溪畔,给底层的生命以光亮,平静而清澈,充满人间悲悯。

  这灯盏跟露珠一样,没有烟气,不散热,不含施舍的意思。

  我曾近距离接触这灯盏,它像歇在叶尖上一样歇在我的手心上,忽闪着玉绿的光。

  这便是光世界的小精灵了。

  那一瞬,我居然看见自己心灵也是亮的。

  那一瞬,我以为世界有这一盏灯就够了。

  灵魂的世界并不需要光明,但这光明的存在证明了这世界的洁净和可持续性。

  但不可持续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比如这灯盏现在已从我眼前消失了。

  据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枝叶上还挂着这灯盏。

  哦,萤火虫,这光世界的小精灵,歇在时间的那头,歇在远方的那头。

  如果有露珠缀在花前月下,人间的意境就升华了。

  就在这些美好的升华中,有关情感、无关风月的露珠特别明亮。

  小的时候,父母在地里干活,很晚才回家。

  遇到雨后露重的时候,父亲的眉尖、母亲的刘海上总是挂着露珠。

  那时我觉得好玩,拍手乐开了,父母只是相视淡淡一笑。

  现在想起,我心里总是酸涩得紧。

  有一年小学期末统考,天下雪,我们的谢老师走了十多里山路从镇上领回试卷。

  他怕耽误时间,顾不得抖落满头的雪就开始分发试卷。

  教室里温度高,雪很快化成水,缀在他的发尖。

  有一滴雪水正好落在我的试卷上,浸透纸背,也浸透了我往后的人生岁月。

  记忆中谢老师那一头雪从未化尽过。

  少不更事的我,常常惹小妹着急哭泣,看见泪珠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便不落忍,就想着法子让她破涕为笑。

  这几颗露珠,是一直点亮在我记忆深处的灯盏。

  老屋后面那片竹【2】

  我爱竹,尤爱老屋后面那片竹。

  春天里,万物勃发,花儿草儿无不浅薄地铺开快乐的网。

  竹却不愿炫春,犀牛的角似的萌芽从草丛中迟迟地露出来,尖尖的笋蕤细得始不如草。

  突然一个早晨,它破土而出,一节一节地蝉脱外壳,几日便抽起老高。

  脱了笋衣的竹,翠得透明泛光,嫩得如水如苔。

  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堪比天籁。

  夏夜,打着手电到竹林里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

  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

  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知道竹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有着如此高尚的地位。

  于是跑回来审视了一番我那绿竹掩映下的老屋,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的“雅居”了。

  秋天,竹林中落英缤纷。

  厚厚的竹叶,似一层色彩明丽的地毯,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迎合着你温柔的心跳。

  秋阳如画,涂满了落寞的天际,亦为竹林染上层层秋色,琉璃若诗。

  竹叶片片,柔柔地下坠,干净利落。

  不时,你会看到有鸡群在竹林埋头觅食,小狗小猫蜷缩在竹林中打着盹,即使有人前来,它们亦不惊不扰,依然顾我。

  偶尔,几声鸡鸣犬吠,便让这竹林涌起生动的波澜。

  冬天是雪的世界。

  我最喜欢的还是残雪挂枝头,那种美有一种凛冽的寒意,澡雪涤洗,人的心灵就不得不纯净下来。

  人,便少了俗气,多了雅气;便减一分小人心,增一分君子怀。

  犹记得那艰苦岁月,竹子便成了我们家度过难关的救命稻草。

  春天,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大地,竹笋吮吸着大地丰腴的乳汁,争先恐后破土而出、突兀嶙峋地遍布整个竹林,有的像顽皮的孩子探头探脑!有的像放牛娃的眼睛黝黑得灵灵发光!这时,父亲就拿着锄头开始巡视竹林,看哪些竹笋歪头歪脑,过于稠密的,父亲就用锄头把它挖起,拿到离我家三公里的集镇上卖了,换些生活日用品。

  那些长得粗壮一点的竹子,父亲就把他们伐倒,小的枝条做成扫帚,大的竹子,经过父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编成各种各样篾制的生活用品。

  那些竹制品卖出去,便能换取我们一家置办新衣和过年的所有开支了。

  为了这片竹林更好地繁衍,父亲还经常去竹林里清理一些杂草!尽管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他们有这片竹林为伴,父母过得充实而满足!

  最喜欢在竹林里听雨。

  故乡的竹雨细细的,柔柔的,雨丝均匀地洒在碧绿的竹叶上,密集晶莹的雨珠折射出珍珠般的光芒,一颗一颗坠落,渐渐地由一点一滴连成。

  僻静的晚上,不论有月无月,竹都给人温存的安抚。

  无月时,竹为一团朦胧,你可以不管墙根蝈蝈咕银咕银的低鸣,任平静充盈你空旷的胸怀。

  有月时,月给竹撒一层银灰,竹给大地投下斑驳的黝黑;黝黑的影子随风荡漾,恰如光跳动的音符。

  这时,一个人,坐于庭院之中,先是静静地听月,然后静静地听竹,最后便可以听到自己的心声了。

  晚秋【3】

  晚秋的清晨,桌上的云竹、凤尾竹、杜鹃花生机盎然地呼吸着。

  泡一杯红茶,暖意通贯全身,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此时此刻,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一样,散发着浓郁的文艺气息。

  如果给春天以葱绿,夏天以浅蓝,冬天以纯白,属于秋天的颜色就是各种层次的驼色和墨绿色。

  整个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抒情的历史。

  家国仇恨大情大我,统统用抒情润泽后浸入书眉,这是外国人比不了的。

  古人善悲秋,为后人留下诸多名篇,赋予了秋天无尽的诗意。

  他们深谙这个季节的血质,秋天关乎生命的终极意义,天问的哲思。

  唯有秋天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用定力对人生的长度、宽度、浓度进行淡化、延展、纵深。

  只有在这个季节,可以对自己做一次刻骨铭心的测算。

  秋天是静谧的,平和的,透着淡淡的忧伤与悲凉,再往前走,便是忠烈而萧索的冬。

  人到中年,心似深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叫我们叔叔阿姨的多了,可以叫弟弟妹妹的少了,偶尔遇到几个阿哥阿姐,他们鼻翼两侧的法令纹、黯淡无光的额头、微微变形的身材、不再清脆的嗓音,无一不让我们清晰地辨识着再过几年的自己。

  不再想去KTV一类的场合,拿着麦克风唱年代痕迹明显的歌实在有点尴尬。

  年轻时看偶像剧总是进入角色浮想联翩,现在无论怎么看,角色和演员都隔着两层皮,观剧无非是打发时间。

  再成熟的年轻人都透着幼稚,和他们在一起时,一面暗暗羡慕他们的年龄,一面自我安慰他们也会老。

  无论怎样保养,眼睛里的沉淀骗不了人。

  拼搏精神逐渐消退。

  开始怀旧,关注养生与死亡。

  上老下小,左右牵绊,时常被一种身心俱疲、死去活来的感觉所淹没。

  在走过青葱岁月,经历了姹紫嫣红的灿烂,在彳亍于心的荒漠,领略过山长水阔的沧桑后,这个年龄回馈我们的,是深夜里舔舐伤口的沉潜,对经历的各种人事的反思。

  我们开始有意无意地删繁就简,剔除记忆和现实中的杂草,不断清理朋友圈,推掉可有可无的应酬,让生活简单明了。

  好比写一篇文章,书写中如何详略得当,先要拟个提纲。

  面对诱惑,淡淡地挣扎一下,立马就能辨出利弊真伪。

  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答案了然于胸,再也不需要纠结、反悔。

  我们曾经那么渴望长大,为了给人留下成熟的印象,各种矫情,假老练,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当记忆终于有了重量,生命有了底色,蜕变成有故事的人后,回望几十年风雨兼程,才明白这个结果是用青春赌来的,代价,竟是如此昂贵。

  秋天,贴地更近了。

  烈日滚烫而饱满,卯足了精气神照耀着大地,绿色一片一片被吞噬,淡淡的风夹带着几片枯叶,随风飞舞。

  空气洁净,干燥。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所有的秋天都是相似的。

  不同的是人的心境,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大家已经习惯了被异化,绝少有人愿意停下来,伏下身子听一听秋虫的呢哝,大自然的声音。

  喜欢中年,也喜欢晚秋的爸隆H绻?松?俏难В?童年是歌谣,少年是诗歌,青年是散文,中年便是中篇,不长不短,有故事,有情节,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

  如果人生是一场叙事,那童年是引子,少年是开篇,青年是中段,中年便是转承,启上承下,用悬念预告结果。

  如果人生是驻足的风景,那童年是一片云,少年是青草地,青年是湖光潋滟,中年便是宛转山河。

  独立寒秋,品味中年。

  在如此文艺的季节里梳理心情,悲欣交集。

  最有价值的人生,莫过于驻扎在不显眼的角落,重塑自己的灵魂。

  最幸福的人生,莫过于知己一二,心意契合。

  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与家人一起康健安住,无憾于心。

  如果还能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过别处的生活,那人生的含金量是万足。

  其余皆浮云。

  最好的时光,是当下。

【挂在记忆枝叶上的灯盏】相关文章:

挂在树枝上的亲情作文800字10-07

灯盏糕作文05-05

黑板上的记忆02-17

亲情是心灵的灯盏作文11-22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02-16

相片上的记忆作文10-05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03-05

理解的基础上记忆10-26

初时灯盏愿平安感恩作文01-18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1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