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一座好山杂文随笔

时间:2020-10-29 13:48:56 随笔 我要投稿

一座好山杂文随笔

  在《江南园林志》里,童寯先生有一段文字对比计成和李渔的“峭壁山”:

一座好山杂文随笔

  “计成论峭壁,与李笠翁所说颇有出入。计成之峭壁,直立靠墙,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其旁杂植松、柏、梅、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笠翁峭壁,则若筑墙,蔽以亭屋,仰观如削,与穷崖绝壑无异。计壁重平面,而李壁重立体,实各尽其妙也。”

  这段文字在心头盘桓月余,原因是最近的小住宅设计里,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狭长庭院中,看上去也将有机会做一个“峭壁山”。而当我们做出一个悬挑在墙壁上、能够覆土、也自认为有着“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仰观如削”的墙上峭壁种植池,和甲方一起讨论时,却开始困惑。甲方想要更多的土和更多植物生长的可能性,而回顾我们的初衷,则是希望小房子里的生活有如身处山崖与山坡之间,庭院里该有“山气日夕佳”的一座好山。“一座好山”与“形似的峭壁山”,这其中似乎有一条鸿沟需要弥补。

  设计一个种植池的形状是不难的,难的是设想四时花木随着时间推移,或繁茂或凋零的景色,而这些景色中的植物,既需要合乎地域、气候和风俗,又还带着积日累月的诗意和情感。通常,我们习惯于在规划了建筑格局之后,才考虑院子里的“残山剩水”如何变成一角半边的诗意园林,但经历了建筑的逻辑梳理之后,院子似乎除了用同样极具建筑感的抽象枯山水去填充,便有些无计可施。我想,其中的困难之一,在于建筑学的视角主要关注建筑实体等有形的部分,关注布局、开窗、结构、材料、构造,而较少关注非建筑实体、不确定、无定形的部分,譬如水体、花卉、草木、颜色、气味、季节变换带来的景色变换。建筑实体讨论恒定的事物,标准相对容易把握,而涉及有生命、有文化含义、有脾气也有性格的草木活物,就难以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些模糊的美就只有借鉴过往诗人的诗意和画家的画意了。窃以为,在建筑学的理论和技术都极其丰富的这个时代,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以温和的人文视角来弥补因关注实体本身而太坚硬、因关注技术本身而太无情的遗憾。设计院子的困难之二,在于总有一个难以将自我身份代入的'隔阂,难以将古意翻新为今意。一提到园林,仿佛就必须换了时空和语境,得变回古人,讲四字骈文,才有资格探讨和设计。事实上,自从和居住相关的园林概念及其实践开始出现,便在描摹理想中的山和山居中的生活,今天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能够介入自己的感触的观察视角和创作途径,又是什么样呢?

  陈冠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写的隐居笔记《田园之秋》里记录了与田园相伴的乐趣,文字里有着让人羡慕的亲近山野的能力,乐趣既来自体验,也来自书本启发的想象。譬如,他在十月五日的日记中写道,“昨日买了一些冬季菜蔬种子,下午在屋后溪边种了蒜、芫荽、甘蓝、菠薐,还特地为报春鸟重新种了一畦小土白菜;任其抽茎开花,招花蝶下卵,生青虫。早的话,到了十二月末或年初,就可搬一张椅子,坐在屋后屋影下,看报春鸟在花茎上翻上翻下,映着金黄色的冬日,欣赏它那小巧秀美的身形,那细喙细眉,那浅绿褐的背色、浅褐乳的腹色,听它不停地唱hō-hō-hǒ-gé giō,热烈预报春天即将来临。二月中旬以后,三月一整月,我一向总爱睡得晚起些,不是为的五更春梦格外的美,而是贪那每日早晨在报春鸟殷勤的报春鸣声中甜蜜地醒来。”这个场景让我憧憬,或许答案就是这样吧:链接此时此地和传统的,就是自己的真切体验,也该成为设计一座好山的储备知识。活泼泼的愉快是造一座山的目的,是一次完美的得鱼忘筌。

  儒勒·米什莱曾在1868年出版的自然散文《山》的序言里写道,“...叩问自然,追问每种生物的小小灵魂的秘密。...唯有追寻灵魂的作品,才引人入胜,令人手不释卷。”追寻灵魂,得鱼忘筌。就是需要我们不再持着物我隔阂的态度去冷眼观察、沉溺于形式,而试着把栖息其中的可能性做出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建筑和念想中的山分享一个共同的目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起唱歌。今年仲夏的一天,飘着毛毛细雨,我在留园里游逛,五峰仙馆和南面厅山上的白头翁和斑鸠的鸣唱让人陶醉,山的玲珑深奥和楠木厅的高敞通透,互为注解,打成一片,这大概是最堪称模范的一座好山和建筑的关系了。

  感到困难,正是语言需要丰富更新之际必然经历的过程。要在小院子里造出一座好山,不,要想用生活在山里的感觉来完成一个小房子,终究还得一面回顾古典,一面通过自己的感触去寻找沉睡在古典书本和园林里的诗意、寻找园林指向的愉快。我相信“山”的包容力超出预期,它在等待我们发现今天的审美里蕴藏的潜力。

【一座好山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01-29

试论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01-13

好家训好家规好家风故事征集启事11-24

周末随笔04-05

《雷雨》随笔02-28

假日随笔12-07

好家风好家训征文(12篇)03-22

高中的随笔04-16

暑假里随笔04-14

寒假语文随笔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