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从礼以分殊辨别人禽管窥船山“礼”性论文

时间:2022-10-09 03:24:38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礼以分殊辨别人禽管窥船山“礼”性论文

  船山礼学思想是礼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性多为学术界所忽视,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即礼以分殊辨别人与禽:船山从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礼以维系人道;人禽之别、壁立万仞等角度说明礼的本质特征。由礼以分殊辨别人禽可以管窥船山“礼”性:即言道必以天为宗、言礼“必以人为归”的基本思想。
  
  船山隆礼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前提:“悼大礼之已斩”而隆礼。船山言礼是为了高扬“礼”性,凸显关于礼的本质特性的价值说明,这种价值说明是从礼以分殊人与禽而展开的。船山礼的本质特征之一在于礼乃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特征: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也,礼乃立人之道,礼使人禽之别、壁立万仞。
  
  一、“悼大礼之已斩”而隆礼
  
  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在于以礼分殊辨别人与禽。船山礼学思想的逻辑前提在人,所谓“依人建极”和“以人为依”是也;船山礼学思想最终落脚点在人,“人”是船山礼学思想的核心范畴。“言道者必以天为宗,必以人为归”[1]是也。故此,船山之礼——人之道“必以人为归”。船山为了进一步凸显其礼学思想的人学本质与人学归宿,他以礼分殊辨别人与禽为起点,最终阐释了其礼学思想的本质。
  
  船山隆礼,与他生活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船山所生活的时代,亦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为“悼大礼之已斩”,船山从实际出发,欲高扬“礼”性,挽救晚明以来的人道衰微,因此,船山在《礼记章句序》开宗明义云:“夫之生际晦冥,悯幽怨,悼大礼之已斩,惧人道之不立,欲乘未死之暇,上溯《三礼》,下迄汉、晋、五季、唐、宋以及昭代之典礼,折衷得失,立之定断,以存先王之精意,徵诸实用,远俟后哲,而见闻交诎,年力不,姑取戴氏所记,先为章句,疏其滞塞,虽于微言未之或逮,而人禽之辨,夷夏之分、君子小人之别,未尝不三致意焉。”[2]船山谦虚其言,云“年力不”而于礼之“微言未之或逮”,但船山认为其礼学思想的本质在于分殊辨别人禽、夷夏,这是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所在,也是船山礼学思想始终如一的追求。
  
  礼以分殊辨别人与禽,这是船山之礼的本质特征之一。礼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礼以区分人与禽之别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礼者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礼乃立人之道;礼的存在使人禽之别,壁立万仞。船山认为礼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分点,其真正目的在于高扬“礼”性,也即凸显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价值。
  
  二、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
  
  船山看来,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为本质的特点。有礼则凸显人之本质,而无礼则为禽兽之行,“礼”是人与禽兽的根本性区别。人禽之别, 壁立万仞,其关节点在于“礼”。船山认为,礼者禽兽所本无,无礼是禽兽的本质性特征:“不言无礼者,礼者禽兽之所本无,不待言也。‘禽兽之道’者,谓夷狄知有母而不知谁为其父,虽得天下,立法治民与禽兽同。”
  
  [3]无礼则为禽兽之行,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存在。禽兽无礼,而人则表现为彬彬有礼。如若说无礼是禽兽之行,那么导致禽兽无礼的根本原因何在呢?
  
  船山认为禽兽无礼的原因在于禽兽不知节其情。如若禽兽不知节其情,则其行为无度,则表现为禽兽之行,而不是人之行,因为人之行是以是否合乎礼为其尺度的。在日常生活中,如若人不知节其情,则易导致无礼。动物无其情,则不知节,沦于禽兽之行;就具体个人来说,如若在生活当中不知节之以礼,则容易沦为禽兽之举。船山举例说:“禽鱼、音乐、游观,私之于己而不节,则近于禽兽。”[4]常人在打猎、听音乐、游玩等,都必须节其情,否则容易陷入禽兽之言、禽兽之举。人则因为溺情而表现出无礼之状况,继而表现出行禽之行、言禽之语。
  
  禽兽不知节其情,则表现为无礼。从礼之文质角度来说,礼之文质是“相救相成”的。在礼的外在表现方面,如若无礼之文,则表现为禽兽之行。船山云:“无冠裳之饰,则禽狄而已矣。”[5]“冠裳之饰”表现为礼之文,“文,谓章饰,人群以别于禽兽也。”[6]换言之,“文”即是礼之外在化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冠裳”、“章服”等。若无礼之文,也即无礼,故此为禽兽。有“冠裳”、“章服”,则具体表现为有礼之“文”,有礼之“文”,则与禽兽相区别开来。船山云:“人之所以为人而别于禽兽者,上下之等,君臣之分,男女之嫌,君子野人之辨,章服焉而已矣;否则,君臣混处,男女杂秽,而君子之治野人也,抑无以建威而生恭。”[7]有章服,则表明礼存在于人间;如若无章服,则表现为无礼。有礼则为君子,而无礼则表现为野人、禽兽。
  
  无章服,即无礼之文,无礼之文,则表现为无礼,无礼则其行为禽兽,如若是禽兽,则必将“言禽之言,行禽之行,而窜入于心性,则弥近理而惑天下后世不已”[8]如此,则无礼对人类之危害大矣。禽言与禽行必将对人类行为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禽兽之乱人也,伤人之生;……禽兽之乱人也,戕人之性。伤人之生,人得与禽兽均敌于生死之际;戕人之性,人且为禽兽驱谴,自相残食而不悟。”
  
  [9]无礼本是禽兽之行为,如若落实到现实层面,人无礼则与禽兽同,则必将“伤人之生”、“戕人之性”,危害大矣。因此,船山由禽兽对人的危害的逻辑线索表现为:无章服→无礼之文→陷入禽兽之言行→则伤人之生、戕人之性→天下动乱→天下不得其治。因此,船山云:“其‘一治’者,人道治也。其‘一乱’者,禽兽之道乱乎人道也。”[10]禽兽的本质性特征是禽兽无章服,禽兽无章服,则禽兽无礼。推广到人事,如若人而无礼,则人与禽兽同。
  
  此时人无礼而禽,则必然表现为人“言禽之言,行禽之行”。如此,无礼,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一条修、齐、治、平之链即将断裂,进而导致天下大乱,其祸大矣。船山云:“禽行猖,人心灭,其祸烈矣。”[11]船山之意,无礼则表现为禽兽之行,如若人无礼,则必然会陷入天下动乱的危机局面。因无礼,则与禽兽同。为此,船山通过上世、中古、后世三个时期的动乱原因进行比较,认为上世动乱的原因在于自然灾害,而中世动乱之原因在于“君率兽以害人之生”,而后世之乱的原因在于人无礼而陷入禽兽之类。陷入禽兽之类,则必然言行皆为禽兽之言行,则终将导致天下动乱。“人与禽兽皆生于天地之间,而欲全乎人者,必远禽之害。禽害人则乱,人远禽则治。上世之乱在天灾,而物乘天之灾以逼人;中古之乱在人事,而君率兽以害人之生;后世之乱在人心,而行禽之行、言禽之言以乱性。行禽之行,则圣人可奉王法以正之,而乱熄。至于言禽之言,而窜入于心性,则弥近理而惑天下后世者不已。”[12]船山一针见血地说明了人无礼则与禽兽同,与禽兽同则天下惨烈矣。在此,船山凸显出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的基本思想。
  
  三、礼乃“立人之道”
  
  船山认为,礼是禽兽本无的,礼乃“人之独”。为此,船山从礼以维系人道而为人之本质入手,从总体上把握其礼学思想之人学本质。
  
  船山认为,礼以维系人道而为人之本质。那么何谓“人道”?船山主要从如下两方面进行了阐释。他说:“人道者,立人之道,一本之谊,所以异于禽狄者也。盖固尊尊、亲亲而推其礼之所秩,义之所宜,以立大宗之法,然后上治下治之义,虽在百世,皆疏通而曲尽,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道毕修矣。”[13]即是说,人道,也即是礼,乃立人之道,先立人而后立大宗之法,然后天下治。船山此处立论,是从人道之价值视角着手解释了人道。其二,船山还从人与禽兽之别阐释了“人道”之涵义。
  
  “人道,人所以别于禽狄之道也。四者(指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引者注)唯人能喻而修之,故生而叙之为伦,殁而为之制服,重、轻、降、杀各有差等,所以立人道之大也。”[14]船山进一步从礼之价值的视角阐释了“人道”,人道有别于禽狄之道。其三,船山综合以上两方面,提出了人道即是礼的重要思想。船山云:“礼者,人道也。”[15]综合以上关于人道的提法,船山认为礼乃人道也,礼乃区分人与禽狄之道也,这是关于人道的三重诠释。
  
  在船山看来,人道是专就人而言的,人道,也即礼的存在不是为其他动物的存在而设定的,他说:“物之有道,固人应事接物之道而已。是故道者,专以人而言也。”[16]而物所固有之“道”,不过是由人所设定而已。物之道,其实是人之道的前提与条件而已。把握了物之道,就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人之道,人道即是礼。人的本质性存在也即礼,“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17]礼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存在,且这种人道,也即礼是与人生同时存在、同时消亡的。换言之,礼是人的本质的另一代名词:人在,礼在;人亡,礼消。船山云:“夫礼为人生必不可轻之大闲,生与俱生,死与俱死,人以异于禽兽,君子以异于野人,其视情欲之动、甘食而悦色者,犹金之于羽也。”[18]人与礼不但同时存在,而且礼之存在也是为区分人与禽兽的本质。
  
  礼不但是人之本质,而且这种本质最终还是通过礼以分殊辨别禽狄表现出来。为了凸显人禽之别、夷夏之分,表现出礼之本质,船山认为“礼以维系人道而别于禽狄者也”。[19]人与禽兽、人与夷夏都有本质性的区别,在生与死的表现方式方面:礼,也即人道的存在,使人能够得以安身立命、安道成性,进而使礼内化为人之内在本质。就人而言,“其生也异于禽兽之生,则其死也异于禽兽之死,全健顺太和之理以还造化,存顺而没亦宁。”[20]总之,人道,也即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质,礼乃立人之本、立人之道。为了区分这种内在本质,船山又从礼以别人禽的角度进行了详解。
  
  四、人禽之别、壁立万仞
  
  船山认为,人若无礼,则易陷入禽兽行列。但另一方面,船山又认为人终究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的这种理性,起源于船山所设定的哲学本体论依据。船山认为,人乃“二气之良能”而成,因此从宇宙万物产生开始就决定着人在宇宙的主宰地位。在船山看来,人与禽兽的区别首先在于所禀赋的气之质不一,因而导致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因气禀不一,从而导致了人与禽之知能不一、二者之性不同,因此,船山认为人与禽兽的本质性区别在于其性,其性不一,则导致人与禽兽之别。船山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其本在性,而其灼然始终不相假借者,则才也。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唯人有之,而禽兽所无也;人之行色足以率其仁义礼知之性者,亦唯人则然,而禽兽不然也。若夫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情,虽细察之,人亦自殊于禽兽,此可以为善者。而亦岂人独有七情,而为禽兽必无,如四端也哉!
  
  一失其节,则喜禽之所自喜,怒兽所同怒者多矣,此可以为不善。乃其虽违禽兽不远,而性自有几希之别,才自有灵蠢之分,到底除却者情之妄动者,不同于禽兽。则性无不善而才非有罪者自见矣。”[21]船山此处所说的“性”,说的是人的善良本性,这是人内在的固有的本质,而不是外在于人的本质。船山指出人的善良本性是产生其礼的前提与基础。因为人之性本善,则人有“四端”与“四心”,动物则无,最终导致人禽有礼与无礼之别。
  
  船山认为人性趋善,这是其礼产生的人学前提与逻辑基础之一。
  
  此外,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之可学而得礼,为人之有礼奠定了基础。船山从气本论角度分析了人性本善之人之礼产生的哲学基础,但因人之情欲的存在而影响到人之善良本质而表现为恶的人,船山则认为通过学习的方式改变这种状况,无“善”性之人亦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去获得礼之青睐,他说:“君子之学尽人道以异于禽兽者,此而已矣。禽兽有新而无故,故犬牛皆谓之性,而为不德之性。德者得于心也。”[22]本身具有善良本性之人和通过学习而获得人道之礼的人,是船山所说的君子。船山通过孟子的“人皆可为尧舜”,荀子所说的“涂之人皆可以为禹”的路径,阐释了人与动物在学礼方面的本质性区别。船山认为人不但可以学礼,而且人能尽礼之文,淋漓尽致地以礼来表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禽兽有其体性而不全,人则戴发列眉而尽其文,手持足行而尽其用,耳聪目明而尽其才,性含仁义而尽其理,健顺五常之实全矣。全故大于万物而与天地参。”[23]换言之,人乃宇宙万物之灵,人能在礼、理两方面躬行践履,并以此区分于禽兽,而禽兽本无礼、理方面的道德实践。
  
  人与动物的本质性区别在于人有礼,“礼乃禽兽所本无”。人与禽兽之共同本原为“气”,但人与禽“同生而异类”,而人因为有礼以维系之。“人之于禽兽,同生而异类,故用之以礼,而不忍之心施于见闻之所及。”[24]人有不忍人之心而人用之以礼,故而“礼”将人与禽区分开来。人与禽之生,虽然其共同本原为气,但人所禀之气与禽所禀之气是有差异的,人所禀赋的是“二气之良能”。因人所禀之气乃“二气之良能”,因而人有其智能,能把握自己的行为方式,能以礼来表现自己的存在。礼乃使“人禽之别,壁立万仞”。
  
  为了说明人与禽的这种区别,船山从如下几方面作进一步地阐释:礼是天道之所藏而人到之所显。船山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仁而已矣;中国之所以异于夷狄,仁而已矣;君子之所以异于小人,仁而已矣。而禽狄之威明,小人之夜气,仁未尝不存焉;唯其无礼也,故虽有存焉者而不能显,虽有显焉者而无所藏。故子曰:‘复礼为仁。’大哉礼乎!天道之所藏而人道之所显。”[25]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存在,是人与禽兽区分的“分水岭”,有礼则为人,无礼则为禽兽。在船山看来,礼乃人所“继天而立人极”的本质性存在,故而礼乃“天道之所藏而人道之所显”。
  
  人有其礼,则表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存在;禽兽无礼,也表现为其本质性的存在。人有礼而禽兽所独无,人之礼外在化为人能“明伦、察物、居仁、由义”,而禽兽所独无。因此,船山说:“明伦、察物、居仁、由义、四者禽兽之所不得与。壁立万仞,止争一線,可弗哉!”[26]人与禽兽因礼而“壁立万仞”,这是船山关于人禽之辨的结论,再次凸显出人禽之别的人学本质。
  
  五、结语
  
  船山“悼大礼之已斩”而隆礼,其主要目的是以礼区分人与禽,礼是“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礼乃“立人之道”。因为有礼,使得人与禽兽“壁立万仞”。船山以“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的思想为其逻辑起点,指出了禽兽无礼之原因在于禽兽不能节其情。并从禽兽无礼之文入手,详细地阐释了禽兽无礼之表现形式。而由禽兽无礼过渡到人之无礼是因为人不知节其情,船山于是推论出无礼之人与禽兽无异的观点。船山亦从本体论的角度作了更为深入地阐释:由于人所禀赋的“气”不同,人能把握其智能,人能够修道,故而人能把握人之道——也即礼,继而指出礼以维系人道而为人之本质存在的观点。
  
  并从人性论的角度阐释了人之有礼的内在道德根据,并指出即使是人性非善之人亦可通过学些而获得礼。最终船山以无礼与有礼是人与禽兽相互区分的“分水岭”,提出了因为礼的存在,才使得“人禽之辨,壁立万仞”的观点。船山提出礼以区分人与禽并加以从本体论、人性论方面的论证说明,其根本宗旨在于高扬“礼”性。礼以分殊辨别人与禽,落脚点在“人”,即船山所说的言道必以天为宗、言礼“必以人为归”的基本思想。

【从礼以分殊辨别人禽管窥船山“礼”性论文】相关文章:

说礼议的论文范文10-05

傩礼到傩戏的演变分析论文10-10

说礼的作文03-22

观赏之礼作文11-18

成人礼寄语12-09

难忘的成长礼作文02-26

成长礼家长感言03-07

成人礼祝词11-10

关于礼的作文通用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