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论文

时间:2022-10-09 02:39:44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论文

  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论文【1】

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论文

  摘要:饮食消费在旅游活动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与购物消费并驾齐驱。

  因此,饮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正在被大力开发。

  本文试以地处西南凉山的彝族自治州的饮食为例,对其饮食文化资源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饮食 饮食文化 旅游开发

  饮食作为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不仅能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保证了旅游活动的丰富性。

  伴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扩展,饮食文化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饮食文化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居住区域不同,故生活习惯、饮食文化风格迥异,根据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食物来源及食物结构,可以大致划分为采集、渔猎型饮食文化,游牧、畜牧型饮食文化,农耕型饮食文化。

  若从区域文化差异和各民族文化关系来认识,则又大致可分为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南地区少数民则饮食文化,华东、华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笔者以西南凉山彝族地区饮食文化为例,谈谈饮食资源的开发问题。

  一、彝族饮食文化资源概况

  彝族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等省区。

  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喜种杂粮。

  彝族的杂粮以荞麦为主,肉食主要以猪、牛、羊为主,将其制成“坨坨肉”,蔬菜也仅有酸菜。

  彝族日常饮料以酒为主,民间有“汉人贵茶,彝族贵酒”之说。

  我们会具体分析彝族的各种饮食资源。

  首先是苦荞文化。

  凉山州是我国苦荞麦最大的生产基地。

  凉山彝人以苦荞麦为主食,一般将之做成荞麦粑粑。

  这种苦荞产于高寒山区,被誉为“五谷之王”,含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安神、活气血、润肠、通便、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正是基于其极高的营养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凉山州已开发出苦荞茶以及苦荞饼等相关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其次是肉食文化。

  彝族人待客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招待远方的客人要杀猪宰牛,牛、羊、猪在宰杀之前,要拉到客人面前走一趟,表明是专门为客人杀的。

  宰杀完毕后,将肉剁成块下水煮熟,然后起锅后再撒上辣椒、花椒、食盐等佐料。

  烤烧后会先将内脏让客人品尝,然后又把肉和酸菜一起煮成酸菜汤。

  这样主菜就基本齐全了。

  再次是酒文化。

  彝族多居住于高寒地区,彝民不论男女老少皆嗜酒。

  他们喝酒时,常先把酒倒进大碗里,依次轮流喝着这一碗酒,这是对客人的敬重,所以在招待客人时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是餐具文化。

  凉山彝族的餐具处处体现了彝族风情。

  彝人的餐具特色在于漆器,漆器原材料来源于生长在高寒地带的优质紫荆木材。

  用紫荆木作胚胎,加上传统手工技艺,经割漆与制漆、胎骨选择与处理、横旋木胎、上色与彩绘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配色用传统的黑、黄、红三色,三色间隔使用。

  用红、黄两色作为主色在黑漆底上调配,这样就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具有一定的空间感。

  二、彝族地区饮食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讨

  首先,该地区的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低级阶段,仅仅为品尝旅游,即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谈不上任何饮食的营养搭配功能。

  所以该地区不能将饮食以文化资源的形式加以挖掘,使其成为旅游目的之一。

  其次,彝族地区的饮食文化资源仍以传统享受性为主,没有具体体验性活动。

  随着游客的探知欲的提高,旅客早已不满足于常规的“坐、等、吃”的享受模式。

  对于平日难得一见的民族特色饮食,凉山州旅游餐饮市场基本没有为游客提供参与性活动。

  再次,当地宣传力度有限。

  基于凉山旅游发展的现状,仅靠商家的宣传难以成气候,所以应该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挖掘其内涵。

  凉山彝人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打造其文化对策如下:

  1.从餐厅建筑和装修风格上展示彝族风情。

  2.将一些与饮食有关的传说、典故、做法以文字和图画等形式展示。

  3.以表演方式烘托文化。

  在客人进餐时欣赏各式彝族表演,使客人能够近距离体会彝人文化。

  总而言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推动着文化产业继续发展。

  而“吃”不仅仅是旅游过程中的六大要素之一,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旅游资源。

  对于旅游者来说,在游览了民族风情,受到民族文化感染后,独特的饮食文化将展现其特有的饮食观念,特殊的文化形态还让旅游者更真实、更深刻地体验到旅游的精髓。

  因此,加快地区饮食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良性发展,而且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

  所以要在旅游活动中加强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而推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毛震.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2]林育彬,李慧新.马海云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04).

  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2】

  摘要: 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具有乡土性、地域性和生态性,在旅游开发中应重视挖掘文化内涵、保持乡土风味、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可持续开发等问题。

  本文以北川为例,提出了对其乡村饮食文化开发的构想: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研制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菜肴,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推出饮食文化专项旅游产品并注意加强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乡村; 北川羌族自治县

  [1]挖掘乡村饮食文化内涵,开发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北川为例,探讨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基本特性

  (一)乡土性。

  乡村饮食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各种风味食品,长期落后的农村经济使乡村饮食仅承担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功能,因而不同于宾馆酒店里的佳肴要求色香味形俱全,它讲究的主要是味道。

  所以制作方法简易传统、绝不刻意雕塑,原材料也多为就地取材,更有甚者干脆就以野生蔬菜为原料,器皿也多拙朴、实用,具有浓浓的乡土风味。

  (二)地域性。

  乡村饮食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在饮食生产、制作、习俗、礼仪等方面的表现,无论是有形的食物及其加工制品还是无形的饮食礼俗,都反映了这一地域的特殊环境。

  如北川平原乡村,广植水稻、蔬菜、养殖鸡鸭鱼等动物,食品原料便以此为基础;而广大山区乡村,除大量种植玉米、土豆、蔬菜、养殖生猪鸡外,山里还有不少野味山珍,因而玉米、土豆、野味山珍便成为其特色食物。

  (三)生态性。

  由于乡村饮食大都是运用本地的食源制作而成,而食物原材料的采集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状况,自然生态保护得好,就能永续地拥有大量的无公害的、真正的绿色食品,保持着与大自然的真实接触。

  另外从饮食习俗、礼仪来看,它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弘扬保护。

  二、乡村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问题。

  饮食文化旅游是一专项旅游活动,它以凸显饮食文化为特色,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

  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应注重挖掘乡村饮食中的文化内涵,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将有关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故事典故、风土人情等融入到有关餐饮中,让游客在用餐的同时能增长知识。

  (二)乡土风味问题。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色,乡村饮食以其浓浓的乡土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因此,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保持其鲜明的乡土风味——天然、纯朴、绿色,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地方特色问题。

  食作为旅游的基本要素,其主要功能是满足游客的基本生理需求。

  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并根据游客的消费层次设计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切忌盲目引进宾馆饭店菜肴,仿制其它地区的口味,以此来迎合游客的需求。

  (四)可持续开发问题。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2]。

  在对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中一方面要做好不可再生的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如组织相关专家对不同地域乡村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整理;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饮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

  三、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族的聚居地,也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生活在这里的羌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适应当地环境,总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并传承至今,其“就地取材、方便快捷;干腊为主,风味独特;祭祀性强,原始古朴”的饮食特点成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一种宝贵旅游资源。

  [3]但饮食文化资源只是旅游吸引物之一,尤其对中长线游客而言,一般并不是其出游的主要动机,[4]因此开发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游产品,也应主要面向中短途旅游者,并作为一种特殊的休闲旅游产品。

  具体开发构想如下:

  (一)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

  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一些特色菜肴的用料、烹饪、营养都很有特色,有的还有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对此应深入民间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纳,以便在主要乡村旅游接待点配备专职人员,在游客用餐间介绍有关食菜品的用料做法、保健功能、历史渊源和羌族用餐礼仪等,还可让游客学习餐饮制作技艺,学唱羌族酒歌等,这样游客可以通过品尝羌家饮食,了解羌家菜肴、特色食品的制作、故事和待客礼仪,领悟羌民的民间文化。

  (二)研制乡村饮食文化特色菜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的需求已上升到饱口福、长见识、求特色的层次。

  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菜肴更应有其特色,这种特色是基于北川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而打造形成的。

  (三)大力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

  北川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情,使饮食文化资源中的一些食物绿色环保、美味可口,深受游客的喜爱,特别是玉米、洋芋、荞麦、山野菜和药材等可作为重要土特产进行开发加工,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

  (四)推出饮食文化专项旅游产品。

  根据陈传康对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划分,饮食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的专项旅游活动[5]。

  结合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推出以下专线产品:

  1.羌家饮食风情品尝游。

  该产品主要面向绵阳城市居民,属周末休闲游产品。

  如结合小寨子沟的峡谷、瀑布等景观以及羌碉、羌歌等文化,可推出主题为品尝羌族民间佳肴的羌家喜宴品尝游,让游客深度感受羌家“十三花”的搭配形式、绿色的山野菜味道、地道的“猪膘”口感以及羌民饮酒的豪爽和饮食中的宗教文化。

  2.羌家山野饮食体验游。

  该产品也主要是短途休闲游。

  品尝美食虽然能让游客身心舒畅,但亲自制作一些特色美食则更能生动、形象地让游人了解相关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

  可结合北川羌族饮食原料就地取材的特点,让游客参与到食物的采集、制作中去,如亲自上山采摘野菜并加工;烤全羊鸡鸭;制作玉米馍馍、荞麦凉粉、豆花、咂酒等。

  3.羌家食疗保健度假游。

  该产品面向绵阳及周边地区城市居民。

  北川羌族聚居的地区盛产各种山珍、中药材,这些产品绿色天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3]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民间菜品、药膳的技法,结合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展食疗保健度假游项目。

  (五)加强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

  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把羌族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介绍北川羌族的特色饮食,如腌腊野猪排、羌家扣香碗等,激发游人到了北川一定要品尝的愿望。

  其次,在羌年节、祭山会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中,可以把羌族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推向旅游市场,通过多方宣传营销,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 何丽芳.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1):167-169.

  [2] 王刘刘.论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57-58.

  [3] 蔡淑华,鲍蕊.北川羌族饮食文化及其成因探析[J].人文社科论坛,2011(6):65-66.

  [4] 郑亚章.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与开发——以三峡地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9(5):150-152.

  [5]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0.

  辽宁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3】

  【摘 要】辽宁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成就辉煌,内涵丰富,是辽宁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阐述了辽宁饮食文化开发的原则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探究辽宁饮食文化的开发构想,繁荣辽宁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辽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一、 前言

  辽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在近3000年的发展历程中,辽宁饮食以满汉为龙头、鹿鸣为创新、辽宁地方风味小吃为基础,吸取了全国各大菜系的精华,结合本地区传统口味特点,磨砺研精,推陈出新,突出自己的风格,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辽宁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一)旅游饮食文化开发的基本原则

  1.充分体现辽宁的地域风味特色,以满足旅游者的求新、求奇、求特、求优等心理需要,让每个来到辽宁的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并根据游客的消费层次和消费习惯,设计配套不同档次的旅游饮食产品。

  2.注重辽宁传统旅游饮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辽宁的传统小吃很多,如马家烧卖、老边饺子等已经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在保护的同时还要注意创新,突出和强调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有一些小吃面临比较尴尬的境地,如果不注意保护,有一天就会从我们身边丢失。

  3.饮食产品的开发要有全局观、整体观、产品应有辽宁地域特色。

  饮食产品要成系列,即与整体旅游产品的开发相结合,综合考虑旅游景观的特点、设施、氛围等旅游因素的特点。

  如沈阳故宫与满清皇家饮食的结合开发、张氏帅府与四绝菜等。

  (二)实施辽宁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

  1.树立饮食文化资源观。

  民以食为天,数千年来饮食从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渐升华为人类的一项文明享受,甚而散发着艺术的美感。

  其内涵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旅游餐饮不要只着眼于为旅游者提供基本的饮食需要,而应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2.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建立资源信息系统,并给予准确的评价,分析其吸引力和开发潜力,包括明确饮食文化吸引物的知名度、历史价值、可接受性、开发的可行性、开发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如某些烹饪原料可能产生环境破坏)、与其他旅游文化资源的关系等。

  3.加强旅游餐饮业的管理。

  进一步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尽可能杜绝旅游餐饮行业的不正当竞争,维护辽宁旅游业的形象。

  4.开展饮食文化产品宣传。

  包括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名店、名点及各种美味佳肴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介绍、推介,尤其是在现有的导游图、旅游宣传手册、景点说明书中增加有关旅游餐饮的部分。

  三、辽宁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

  (一)转变观念,把辽宁饮食文化打造成宣传辽宁形象的窗口

  就目前情况看,辽宁的餐饮业具备了向外发展的条件,但还处在一种“单兵作战”的状况,还缺乏组织。

  “协同作战”的任务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来承担。

  外地人来辽宁吃饭,第一印象就是辽宁的形象,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辽宁饮食文化的内涵,提升辽宁饮食文化的品味,使之成为外地人了解辽宁的窗口。

  如吃到“马家烧卖”就会感受沈阳的悠久历史文化,吃到“驴打滚”的小吃也同样感到阜新非同一般,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了解辽宁厚重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辽宁的形象魅力。

  为了帮助辽宁饮食文化走出本地的小圈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许多同仁做了积极的工作,如建在沈阳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建有十七个功能展区,向世人展示了丰富而又珍稀的饮食器具和文化,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辽宁的形象。

  辽宁省烹饪协会举办的“辽宁饮食文化节”不仅让家乡的人了解了辽宁的饮食文化,品尝到辽宁的特色餐饮,同时也是对外极大的宣传了辽宁。

  但是目前看还是有些不足,因此笔者建议今后要积极开展辽宁饮食文化系列宣传活动。

  可以编写《辽宁饮食文化》系列专著,系统清理我省饮食文化家底;举办 “辽宁饮食文化”大型综合性的展览,展示历史文化底蕴,激活历史文化资产,带动文化资产运营,促进市场发育;还可以拍摄“辽宁饮食文化”电视系列专题片,提高辽宁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增强辽宁人民对本地饮食文化口头的和多种媒体的宣传意识,促进辽宁酒类、食品、餐饮等行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增强相关企业的CI意识;提高辽宁餐饮品牌的文化品位,增强市场感召力。

  而像“辽宁饮食文化节”这样的活动不仅仅要成为扩大辽宁餐饮产品知名度的一个新媒体,更要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加强旅游饮食文化商品的开发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辽宁辽宁饮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着丰富的民族美食资源、土特产资源,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许多餐饮名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竞争,有许多名牌淹没消亡了,有的正在走向没落,辽宁的名小吃很多,诸如马家烧卖、沟帮子烧鸡、那家白肉血肠、锦州小菜等均有百年以上的传承历史,是外地来辽(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17页)的客人首选的饮食,但可惜有的己面目全非,不仅没有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抓紧时间抢救这些名牌,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还有一些民间小吃,都是民间艺人千锤百炼的精品,如果能够挖掘整理出来,肯定会为辽宁的餐饮增色不少。

  辽宁餐饮业还要搞大,既包括规模的扩大,也包括质量的提高。

  要破除门户之见和论资排辈的思想,大胆推陈出新,增加辽宁菜系的品种。

  以东北地区盛行的锅包肉为例,似乎就是个大众菜,但是在辽宁却经历了三次创新,民国初年我们辽宁的做法和东北其他省份差别不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加入番茄汁,再到近年来的菜、汁分开,这种在技法上的不断创新,这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域的辽宁锅包肉菜品的特色。

  我们应善于将其和旅游活动结合在一起,使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饮食成为名牌旅游商品。

  (三)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旅游餐饮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餐饮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同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旅游餐饮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有高素质的员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辽宁饮食文化的开发,要求从业人员素质高,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懂得餐饮理论和技巧,还要懂美学、艺术、历史、民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要大力推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同时加强与餐饮界的联系与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使我们辽宁的饮食文化经久不衰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 结束语

  总之,辽宁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在开发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深挖历史文化底蕴,以促进旅游、文化发展和保护环境为宗旨,开发好辽宁饮食文化资源,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促进辽宁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辽宁旅游局.导游基础知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2]刘瑞新.论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4).

  [3]张磊.基于旅游需求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J]以淮安为例.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4]路明霞,李陇堂.河南省开封市“宋都”特色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7(12).

【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论文】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和谐开发论文10-09

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论文10-09

旅游资源开发相关论文09-30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论文10-09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论文10-09

饮食文化的论文10-09

饮食文化论文09-30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研究论文10-08

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分析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