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防护林造林体系工程的原则

时间:2021-02-09 09:10:55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防护林造林体系工程的原则

  防护林造林体系工程的原则

  摘要: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保护、改善、建造以林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物多样性,使我国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减少或减轻风沙、旱涝、台风、海潮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防治荒漠化,提高国土保安能力,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防护林 体系 建设 工程 原则

  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依据我国生态环境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区划及国土整治的要求,结合林业生产建设特点;根据工程建设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稳步发展的原则,结合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规划与布局的。

  由于各区域的情况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外在表现及治理建设内容也不同。

  从布局上可以分为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及跨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防护林是指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防护林是五大林种之一,它又分为以下次级林种: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沿海防护林、草原护牧林、水源涵养林等。

  根据配置条件和目的要求,各种防护林发挥着特定的防护功能。

  在一个流域或区域的范围内,依据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的灾害的种类、程度以及结合区域内的道路、水利、工程和居民点等,规划配置各具特点的,不同的防护林林种,使它们在配置上互相协调,功能上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防护林综合体,这样由防护林林种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之为防护林体系。

  一、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目标

  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保护、改善、建造以林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物多样性,使我国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减少或减轻风沙、旱涝、台风、海潮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防治荒漠化,提高国土保安能力,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则

  1、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各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土整治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状况和自然环境特点出发,考虑国家、地方和人民群众在人、财、物上的承受能力,全面规划各项防护林体系工程;同时每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区域范围内,存在与农、牧、水、工业等如何协调发展问题;从自然条件看,存在气候类型、地质地貌、主要生态灾害差异性大的特点,应依据不同的防护目的和地貌类型,营造各种人工防护林,同时结合其他林种和原有的天然林,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协调共建切实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特别是江河上游及主要支流现有森林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

  正确处理好防、治、用的关系,造林绿化与改善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发利用方式相结合,实行护、造、管相结合,防止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充分认识农、林、水三者的'关系,将治山与治水、兴修水利与林业建设、发展农业与振兴林业作为一个整体,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源与治流相结合,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做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成多层次、多种模式的农林牧水结合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必须遵循工程范围的自然规律,因害设防,因地制宜。

  针对工程区内生态经济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区别重点,在以防护林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多林种结合,同时,做到乔、灌、草搭配,片、网、带齐上,封、造、飞并举,造、管、护相结合,有重点、有步骤按工程区域内不同类型的特点,首先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适当集中建设资金、劳力、种苗和技术等力量,造育一片,成林一片,逐步推进。

  4、遵循自然规律,重视科学技术,大力调整结构,确保工程质量围绕建设防护林体系的目标,走科技兴林之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工程建设中推广配套实用技术成果,重视示范区建设;实行工程造林,集约经营,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大力改造不合理的林种结构,改变单一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一个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多树种、多功能、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或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

  5、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坚持依靠全社会力量建设防护林体系实行以群众造林为主,国家、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

  贯彻“各负其责、各受其益”,“谁造、谁有、谁收益”,“长期不变,允许折价转让”等有关政策,积极发展国家、集体、联户合作、农户个人和集体入股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经营模式。

  这项工程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投资于林、造福于民、功在当代、利在千袄。

  6、坚持国家投资为辅,地方投入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在建设资金的投入上,实行国家专项扶持、多方集资、地方财政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

  在生态经济原则指导下,逐步开展生态补偿征收试点。

  发展多种经营,长短结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加强建立资金管理、资金使用、计划管理等制度。

  7、国土整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发挥优势,繁荣经济,兴林致富工程建设是以工程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和林业生产的客观现实提出的,因此工程要立足长远,但也必须结合工程区林业基础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的实际,把工程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保护资源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注重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使防护林体系建设达到总体最优,既起到防护效果又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只有将生态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让群众既有长远利益可盼,又有近期利益可图,才能引导群众从“要我治”转变到“我要治”的轨道上来。

【防护林造林体系工程的原则】相关文章:

税收法律体系原则分析论文10-17

安全信息工程的体系结构02-16

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建设07-07

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08-31

抗旱造林综合技术的应用02-11

谈安全信息工程的体系结构论文03-18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体系构建08-18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02-11

植树造林的宣传标语大全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