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大米从哪里来散文随笔

时间:2022-10-07 01:52:11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米从哪里来散文随笔

  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三岁的孩子去买大米。回家后,母亲想对孩子普及一下大米的知识,便问孩子大米是从哪里来的,意思是结树上的还是长地里的。可孩子的回答是:妈妈,你这么快就忘了,大米不是我们刚刚从超市买回来的吗?

大米从哪里来散文随笔

  这是笑话,也是现实,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很多事情,在大人眼里觉得挺可笑,在孩子眼里却很正常。所以作为大人需要经常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不仅是身体,还有心里。或许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我从小生活在乡村,经常和泥巴打交道,应该是说对大米的来历还是清楚的。虽然后来一直在学校读书,但因为小学和中学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农家子弟,所以每到插秧、收割的季节,学校都要放一个星期的“农忙假”,让大家回去帮忙,能帮多少是多少。可见在当时的乡村,相对读书来说,劳动更加重要一些。

  可能是那时候的生态好,下田插秧的时候,总有蚂蝗爬上小腿来吸血。吗蝗两头有吸盘,像个订书针,一旦订上,就会越来越大,不吃饱喝足绝不主动撤退。由于满脚是泥巴,所以有时候要等上岸了才会发现脚上的蚂蝗。母亲告诉我,对付蚂蝗要用火烧,不可碎尸,否则就会碎成几段变成几条,越来越多。

  最有意思的还是秋收季节,收割稻谷之余,我总喜欢找一块湿地翻泥鳅。那时候的泥鳅很多,随随便便就可以弄一餐菜。家乡有一句俗话,泥鳅打个屁辣椒好吃的,意思是泥鳅炒辣椒,味道非常好。要是泥鳅捉得多,一餐吃不完,母亲就会把它过水晒干,留着以后慢慢享用。

  在外读了几年中学,我的个子也上来了。每到放假回家,母亲都要安排我挑一担稻谷去碾米。碾米厂依靠水力,建在河边,离家约有两里路。我可以一口气将一百多斤的稻谷挑去,中间不要歇息。看着稻谷通过一台机器后变成了大米和谷糠,然后想象着大米变成香喷喷的米饭,谷糠用来喂猪,猪长大可以吃肉……我感觉自己读懂了劳动的意义。

  我大学毕业在城里参加工作后就很少回乡村老家了。就算偶然回去,也不用再参加什么劳动。尽管有时候我想挑战一下,也是物是人非力不从心,再也无法像当初一样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健步如飞了。不仅如此,小时候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山山水水,也因为久违的缘故,变得像旅游景点一样可亲可爱起来。

  据了解,现在的粮食生产比过去简单多了,不论是插秧还是收割,基本上是机械化。碾米也不用外出了,家家户户都购置了小型碾米机,需要碾米的时候,只要把电闸一合,白花花的大米就流出来了。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农药化肥的不断使用,在蚂蝗被杀灭的同时,泥鳅也消失殆尽,想再找回当初辣椒炒泥鳅的美味,几乎不可能了。

  很久前看过一部电影,黑白的,记不得名字了。里面有一个情景说的是一个乡村青年外出求学有成,从城里带女友回家,经过圩镇时,看见有人在出售稻谷,便说,这不是做面包的小麦吗?关于这种颇具讽刺意味的细节设计,我当时也只是觉得好笑。可现在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笑,因为在当时,我也并不知道小麦的事。

  其实我的妻子也是城里人,吃商品粮长大。记得当初带她回乡村老家的时候,虽然没有闹笑话,但看得出她对乡村的一些生活还是不太习惯。而在城里出生长大的孩子,虽不敢说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也确实没有见识真正的乡村,更别说参与实际意义上的劳动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看着“米老鼠”“吉瑞鼠”等卡通长大,别看他们好像什么都懂,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在他们眼里,老鼠是人类的朋友,大米可以和老鼠共享。

  大米从哪里来的问题,说到底也是食物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我们普遍关注往哪里去的同时,适当地关注从哪里来,其实也很有必要。因为未来充满变数,过去无法改变,而关于未来的很多答案,或许就在过去里。

【大米从哪里来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大米的功效与作用08-12

大米的合同03-05

如何选购优质大米10-26

大米的营养价值10-26

黑大米的功效与作用11-08

经典散文随笔10-26

大米采购合同02-25

大米销售合同05-25

销售大米宣传标语02-06

大米合作合同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