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忍是好修行杂文随笔

时间:2020-11-01 13:55:05 随笔 我要投稿

忍是好修行杂文随笔

  很多年前,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一对老夫妻,被问到他们能相伴50年的秘诀时,老头说“忍”。老太婆立马抢白道:“我是一忍再忍!”可见,这两位老人家都是极具“忍”功的。我想他们的“忍”是有着更深内涵的,除了忍受、容忍,更多的是隐忍,是不计较,是体谅,是理解后的忍让、包容。

忍是好修行杂文随笔

  其实“忍”是有品格的。

  清康熙年间,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张英。同城家人因为老宅与邻里打官司,并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他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至今被传为美谈。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让”,然而这何尝不是一种“忍”?而且更是足使为官者戒的“忍”:官再大也要懂得谦让,懂得吃亏,权势再大也要懂得不飞扬跋扈,邻里相亲。所以“忍”是美德。

  然而,每一种美德都需要修行,“忍”亦如此。

  人世间,有些东西必须“忍”,不忍不行。比如一个人的成长,就是急不得的。拔苗助长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忍”是一种规律的遵循。上天教导我们要学会长久地期待与忍耐。所以要学会“等”而且要耐心等。“等”是“忍”的基本功,一口吃个胖子的做法还是少来为是。

  人生中,有些苦也是必须要“忍”的。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才干的增长,需要不断地磨砺,这个磨砺过程不能跨越,所以要“忍”而且要乐于“忍”。就是要勇于承受苦难,自我磨砺。那样才能培养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来。上天的意思是“吃得苦中苦,再做人上人”。

  孔子的弟子颜回可以说是乐于“忍”的典范。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安贫乐道,终使其成为一代贤人,为人景仰。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做事总想一步登天,吃不了苦,忍受不住清贫,总想天上掉馅饼,一朝成为李嘉诚、马云那样的财富拥有者和社会精英。其实他们不懂得,富人的财富也不是一天积累起来的,这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是一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说到底缺乏磨砺,没有练就“忍”的功夫。如果你羡慕马云,那你就看看马云的创业史,那样你就了解了马云的“忍”功有多了得,就会明白“忍”是人生多么重要的修行。学会先苦后甜是一个大本事。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现在有一种人,脾气火爆,沾火就着,仿佛就是个大炮仗,比如路怒症。说到底这种人心中就是缺了一个“忍”字。

  老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麻烦事,烦心事人人都有。当糟糕的事情发生时,先别急着发火,要“忍”,要克制,沉住气,或许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糟糕。

  这时候,“忍”是缓兵之计,是给自己一点时间缓冲一下恶劣情绪,让理智有时间回归,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获得圆满结果。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忍”字,是含着大智慧的。

  首先“忍”是一种涵养,一种气量。

  三国时的周瑜气量小,不能容忍诸葛亮比自己强,结果被诸葛亮三气两气就给气死了。

  其次“忍”是选择,是修行,是成长。

  在中国历史上,“忍”功最深厚的恐怕非韩信莫属了。他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里不必赘述。“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初选择了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最终成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充分证明了韩信的“忍”是智慧之举。更令人佩服的是韩信富贵之后,不但没杀了当初侮辱他的人,而且还善待了那人,并封为护军卫。韩信对那人说,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天的韩信。可见韩信这一“忍”,当初是理智的选择,后来却是智慧的闪耀——“忍”出了志气,“忍”出了功业,“忍”出了襟怀,“忍”出了高风亮节。

  相反,《水浒传》中的杨志则是个缺乏自控,情绪化的人,不能叫理智战胜情绪,对牛二这样的地痞流氓的无理取闹,不能“忍”,结果一怒之下杀了泼皮牛二,着了“冲动是魔鬼”的道了。

  第三“忍”与“不忍”皆铿锵。

  “忍”与“不忍”都是有底线的。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忍受了数不尽的屈辱,终于回到大汉朝。这“忍”看似“苟且”,实则是坚忍不拔毅力的体现,是无望中意志的'胜利,是对朝廷坚定不移信念的坚守,是对大汉王朝的无限忠诚的坦露。

  苏武之外,我们不会忘记还有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为完成伟大的史学著作甘愿遭受宫刑,忍受屈辱,最终为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著作《史记》。司马迁的“忍”,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屈辱”吗?

  文天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以死明志,坚决不背叛朝廷,绝不苟且偷生。文天祥的不“忍”,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是绝不苟且的凛然正气。同样的还有谭嗣同选择“愿以颈血刷污政”为变法而牺牲。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所以“忍”不是怕,而是甘愿的忍辱负重,是伟大的抉择和使命。“不忍”也不是冲动,同样是伟大的抉择和使命。所以“忍”与“不忍”都应该是勇敢的担当,皆铿锵有力。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我所强调的“忍”不是因为懦弱而委屈自己不敢怒、不敢言的忍气吐声,犹如《红楼梦》中的尤二姐一样,最后只能吞金惨死。但也不是将不满、委屈积累起来而成为“怨气”,甚至升级为仇恨。那样的话,“忍”字可就真是心头的一把滴血的“刀”了,仿佛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心头是十分危险的,有可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忍”是需要智慧来化解,用人格来包容的。

  舜是传说中的贤君,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第一号大孝子。他的亲爹瞽叟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还有后母,三个人三番几次地暗害他,都被他机智地躲过了。然而,当舜识破了三人对自己的歹毒之心后,并没生三人的气,而是仍然孝顺地侍奉瞽叟,不敢有半点不敬,对三人比以前更好了。三人终于感动,从此再也不怀陷害舜之心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使这个南蛮领袖,心服口服。单看数字“七”,就知道诸葛亮对狡猾多端的孟获有多忍耐,多宽厚。这里诸葛亮靠的是智慧和谋略。

  由此可见,“忍”是一种底气,一种自信,“忍”是一种豁达,是一种胸襟,是一种化解,是一种人生修为。

  说什么“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的人,别再扯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才是大智慧呢!

  “忍”的确是好修行。

【忍是好修行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好简历是完美面试11-30

装修行业个人求职简历模板02-16

暑假社会实践随笔记03-15

投简历方式那种好01-20

好求职信写作要点12-20

最新好的简历制作方法07-07

如何写份得体好简历12-11

如何制作吸引招聘人的好简历10-18

到底简历要不要放照片好?12-05

如何才能写一份好简历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