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佛佑佛山随笔散文

时间:2022-10-07 03:06:34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佛佑佛山随笔散文

  去了一趟佛山,短短三四天时间,要办的事情办得好坏不说,反正心里能拿得起,放得下,没有刻意的惦记。倒是“佛山”这两个字闹得我寝食不安,一直思索着佛山与佛的关系,偌大一块珠江三角洲腹地怎么就与佛、与山结了善缘呢?

佛佑佛山随笔散文

  朋友听我问起关于佛山的渊源,便带我们去了一趟祖庙。

  祖庙既是佛山的博物馆,也是大众性的城内公园,更是佛山人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

  祖庙集中展示了佛山陶瓷业的发展历程,从屋脊制陶的颜色、款式逐次演变到琉璃、精瓷、艺术瓷等,展现了佛山陶瓷业迅猛的发展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祖庙中轴线显要位置展现的考古发掘实物,更是揭示了从一个小山包的塔坡村演变成佛山市的历史渊源。

  佛山古称季华乡。大约在公元398年的时候,一位剡宾国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建了一座佛寺,传了一段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除了盛产陶土,仍然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山岗。

  相传,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时的某一天,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并有舍利子出土。

  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时便有外国高僧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

  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借佛山这个吉祥的地名,佛山从季华乡改为佛山镇,后来演变成县,再演变成县级市、地级市,现在辖五个城区,人口800多万,经济总量达到8000多亿,走到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市的 前列,成为广东经济发达地市的新引擎。

  特别是陶瓷业,从塔坡土岗上的陶土开采起步,从粗陶、民用陶器开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成如今全国重要的陶瓷基地, 目前,全国有陶瓷生产线4000多条,其中有1000多条是佛山企业或佛山在外延伸的加工点,全国陶瓷知名品牌有80%属于佛山,由于距香港、澳门才一二百公里,所以佛山还是中国陶瓷进军海外市场的前哨和堡垒,是陶瓷产业换代创新的大本营。

  经过几百年的产业辉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红利、技术红利和产业红利的集中释放,塔坡岗及周边的陶土资源已基本枯竭,昔日的塔坡乱石岗已变成城市核心地带的塔坡街道,高楼耸立,绿叶成荫,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一派大都市繁荣景象。

  隐藏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的隐患,就是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城市的发展,推高了产业的成本,产业的突围,就是要冲出去,向中西部辐射,向销售市场靠拢,向中西部发展。

  未来的佛山必将是陶瓷企业总部经济的集聚地,是陶瓷技术创新的研发地,是引领陶瓷业发展的旗舰。

  我们山西正在中西部的结合部,我们垣曲更是地处晋陕豫交界的黄河金三角腹地,可立足山西,直通中原,贯通汉中,何况我们还有广袤的陶土资源,廉价的煤炭,充裕的电量等最佳的生产要素。

  我们还有一颗菩萨般的心,我佛慈悲,世界大同。

  一人一佛心,一佛众人心。

  心系佛山,再借吉言。

  我们这里会变成新的佛山、佛地、佛都。

  因为,心里有佛。

  所以,我们垣曲也会图腾。

【佛佑佛山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化佛山品茶随笔散文10-11

我是佛前一瓣桃花散文随笔10-07

佛墙画随笔10-07

佑佑走了写动物的作文10-11

莲座上的佛的美文随笔10-11

散文精选经典散文随笔10-26

散文的随笔11-08

随笔经典散文10-09

等的随笔散文10-10

秋韵散文随笔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