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浅析跨文化交际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

时间:2021-02-01 18:20:13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跨文化交际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文化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浅析跨文化交际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

  论文关键词:幽默 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 人际关系

  论文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幽默具有其独特的地位,体现各民族文化中深层的内涵。本文从幽默角度出发旨在探讨造成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更加频繁,人们越来越体会到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逾越的文化差异。而幽默存在于各不同文化之中,体现其文化的深层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幽默占有重要的地位,造成跨文化交际中差异产生的深层文化根源包括: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人际关系。

  1、不同的文化背景

  当人们考虑民族背景,其中包括许多方面:地理环境、历史、宗教和其他一些因素。事实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民族特性”。黄河流域位于中国的中央地带,是典型的温带气候,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这一地区古代中国以农业为基础发展本国经济,并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国农民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生活在土地上,除了在战争和饥荒时,很少流动。这种农耕生活和对农业依赖造成了内向的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抑制,谦逊和忍耐。由于内向和自我抑制,几千年来,大多数中国人不愿互相笑话。由于谦逊和忍耐,在林语堂看来特别是“宽容”,中国人的幽默往往以宽容的观点看待恶行和邪恶,而不是谴责、嘲笑他们。

  相反地,与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同,西方文化的根源希腊文化建立在海洋之上。长期在海上冒险让西方人比中国人具有更多的探索、进取、开放和积极的态度,这使得英语中的幽默更多地关注性与侵略。

  2、不同的思维方式

  人们普遍承认,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或思维过程。因此,理解和欣赏的东西方之间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效手段。西方人是线性思维,相对的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乃至一些亚洲国家的人民,他们是回旋式的思维模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发展受其所持的世界观的极大地影响。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这意味着人们崇拜自然和服从自然规律的手段,根据蚀变安排他们的生产和休闲、白天和黑夜以及春,夏,秋,冬循环的过程。从春秋时期孔子的“天何言哉”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的思想触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共事务和私人情绪。它塑造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倾向于寻求整体的一体化和重点的含糊。由于东方典型的思维模式,汉语的幽默,特别是关于“意境”。 这种“意境”存在于中国的传统美学中,在英语中我们无法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内容。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有三个关于意境的关键要素:新颖和巧妙的情节,生动描绘的情节和富于意义。意境也存在于中国人的幽默,尤其是在诗和打油诗中。

  与东方完全不同的是,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分离”。 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西方哲学家往往看到对立的世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好与坏,等等。同时,他们的宗教信仰所倡导的“原罪”的自我意识促使西方人不断努力征服自然,以及改善自我。基于这种类型的世界观,西方人发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关心对立性和正确性,并以逻辑和分析方法整理生活中的事物。这种典型的西方思维模式对英语幽默具有巨大影响。此外,在西方普遍流行的对幽默最有趣和最具争议性的解释是精神分析理论。从“精神分析”的字形上看很容易弄清楚理论的来源与其关注的内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幽默实质上是掩盖能使我们迫切渴望得到满足感的侵略”。

  3、不同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包括文化、社会、心理、地域和空间的变化,是影响中国和西方幽默的第四重要的因素。事实上,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哲学信仰的支撑影响着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人际关系取向。儒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仁和礼,自然的相互补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 仁是生活的目标,而礼是社会生活中可接受的规范和方法。仁由中国汉字“人”和“二”组成,意味着人应该给别人温暖和仁慈并尊重自己,暗示其集体方向的关系取向。建立于家庭生活,分享经验和友谊,人际关系是指一个共同的互惠和转让的义务约束在一起的网络。这是中国生活的重要内容。自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每一阶级有其明确的“五伦”。这些关系是君臣之间,父母与孩子,丈夫与妻子,年长与年幼的兄弟姐妹,老人与青年。在中国社会阶层中,这些关系是不对称的,它要求谦卑者服从那些有更高职位的人。

  不像中国的人际关系,在西方的.价值观和理念中没有仁和礼,也不常用到关系。所以西方人高度重视的是个人主义,强调“我”而不是“我们”。个人身份、个人权利和个性化需求高于“我们”的身份或团队的利益。个人主义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平等和自由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可以追溯到1776年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地保证每一个成员在社会上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这些取向的影响,使西方的“工具型”人际关系不同于中国的“情感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工具型关系中,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种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他们的关系类似于店员和顾客,医生和病人等。工具型关系存在于大量的英语玩笑中,玩笑的对象可以是医生,律师,警察等。此外,由于相等或横向的社会结构,身份地位系统的缺乏,英语幽默中玩笑各方的关系是休闲和非正式的,这样玩笑的对象可以从总统,总理,名人,到工人,农民和乞丐。

  结语:

  以上仅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人际关系角度分析跨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差异现象日益突出,所以对跨文化差异的深层研究也将成为语言学中更重要的课题,会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