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梦里依稀念故乡

时间:2022-10-01 01:07:27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梦里依稀念故乡

  是花、是雾、非花、非雾,花雾是伊人,伊人是花雾。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梦里依稀念故乡

  梦里依稀念故乡【1】

  转瞬间,我看见了我久违的一切再熟悉不过的景象,有皑皑的白雪覆盖在远处的山头,山中间的部分还能清楚的望见一丝的绿意,因为那是四季常绿的松柏,头上是暖暖的太阳,照在人们瑟瑟发抖的身躯上,

  时不时的就会与一股金黄色擦肩而过,天气虽然有些冷,但是人们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依然不紧不慢的走在明亮干净的马路两旁,中间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如此热闹繁华的景象,就是我的家乡了——它却在几千里之外的北国……

  当我正在享受这一切美好事物时,突然被手机闹铃声惊醒,哦!原来是个梦,看了看时间已是清晨了,从我的窗户的缝隙中间有一股暖暖的阳光照射进来,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揉了揉睡得惺忪的眼睛,很不情愿的离开

  了我那温柔和暖暖的被窝,因为今天还有许多其他的事要去做。

  可是脑海里却依旧回忆我刚刚的梦,难道是我想家了?于是就不知不觉的勾起了我的思念之情。

  想想此时,自己已经离开家乡在外漂泊了4年之久了,早已不能想象现在的家乡是什么样子了,有的只是在电话里听妈妈说,今天马路旁的杨柳已经发出嫩绿的新芽;今天公园的里的牡丹、芍药也要吐露芬芳了;今天树上的叶子变黄了、

  地上落了一大片;今天家里那边下雪了、马路上结了厚厚冰,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潇洒的走着……

  想到这里眼睛里突然浸满了泪水,望着窗外的柔和的阳光和远处的一抹蓝天,想想家里那边的太阳也应该照射的正暖吧;天应该是更蓝吧?但是气温要比这里低好多,因为那里可是北国的冬天。

  已经好久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不知道有没有下雪?也不知道……

  也许因为是女孩的原因,从小起我就不喜欢冷冷的冬天,跟不喜欢穿厚厚的棉衣,窗外的颜色望上去是那么是单调、干枯无力,但是我又很喜欢家乡冬天那皑皑的白雪,因为它是那么的纯洁无暇、神圣无比,然而当我有机会选择我的生活的时候,

  我却毅然的选择了远离了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家乡,来到这个靠近秦岭靠近南方的城市(西安),终于享受到冬天不用穿棉衣就可以快乐安逸的度过,并且在冬季还能看见绿绿的小草和苍翠的树木,

  然而事情却不都可能尽如人意,在这里苦苦的挣扎了四年之久,却越来越感觉到我并属于这里,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住着自己不喜欢的房子,交着自己不喜欢的朋友,吃着自己讨厌的饭菜,等等。

  总之在外漂泊的越久就越加的思念家乡,这也许就是人们都喜欢落叶归根的原因吧!

  而我现在还年轻,有些残酷的现实让我不得不忍痛割爱,暂时放下思念家乡的思绪,忍着心口的剧烈疼痛,继续过我的漂泊流浪的生活。

  一切就这样的继续着,时间也还在不停的向前奔跑着,生活也在匆匆的奔跑,我依旧做梦,梦里依稀念故乡。

  就这样一直下去……

  梦里依稀故乡来【2】

  宝敦在世,有两样儿比宋公家骧风光。

  一则,区文联主席凸凹三年前为他撰写了《京郊文学报春鸟》专题文章,名家手笔,劳北京日报登了整版。

  另则,房山区文联旗下的燕都杂志在2015年第4期“区县名家巡礼”一栏,隆重推介宝敦,大幅照片、精当介绍,并登载他代表作,重刊刘绍棠昔日宝墨对其褒奖。

  对于一生迷恋写作的人,这礼遇比什么都重。

  ——最可慰藉的,是宝敦自己看到了,他恬而归道山,心怀不空!

  未曾让宝敦见识的大美文字,乃友人、本土文史专家杨亦武撰写的《苏公墓碑记》。

  其文光昌流利,古味盎然,致使恭诵者产生此持笔人“今人耶?古人耶?”的猜想。

  跣足鼓盆而歌,传统风流钟爱这一气场。

  哀荣活人见,情分地土连……

  算起,与老苏相识差不多40年了。

  他“出道”早,我尊“老兄”,他回敬“老弟”。

  我早年在文化馆期间,发现创作组资料柜存一部长篇小说手稿,以岗上村老劳模吴春山为原型,由他和赵日升、马连山、曹岫森四人共同创作。

  记得书名有“山荆花”仨字。

  他那时身份还是农民,奉召参加了“三结合”。

  书没出版,但与文艺分子摸爬滚打经年,练习了手艺,这也是他以后大显身手,在全市郊区首先推出长篇小说《柳溪轶事》的“密钥”。

  再以后,他文章没少写,仕途也越走越顺。

  当了“官儿”的宝敦,没有“穿新鞋、高抬脚”的架式,哪时见哪时随和。

  体会他为官一生,总显着“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真正用心还是文学。

  浮现我脑海里的,尽是他如孩童一般喜眉笑眼探讨文学的情景。

  鉴于他向往文学的努力,上世纪90年代之初,我以一名北京作协老会员资格,介绍他加入了北京作协。

  “庾信文章老更成”。

  到了晚年,他的作品越来越好。

  生活根底扎实,生活气息充足,穿插着机心灵巧,是其显著特征。

  并讲究了炼词炼句。

  燕都刊载,原发表于北京文学1993年第9期的代表作《野蜂蜜》,最见这一特点。

  《野蜂蜜》生活味儿浓得化不开了。

  我仅举开头的一段,让大家看看老苏的功力。

  开头写:“这儿是阳坡脸儿,对面是阴坡沟。

  阳坡脸儿上一块平面稍倾光滑洁净的大青石上,孤零零摆着四群加继箱的蜜蜂巢箱,小楼房似地点缀在山野之中。

  巢箱一侧是茅屋,两小间,是山里人用从山上割下的黄米草盖的顶。

  盘旋着茅屋的是倭瓜秧,小磨盘似碧绿大叶子,喇叭口儿似橙黄倭瓜花,长虫头似的尖尖须须在慢悠悠向前爬。

  基部坐住的坠根瓜,圆咕噜噜明摆着,一个一个黄了皮儿。”

  诸君你看呀,这里边有多少环境知识、生态知识、养蜂知识!有层次,有比喻,有动感,有色彩,尤其“加继箱”“坠根瓜”二词,不懂养蜂业和农业根本道不出来。

  这是真功实能啊!现今哪些作者还青睐、掌握农田知识,值得我们思忖。

  现在的文章写法让人憋气!本无生活体验,便胡扯八卦,写不出人们喜爱的生活本质,就写阿猫阿狗穿越和臊裤裆充数。

  当今的编辑大人也离谱,你真心写生活,写得朴实、不油腔滑调,他说你写的老实、手法过时。

  就如同当今世人把老实、诚恳的人品看成“傻”一样。

  嘬牛奶、吃肯德基长大的自是与吃棒糁粥的一辈味觉不同。

  非逼得人不说人话了,这才算好吗?世风日下,于文学亦可见一斑。

  幸有黄永玉与咱们保持一致:“艺术上没有新旧,只有好坏。”这话给咱们提气!再过十年、二十年,你看那新潮分子还会剩下几人?老实人不吃亏,时间是最好的验证。

  “花香蜂采蜜,辛苦为谁忙?”写作者答:为苍生。

  赵树理为苍生,孙犁为苍生,刘绍棠为苍生,浩然为苍生……临老苏,为的也是苍生!

  看君已是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走出了大山几十年的老苏,赤子之心不改,以大篇小篇文章描写生他养他的土地,告慰父老乡亲。

  他写昔日拒马河有情,写今朝农村变迁的美好生活有情,他的深挚情感渗透进了300万字的作品中!

  尤其难得,作为一名作家的老苏,他不满足于格物致知,眼光宏大,具有文化自觉意识。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做了许多文化启蒙工作。

  云居寺的《宝藏》杂志,由他开创;周口店猿人馆的《北京人》杂志,由他开创;他还承接了房山游子联谊会书刊的编辑事务。

  为多名退职的领导干部编写“自传”。

  多年噙智研心,耗去了大量精力。

  老苏的可爱,不惟性情温和,不惟痴迷文学,还有交友信,他不是“口惠而实不至”那类人。

  他表里如一。

  凭我对他的了解,他虽然性情和善,却并非“和事佬”,在文艺观上,在对受屈辱的同志上,他“较理儿”,主持正义,他可不是无原则的人啊!

  老友相交一场,本该说些“高大上”的话,可我不会。

  想老苏,我若说那类型的话,他泉下也未必爱听。

  因为同有受苦经历,同是从白薯锅里爬出的人,又同爱着家乡山荆花,所以“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的我,有理由说他“山荆花情,山荆花命”。

  山荆作为原生态物种,有了天,有了地,就有了它。

  虽然在秀木面前显得卑微,但它不看人眼色,活得带劲,多么贫瘠的地儿,都能够生存。

  荆花蜜更是好东西,汪曾祺说:所有蜜品中,数荆花蜜营养最棒!这些,都是我看人看事的佐证。

  另外,赵树理夫子自道的一句话:“我是农民中的圣人,知识分子中的傻瓜”,我冒领了,于苏君受用,于我也受用。

  梦里依稀【3】

  一寸时光,三寸天堂。

  明月星稀回首,独窗倚空锁照。

  千百度,灯光阑珊处回眸。

  云霞处,万丈红光挥洒。

  红尘中,沉浮爱恨情痴。

  深海边,轻雾弥漫空际。

  山林间,归心游子企盼。

  春风化雨葬红花,醉倒温柔乡。

  葵花明艳色夺目,暖意有情人。

  黄山金黄枫叶起,缠绵到天涯。

  白雪飘飘深山处,绿柳变银枝。

  百花丛中一点红,万里飘香燕归来。

  远处钟声回荡,佛光照映红尘。

  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历经山水,跋涉云海,看尽风景美如画,心中如诗如画,不是画中人,怎知画中意?

  梦中人,梦相依。

  归来相思,归来相念,归来相偎依。

  情切切,情深深,情中深爱意。

  你吹萧,我奏琴,琴瑟和鸣,奏尽春风意。

  若得忠心意,白首不相离。

  相识,相知,相恋,相许,红尘中你是一朵花,我是一只蝶。

  花为蝶痴,蝶为花醉,谁为谁心醉!山盟海誓,磐石无转移,蒲草韧如丝。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一生一世,一草一木,一颦一笑,怎一个情字了得?

  年年岁岁花相似,到时却光景不再。

  我心依旧,浓似酒,烈似骄阳,一只笔,一张纸,寄去我的思念。

  沧海桑田,时光荏在,不知你心是否依然记挂我!誓言凿凿,背弃必遭天谴。

  当初你浓我浓,心有灵犀一点通,好似宝玉两小无猜,你作诗来我作画。

  一壶洒,道别离,君珍重,只为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等待功成名就时,已是秋叶片片落。

  寄去千张万张信,等来只是一纸回绝。

  心已醉,泪已干。

  寡情薄幸,心中已是千刀万刀痕。

  红尘如梦,岁月如烟。

  你是一阵风,把我的好梦吹散,把我心中灿烂的烟火吹熄。

  声声怨,声声叹,回首旧梦唏嘘。

  千百度,蓦然回首,你却不在灯火阑珊处。

  雁过无痕,水过无声,你却是我画中重重的一笔。

  画中山,诗中水,花落无声鸟哀鸣。

  可否,可否,若还有一寸光阴,你还是我的三寸天堂?梦里依稀回荡着你的身影,如痴,如真,如幻……

【梦里依稀念故乡】相关文章:

《念故乡》教案10-09

梦里西湖故乡依旧随笔10-05

故乡,今生最深的念随笔散文10-07

念故乡教学教案设计10-08

风景依稀似旧年作文10-08

念故乡音乐教案一等奖03-03

梦里花落作文05-06

梦里,追寻作文05-13

花落梦里作文04-02

梦里的“蛋”作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