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时间:2020-12-10 09:25:42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重视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能够丰富人们的大脑,提高人们的内涵,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调动爱国激情和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积淀文化底蕴,并能把文言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中。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重视传统文化的论文篇1

  浅谈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大脑,可以提高人们的内涵,可以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文言文是连接现代与古代的纽带和桥梁,是文化的载体。

  文言文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阅读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教学也就更重要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就如社会上流传的:知道鲁迅的少了,了解周迅的多了;知道端午节的少了,喜欢圣诞节的多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了……这都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这种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能够丰富人们的大脑,提高人们的内涵,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调动爱国激情和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积淀文化底蕴,并能把文言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中。

  关注身边文言文的现象,学习传统文化,能使现代文明社会得到更快速、更全面的发展。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这些传统文化篇章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与建设意义。

  第二,文言文当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言文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丰富信息,教师要想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知识,吸取更多的文言精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有上百篇,从先秦到两汉到唐宋到明清,绵延几千年,这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

  从内容看,聚集了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等诸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粹。

  这些脍炙人口,人人都能诵读的经典篇章,沉积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既有礼乐、规章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更深层面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整合、学习、理解、运用,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我们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精深博大,具有非常强的活力。

  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纽带和桥梁,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工具。

  文言文不仅本身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宗教、哲学、伦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阅读学习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要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渗透。

  1.古代“英雄形象”和“先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可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鼓舞学生学习古代英雄,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英雄气概,学习他们的品格,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

  历代古文中的精华篇章,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面临国家危难时不计个人得失,深明大义智退秦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表现出广厦千间庇天下寒士的胸怀;《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独善其身,向往山林生活,有爱护环境的情致;《满江红》中的岳飞誓灭胡虏的决心等。

  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重视文章中这些人物的品格塑造,以此来影响、塑造学生的个人道德思想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指导学生诵读山水精品,使学生热爱自然。

  高中文言文课文内容丰富,其中不乏山水精品,如必修1中《兰亭集序》对阳春三月江南山峻水清、树翠林绿的描绘:“暮春之初,……地有嵩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引导学生在诵读这些山水精品时用心去体会当时的景象,感受山水的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当学生沉浸于美景时,会感到社会和自然的情趣,会产生热爱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情感。

  古代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至真、至纯的审美情趣。

  无论是山水美景、自然想和,还是体察世情、关注人生,都体现出深沉的美学积淀。

  因此,对山水精品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景、热爱山河的博大情怀,开阔学生的博大胸怀,培养学生的美好人格。

  3.在上课前,鼓励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去了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对教师要讲授的古典传统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学生了解掌握的只是一些皮毛,对相关的文化、背景、人物了解不够,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理解也是肤浅的。

  比如我们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在课前就应该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郑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局势又是怎样的,面对当时的局势在自己不被重用的情况下,舍小我成大我的精神。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花大力气来歌颂焦中卿与刘兰芝至死不渝的爱情,让学生对爱情有更深的认识;同时赞颂刘兰芝勤劳、善良、恪守孝道的传统女性形象;再次,还要抨击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对爱情与婚姻的破坏,以此来表明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不幸的同情,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恶。

  如此,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也有了很好的掌握。

  4.引导学生读至情美文,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至情之文,如《陈情表》等。

  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陈情表》一文写出了古今至孝之情。

  学生在学习、阅读和赏析这一文章后,对李密的“至孝”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培养一种至孝之情,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感。

  学习《师说》一文,可以明白为师的道理,懂得尊师,养成一种尊师的风尚。

  学习《苏武传》一文时,苏武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那种对生命的执着,对国家民族的无比忠诚,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曾屡遭匈奴、羌等民族的袭扰,但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屈服,而是进行了顽强而又长久的斗争和抵抗。

  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文言文中,在传统文化中的积淀是非常深刻的。

  发扬这种民族精神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教育的作用,也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全面的崛起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坚持抗倭斗争不屈服的戚继光,坚决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显现。

  他们身上这种优秀的品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这对现今社会的很多不良风气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对尚未成熟的学生更具有教化意义,因此引导学生多读至情之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引导学生品读砺志名篇,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游褒禅山记》时,对探索精神的赞颂,对“志、力、物”相结合提高认识,提高修养,培养持之以恒的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品读《劝学》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立志于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品读《荆轲刺秦王》可以感受一种英雄气概;品读《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可以知兴替,明白国家兴亡之道,从而培养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品读这些文言名篇可以激发人的大志,使学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古代圣贤给了我们无比丰富的知识财富,文言文是智慧与文化承传的工具,因而绝不能放弃!如果你放弃文言文,就等于是放弃了古代圣贤留给你的丰富遗产,那是无穷无尽的智慧的宝藏、艺术的宝藏、修身的宝藏。

  现代人学文言文看起来很难,为什么会感觉困难呢?难在不肯下功夫,不肯查阅相关资料,不肯大声地诵读,不能静下心来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知识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