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从谣谚起源到歌舞艺术

时间:2022-10-05 10:04:53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谣谚起源到歌舞艺术

  从谣谚起源到歌舞艺术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从谣谚起源到歌舞艺术

  摘 要: 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劳动人民的自发创作。

  先民在劳动生活中,某个“艺术天才”偶然创作出的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旋律片段或经验性话语,可看作谣谚艺术的雏形。

  此“创作者”与附和者共同构成“集体创作”。

  从文献记载的传说、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我们能体会到谣谚艺术逐渐成熟的过程。

  “诗”与歌舞艺术以谣谚文化为基础,“诗”可看作谣谚艺术的逐步雅化,适用于文化修养较高的群体;而歌舞艺术则是借助政治的力量从朴素谣谚文化中迅速崛起,应用于统治阶层歌功颂德或享乐的需要。

  关键词: 艺术;谣谚;集体性;诗;歌舞

  艺术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普通民众的日常劳动生活,一切文化和艺术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劳动人民的自发创作,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谣谚文化作为民众间最初的口头创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清人杜文澜《古谣谚·凡例》中说:“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1]亦即谣谚的兴起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可能出现了,从历史文化传承上来说,这是很有道理的。

  谣谚艺术对后世民族心理的成长和民俗文化样式的创作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最为直接的影响对象则是“诗”与歌舞艺术。

  一

  我国民众中兴起的谣谚文化,其发展必有一个从兴起到成熟的过程。

  可以想象,原始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群体性的生活使他们有了相互交流的基础,为了存活而最初以血缘情感结成的集体劳动,以及在这个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自然现象的神秘莫测、获得生活物质时的喜悦、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和遭受挫折时的忧伤等,都在客观上培育着原始人的思想感情,也使得懵懂中的原始人的生活经验得到初步的积累,这可以看作是谣谚文化产生的最原始的社会环境。

  交流的频繁、经验的积累、感情的激荡,使得最初一批谣谚作品在原始人群中产生。

  现在我们经常说,谣谚文化为民间集体创作,是民众丰富智慧或生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虽说谣谚文化产生于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广泛社会生活中,但如果具体到某个谣谚作品的原版创作小样,必定会是群体中某个具体人的创作。

  这个人可以看作是最初的“艺术天才”,他在集体生活中,经其随意或无意的“创作之举”,产生出带有某方面生活作用,同时能引起周围人共鸣的作品小样,并带动大家一起附和,由此在某一集体中渐渐传播开来。

  当然这种“创作之举”只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所谓“作品”也只不过是调解情绪的旋律片段或简单经验性的碎言片语。

  《淮南子·道应训》载翟煎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动力之歌也。”[2]

  鲁迅亦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3]

  这个最初发出“杭育杭育”之声的人,可看作是最初的“艺术创作者”,“杭育杭育”这种伴随劳动而产生的简单节奏性的声律,自然可以理解为最初的歌谣了。

  这种简单“歌谣”,一直沿用在后世人类劳动中,甚至现代民众劳作中还能找到它的痕迹,所以鲁迅所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假设,而是接近于现实生活的艺术猜想。

  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原始人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这种伴随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口号性、节奏性、旋律性的“谣谚”,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因为劳动环境的不同、劳动性质的不同、劳动对象的不同、劳动强度的不同等,会使人们表现出不同的主观态度,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感慨,也会激发起各样的愿望和幻想,长期的劳动积累更会产生出越来越多的生活感言,这些如果偶尔诉诸于劳作之中或劳作之余的声音艺术,则是众多不同节奏、不同风格、不同旋律的“谣谚作品”出现。

  这些初始的谣谚当然和后世我们所见到的成熟谣谚作品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从表达方式、表现内容、创作目的,还是艺术手法等方面来看,它们并非真正作用上的谣谚。

  但作为一脉相承的发展艺术,从萌芽到成熟都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谣谚文化也是如此。

  原始人这些自发的即兴创作,可看作是谣谚艺术的萌芽,它们往往有着质朴的语言、短小的形式、单一的情感表达、狭小的传播范围,充分地代表着当时的艺术水准。

  上面我们说过,谣谚作为民众间兴起的口头文化创作样式,我们一般把它称为民间集体的创作,把其看作是民众丰富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当然,民众从历史中走来,其本身的智慧和经验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完善的过程,这在历代谣谚作品中有着充分的反映。

  这里要有所说明的是谣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集体”创作性质。

  谣谚文化要想走向成熟,当然离不开产生它的群众,具体到某首谣谚作品本身,更可能经过了众多人的加工、润色、修改,也就是说谣谚的传播情况对其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才是我们所理解的“集体创作”。

  谣谚艺术的初始传播情况是怎样的呢?上面我们提到过,集体中某个“艺术天才”创作出最初的谣谚作品时,那些与其一起劳作的人,随着“杭育杭育”的发出,也就成了最初的附和者,这些人也可看作是最初的传播者。

  一种艺术形态,正是因为有了传播,有了广泛的接受群众,才有了充足的生命力,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才有了走向成熟的可能。

  二

  按照历史进化论来看,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活动的丰富和交往的频繁,人类社会也由原始的部落、氏族向更高级的文明迈进。

  与之伴随的谣谚艺术的传播也会逐渐深入,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其表现内容、艺术特征也逐步发展完善,作品小样的创作逐渐增加。

  慢慢地,谣谚这种文化载体会为更多的人所理解、接受。

  渐渐地,不同于原始人群中“杭育杭育”的真正作用上的谣谚作品也产生了。

  相传为黄帝时期所作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已有了形象的劳动生产描述;《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4],有了相对整齐的形式结构;涂山之女的《候人歌》:“候人兮猗”[5],已有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从“歌”、“辞”的称谓上看,后世对其艺术特征也给与了肯定,虽冠以“歌”、“辞”的名称,但更符合后世所理解的“谣”的范畴。

【从谣谚起源到歌舞艺术】相关文章:

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思路论文10-08

歌舞青春作文10-08

歌舞青春作文02-21

大学社团艺术节歌舞青春活动策划书案例模板10-07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10-06

卢姓的起源10-05

太极文化起源10-05

中国扇子的起源11-23

金鱼文化的起源10-05

人类的起源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