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用心过年杂文随笔

时间:2020-10-29 16:17:19 随笔 我要投稿

用心过年杂文随笔

  用你的“心”去过年,年会过得更有味道。

用心过年杂文随笔

  一、小年的清静

  今年过小年真好!两天的时间里,没有再听到鞭炮声,耳根清净,空气清新,感觉真好!

  祭灶,又被称之为“小年”。民间有“官祭三民祭四”的说法,按照各自的传统,有些家庭选择的是腊月二十三,有些家庭则选择腊月二十四。

  过小年最常见的形式是打扫房舍和庭院,晚上吃一顿汤圆或饺子,吃饭前一定要放一挂鞭炮。随着时光之水的涤荡,到今天,过小年的形式就剩下放鞭炮了——房舍庭院不再需要打扫,汤圆或饺子也没有人稀罕了。为什么要放鞭炮?放鞭炮干什么?谁也不去深究,反正人家放我就跟着放。祭灶放鞭炮是为了祭灶神,没有几个人知道,知道的也不相信有“灶神”在,但是就是要放鞭炮。这就是陋习!——做一件事情毫无目的,毫无意义,毫无理性,唯一的理由支撑就是“上辈传下来”。上辈传下来的就一定对吗?

  陋习如果没有副作用,继续传下去也无大碍。问题是放鞭炮的副作用太大了,声音污染,空气污染,这是尽人皆知的,更不用说常常炸伤人了。

  有如此大副作用的陋习就要改。北京率先下达了“禁放令”,一开始的几年里,羞羞答答的——规定哪些区域可以放,哪些区域不可以放。“禁放”就是“一律禁止”,哪还能留下那么多的“空子”让人钻?这让执法者如何执法?这又如何禁得住?效果自然不会太好。“制度的笼子要扎紧”,道理就在这里。

  后来二三线城市也都跟着效仿,效果自然也不好,原因都在“禁”而不“严”上。

  我所居住的城市属于四线城市,几年前政府就颁布了“禁放令”。最早禁放的是老城区、核心区,后来延展到全市区。其实每年的“禁放令”都是“说了等于白说”,老百姓该怎么放还是怎么放,没人理会“禁放令”。第二天清晨,环卫工人的大卡车,照样一卡车一卡车地往外运鞭炮垃圾,直到去年仍然如此。

  今年为什么变了样了呢?国家把“空气污染”纳入了对官员考察政绩的项目指标,不达标者一律不得提升或调动,把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与官员最切身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你不让老百姓好过,我就让你不好过。于是,官员重视了,官员一重视,鞭炮声就被禁住了。

  看来,这世间没有什么难做的'事,只要你想做就能做成。过去,有人提出“禁放令不禁”的问题,官员一律以“风俗难改,法不责众”答之,现在看,这完全是一种搪塞,实质就是“不作为”,真正去做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常言讲“积重难返”,“难返”不是“无返”,只要不怕“难”,就可以“返”。“八项规定”一开始执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吃喝”是中国多少年来的旧风俗,想改掉,恐怕难?现在怎么样?用公款吃喝的风气不是基本上给禁住了吗?

  反对“禁放令”的人说,放鞭炮是中国过年的一个旧民俗,旧传统,没有必要改,改了就没有年味了。我想说,要知道,“年味”不该是呛人喉咙的“火药味”,“年味”不该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假如“年味”必须要用“火药味”“爆炸声”来维持,那么,这样的“年味”恐怕还是不要的好,没有了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民俗”“传统”里也是精糟混杂的,不要一提“民俗”“传统”就以为它一定是宝贝。《红高粱》里描写的“抢婚”,是当地的一种“民俗”,余占鳌占了这个“民俗”的便宜;假如现在的你也想占这样的便宜,你再去“抢”试试?那叫“侵犯人身权力”,便宜没占着,直接就进了班房。“裹小脚”是“传统”,但是你现在还让女孩子裹小脚试试?你照样得近拘留所。

  “过年放鞭炮”是“民俗”,但它是“陋俗”;“过年放鞭炮”是“传统”,但它是“传统”里的糟粕。必须得改!

  为今年小年里没有听到鞭炮声点赞,过大年时听不到鞭炮声也是值得期待的,政府加油!

  二、年味没在了“不稀罕”上

  如今过年,40岁朝上的人,与40年前相比,都会有一个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不洗了,不切了,不蒸了,不炸了,不烧了,不煮了,不打灯笼了,不放鞭炮了,不去购物了……虽然过年了,但无论是家里,还是大街上,与平时相比都没有太大变化。那么,“年味”咋就没了呢?

  人过日子需要一个盼头,盼头就是一种“更加美好”。这种“更加美好”一旦变为现实,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40年前的岁月里,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个馒头,吃不上一把馓子,吃不上一顿肉,穿不上一件新衣服,孩子手里上不了一块钱……人们日常生活中缺少的这些东西,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盼头”。这些“盼头”在过年的时候都能够得到实现,心里就特别地想过年。年一过,一出正月,人们,特别是孩子,就开始盼着下一个“年”的到来。

  把“盼头”变成现实的手段就是洗、切、蒸、炸、煮、烧……在整个过程中,人的心里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兴奋感、幸福感,如同新婚之日的新郎的心情。过程及其过程中人们的心情就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年味”。

  “热闹”也是年味的表现之一。那时候,平日的生活是寡淡的,年里年外的生活总是热闹的。在那些年月里,杀猪宰羊都是稀罕事,年关是一定要杀猪宰羊的,稀罕事就值得瞧热闹。到了年跟前,唱大戏,逛庙会,玩灯笼,放鞭炮,上街购物……这些都是“热闹”。而这些东西,平常的日子是少见的,到了“年”就多了起来,所以“年味”就足。

  现在不行了,不蒸了,不炸了,不烧了,不煮了,不洗了,不切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稀罕了。蒸的、炸的、煮的,与平日里没有区别,还稀罕个啥呢?不稀罕,没了“盼头”,也就没有心劲,也就不愿去行动。没有行动,“年味”也就淡了。

  新衣服,人们也不稀罕了,平常穿的衣服比那时过年穿的还好呢,还有啥稀罕头?压岁钱,孩子们也不稀罕了,平常的日子,孩子们兜里不缺钱,过年了你给他三百二百的,他也没有啥感觉。不像那时候,过年,父母给一块钱,孩子攥到手里都像个宝贝似的。

  热闹,也不稀罕了。一年到头的天南地北地跑,啥样的场面没见过,啥样的“热闹”没瞅过?几乎每天都赶城上街的,庙会还有啥逛头?唱大戏?有电视里的《春晚》好吗?灯笼也不稀罕了,平常到处都是,过年也就没有看头了。

  老百姓心里的“不稀罕”导致“年味”的寡淡,而支撑“不稀罕”是老百姓的腰包鼓了。

  其实,人们心中怀念的“年味”带有浓重的“苦味”,社会快速进步,“苦味”没了,“年味”也就淡了。淡了就淡了吧,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三、二哥过寿

  二哥今年66岁,按照老家的规矩,晚辈要在过年期间,为他举行庆寿大典。

  在老辈时代,人能活到60岁以上,不容易。人一旦活到这个年岁,儿孙就要为他庆祝一番。于是,在我老家,人活到66岁、73岁、80岁、90岁几个节点时,儿孙要为他置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一起为他举行庆寿活动。

  有意思的是,庆寿活动不在他生日那天举行,而都是在过年期间举行。具体在哪一天,这要看情况而定。如今,生活好了,人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大部分人都可以活到66岁以上,活到80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这样,过年时,几乎家家都有老人要“祝寿”。谁家先祝,谁家后祝,事先要互相商定好,不能冲突了,免得到场的人数少,场面冷清。

  今年,我的至亲本家就有三个过寿的,加上旁系亲戚,有五六家有庆寿活动。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七就开始了,年初一都排上了,二哥的“祝寿”,一家人决定得晚,就排到了年初三。

  二哥本来是不愿意让人给他祝寿的:“‘寿’有啥‘祝’的?那么麻烦人,费钱又费工夫,让多少人不得安生。”态度很坚决。大儿子苦劝了几天,劝不下来。他找到了老二、老三一起劝,也没见效果。于是他们哥仨找到我,让我劝劝他父亲,我答应了他们。

  正巧有事我要回老家一趟。晚上,二哥像往常一样安排我和他在一个房间里休息,便于哥俩唠嗑。一开始是东扯西唠地说了一些闲散话,说话间,话题被我慢慢地引到老家的老人“祝寿”上。我问了二哥一个问题:“咱农村,老人到该‘祝寿’的年龄,而他家不给老他‘祝寿’,一般情况下,原因有哪几种?”

  二哥丝毫没有察觉到我问这句话的目的。他说:“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有的是儿孙不孝,不愿意为老人过寿;有的是家里出了天灾人祸,没有心情过寿;有的是家里人丁不旺,没有人给老人过寿,可能还有……”

  我没让二哥说完,就抢了他的话头说:“如果家里有老人该过寿了而没有过,是不是意味着他家里出了情况了?”

  二哥是个明白人,立即领会了我问他这个问题的真实目的。他说:“我不过寿,就是怕麻烦人。就比如你吧,我不过寿,过年你就可以不回来。我过寿了,估计你要跑回来,不麻烦吗?”

  我接着说:“这是你考虑问题的角度,但是你要不要从几个儿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呢?不给你祝寿,知道的是你不让祝的;不知道的呢?他们会有种种猜测。而每一种猜测都是对他们不利的,他们长一百个嘴,也难在人前说清楚。”

  二哥默默地听我说,不再强调他不过寿的理由。

  我继续说:“过寿是费钱,但是现在人都不在乎了,万儿八千的,不在他们的眼里,年轻人不怕花这个钱,他们敢花,他们能挣来。过寿是麻烦人,但他们不怕麻烦。长年累月的都不在家,过年的时候都回来了,都想凑在一块热闹热闹,叙叙话,拉拉呱,增加增加感情。感情是靠互相走动、接触建立的。不走动,不接触,时间长了,就淡了。这些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谁也见不着谁,就过年这一个机会可以见见面,叙叙话。给老人过寿,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实际上,大家是借机聚在一起来增强彼此的亲情的。”

  二哥说:“你说的道理很深,但是,我听懂了。给我过寿,我不拒绝了。明天你给几个孩子打电话,让他们准备吧,老早跟那几家商量好。今年咱家亲戚过寿的人多,别冲了。”

  我内心里,也是反对老家这种“过寿”形式的——花金钱,麻烦人,费功夫。但我深深地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哥过寿,我自然要回去。与弟弟一家、侄女(大哥家闺女)一家,十来口子人,浩浩荡荡,一起回去的。老家过寿,人越多越好,情势越热闹,场面越排场,祝寿人家越荣耀。二哥没有闺女,过寿,闺女是主力军,没有闺女,场面容易冷清,这可能是二哥不愿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给二哥助助场子。

  二哥的“过寿”,人到的不少,场面蛮热闹的,比二哥预想得好。

【用心过年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过年随笔初中03-22

小学过年随笔04-06

小学过年随笔6篇04-06

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01-29

试论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01-13

过年开心作文04-10

初中过年作文03-04

灯笼过年作文02-26

春节过年对联11-17

过年春节对联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