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岗村近邻郁家庄溯源游记随笔

时间:2020-11-21 14:57:35 随笔 我要投稿

小岗村近邻郁家庄溯源游记随笔

  临淮关郁家庄是小岗村近邻

小岗村近邻郁家庄溯源游记随笔

  安徽省凤阳县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瞩目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帝王之乡、改革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树莓之都等美誉。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位于凤阳县城东部25公里处,距宁洛高速(G36)凤阳出口15公里。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沈浩精神起源地。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获得中国幸福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旅游名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内知名的特色小镇,全国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凤阳临淮关郁家庄距离小岗村12公里,自行车车程30分钟,汽车车程一刻钟。

  下面介绍安徽凤阳临淮郁氏的前世今生。

  临淮郁氏始迁祖郁新之祖

  郁姓一族至明朝洪武元年,太祖皇帝选苏州大户以实中都,郁姓从苏州吴县迁入凤阳县临淮关古城边郁家庄,生活至今。凤阳临淮郁姓始迁祖乃户部尚书郁新公的祖父郁瑜公,二代是文玉公(郁新之父),明三朝户部尚书郁新公,元至正六年(1346)出生于苏州吴县。明洪武元年(1368)随祖父、父亲举家迁徙至临淮,成了凤阳的移民。

  郁新公以才学出众,被朝廷起用,先后授予户部度支主事、户部郎中、户部右侍郎等职。洪武二十六年六月任户部尚书,后被建文帝、永乐帝继续任用。永乐三年(1405)八月五日去世,享寿六十岁。其祖父郁瑜徙居临淮后,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凡年满65岁的移民可放还旧里,时郁瑜公已过65岁,于当年返回苏州,去世后安葬于苏州吴县老家。新公的父亲文玉公,于洪武十七年二月初十日去世,至洪武二十二年方下葬于“临淮古城之源”。时隔五年半之久,其原因是郁新公想把父亲的遗体运回老家吴县,葬于家族墓群中,此时郁新公已经是户部尚书,在众多凤阳移民中,是身份比较特殊的人物,在这五年半时间,新公经过多次努力,未能成功。建文元年,文玉公被建文帝追赠为“荣禄大夫、户部尚书”,既使这样,新公仍未能实现将父亲迁葬于苏州吴县老家的愿望。随着母亲的去世,只得将母亲的遗体从南京运至临淮,与父亲合葬在一起。七年后,即永乐三年八月五日,户部尚书新公薨于位,永乐帝念其才,特赐葬于临淮,其墓亦葬于“临淮古城之源”,与其父母葬于一地。大溪河郁氏也由临淮郁氏分支出去。郁新公于永乐甲申(1404)年为郁仲衡公“安福郁氏谱引”写到,“余考其由,盖吉州刺史后裔也,与予白下桥实同宗派”。所以现江西安福郁氏和我们新公后裔是同祖同宗。

  临淮郁氏来源另有一说

  郁氏另一先祖郁明本,是名震江浙的富室文人,也是吴郡人,明洪武初年寓居临淮城内。(郑真《荥阳外史》记载“徙居临淮城内的有江南富室文人郁明本”),从郁明本公以后,富室文人沦为一无所有的贫民失去了再发展的'环境与动力,一蹶不振。郁明本公谛居临濠后,饱经风霜、受尽折磨,对朱元璋疾恶如仇,留下“生不沾洪,死不带洪”的示儿书。明本公死后安葬于凤阳县清塘街南。临淮大东关郁姓安排人员到墓地守坟,现在,当初守墓在当地落户的郁姓也已经繁衍几百人了。

  自明初始祖由苏州吴县徙迁临濠后,便在城外、古钟离城外之源,建立郁家庄,秉承祖训“勤耕稼,重教读;躬耕田垄,读华章。”繁衍生息,耕种打鱼劳作为生。由于临淮古城和郁家庄地处淮河、濠河、月明湖三水包围,历年受洪水的冲击和破坏,加之明成化二十二(1486)大饥饿,人相食。弘治二年(1489)冬,大雪,平地三尺,民冻死半之。正德四年(1509)夏,蝗飞蔽日,大饥,人相食。嘉靖二年(1523),夏旱,风霾,人相食。凤阳自是而无民矣。再加上清康熙七年(1668.6.17)一场强烈地震,把临淮城和附近的村庄荡为洼地,城池村庄无法修复,只好向西迁移。至此,大多数郁姓及外姓为了生存,只得外出逃荒或外地谋生他处发展。后来我们有位先祖大来公出来说话,不能都走了,祖坟得有人看,便留了下来。这是我们目前郁家庄留下这支的先祖了,距我们这一辈是第七代,目前已经到第十代了。现在我们临淮郁家庄的字辈是:方开长占修,大文潮焕锦,鸿德振家帮,先圣铭本智,厚仁树华章,承祖忠孝品,传宗济贤良。

  四兄弟追根问祖

  2000年,淮河外围大坝加固工程施工,意外发现,将先祖文玉公夫妇的合葬墓发掘了出来,内部文物基本被盗掘一空,万幸留下最具说服力的墓志铭和棺盖,上面有建文皇帝赐封,通议大夫太常卿黄子澄撰写铭文、从仕郎中书舍人刘彦铭篆盖、从仕郎中书舍人朱吉书的《大明赠特进荣禄大夫户部尚书郁公之墓》,墓志记载与史料是相符的。

  2017年8月20日,我们郁氏德铸、德友、德刚、德忍四兄弟到江苏滨海参加了家族联谊会,知道了滨海、湖北和我们凤阳郁氏同属黎阳郡耕读堂一支。8月24日,广西百色林云郁正达先生专程赶赴安徽凤阳实地考察、并到县博物馆看到了文玉公的墓志铭和篆盖原件,通过郁正达先生所掌握的史料知识及各地族谱情况,和我们交换了意见并统一了认识。

  以上是我们凤阳临淮郁姓的大致概括,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请予以指正。

【小岗村近邻郁家庄溯源游记随笔】相关文章:

凤凰游记随笔03-31

八里沟游记随笔04-07

现当代文学浪漫缺失的历史溯源06-07

石家庄正定导游词12-26

对建立我国医学检验溯源体系的研究论文08-01

石家庄大佛寺导游词10-16

石家庄市监督司法工作的规定09-04

周末随笔04-05

《雷雨》随笔02-28

假日随笔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