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时间:2022-10-01 00:58:30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民族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多元性的因素,有助于各民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深刻了解和互相学习,使得民族高校校园成为多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

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第一篇:民族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摘要]增强民族高校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加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创新具有时代性的校园文化。

  本文结合加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对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特征以及当前现状的分析,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增加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积极打造校园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完善文化建设机制、明确文化建设责任等措施,以达到全面推进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民族高校因其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其校园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文化的民族性

  由于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各自具有自己特殊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因此,由不同民族学生组成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民族性的特点。

  一方面表现在校园的总体规划和校园建筑的设计、民族师生的衣着服饰等外在层面,另一方面表现在民族学校师生的语言及生活习惯等内在层面。

  [1]

  (二)文化的冲突性

  由于各民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不同,加上对各民族的文化差异认识不足,从而容易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偏见,这就是民族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

  但是文化冲突是文化整合过程的一个阶段,努力融合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各民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使得多民族的多样文化内在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增强各民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归属感,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方式。

  (三)文化的多元性

  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民族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多元性的因素,有助于各民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深刻了解和互相学习,使得民族高校校园成为多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加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凸显民族高校的独特性

  民族高校不同于普通的高校,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

  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色彩,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文化整合的功能,把各民族文化融入于中华文化之中,从而形成独有的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并具有不可复制性。

  这是民族高校不同于普通高校的鲜明特点,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各民族学生所具有的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从而产生新型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凸显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向心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会趋于统一,在校园文化引导下的价值观将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因此,构建同一价值观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增强民族高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将有利于民族高校的长治久安和和谐发展。

  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样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

  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其情操,启迪其心智,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三)有助于带动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我国民族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完全解放。

  这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校园文化对内具有熏陶作用,对外具有辐射作用。

  学校首先对学生进行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然后,通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使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播到社会主体当中,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先进的校园文化通过传播和内化转变为先进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每个个体。

  三、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民族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民族高校校园文化设施简陋以及配置不合理,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

  其次,民族高校文化活动形式单调,缺乏创新力。

  而且校园文化建设机构不健全,建设机制不完善。

  (一)文化设施缺乏,配置不合理

  民族高校的校园规划缺乏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没有明显地体现民族特色。

  [2]物质文化建设的资金匮乏导致物质文化建设在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

  首先,在校园环境的改善方面缺乏宏观设计指导,校园的附属设施缺乏有效设置,校园规划和建筑等标志性设计没有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精神。

  其次,校园的主要和附属设施不足以支撑高校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设施不健全、设施陈旧等方面。

  (二)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创新性不足

  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对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继承不够彻底,而且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表现单一,没有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多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呈现,而且歌唱多以简单的单唱、双人唱为主,多是个人才艺表演,并没有达到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的目的。

  舞蹈种类老套,长时间固定几种舞蹈撑场,很少有新型舞蹈演出。

  虽然在文化活动中各民族文化都会有所呈现,但是缺乏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活动,这样就导致各民族文化交流不够深刻,了解不够深入。

  (三)文化建设缺乏全局意识,建设机构不健全

  首先,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上缺乏全局意识。

  把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垂直管理分割开来,局限于简单文艺活动,导致校园文化单调乏味,缺乏时代活力。

  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机构不健全。

  不少高校把校园文化主体局限在大学生群体及与学生管理有关的少数几个部门,而把校园中的其他部门和成员排斥在外,造成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片面性。

  四、加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从文化设施方面入手,做好文化设施建设;还要从文化活动形式入手,丰富文化内容,增加文化活动样式,发掘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同时,要健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文化机构全局意识。

  顺应时代潮流,打造网络文化传播平台。

  多方位、多角度建设民族高校校园文化。

  (一)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整体规划,根据民族高校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体现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又要体现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特征,进而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性。

  在学校的建筑风格和整体布局上,既要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又要有象征多民族团结互助的寓意。

  既要有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又要有鼓舞、激发学生的效果。

  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营造文化氛围,而且可以激发师生的文化意识,完善校园文化设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只有校园文化设施的完善,才能为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平台。

  (二)增加文化活动样式,丰富文化内容

  民族高校是以多民族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各民族学生聚集在同一个校园,那么校园本身就是个多民族表演的大舞台。

  如何挖掘各民族的文化潜力,在高校的校园文化舞台上展现自身的魅力,这是民族高校具有的天然优势。

  正是具有这种优势,民族高校的文化建设更加应该发挥这个优势,使民族高校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化内容更加饱满。

  (三)健全文化建设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要健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机构,统筹规划校园文化的长期建设,立体构建校园文化传播网络,占领校园文化传播阵地。

  文化建设机构要有全局意识和长远意识,完善校园文化管理机制。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多元一体的建设目标,协调统筹全校人力资源,共同为校园文化建设落实服务,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依法行政,规范办事。

  将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纳入学校职能管理部分的管辖范畴,调动专门人员专职管理,长期规划校园的文化建设。

  (四)打造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网络交流平台

  校园文化网络平台是依靠现代技术传播和共享的服务平台。

  而且校园网络有它独有的特点,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呈现出文化元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校园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可以以崭新的形式展现出其新的内涵和特征,同时校园网络文化传播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网络文化的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终端了解到各种文化信息。

  再次,网络文化平台打破了网络文化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地位差异,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主体,使信息文化传播在平等、双向、自愿中完成。

  五、结语

  民族高校校园文化是多民族相互融合的文化大餐,它不仅给各民族文化创造了一个展现的平台,同时也增强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同时,在校园文化的舞台上,各民族文化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它们同样可以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跟随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掌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论[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李华.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社科纵横(社会科学版),2006,(5).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分析

  近几年,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建设,对学校的均衡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每所学校也都在环境建设、文化建设上颇下了一番功夫,精心设计和打造校园环境文化,让校园成为孩子们博览学识的乐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对学校办学起着定向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因此,作为领导,一定要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并以这个办学目标为核心,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然后用自己的办学思想去统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使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深入每个教师心中,为实现办学目标团结奋斗,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

  几年来,我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学校就有了生命力。

  因此,我们应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思想。

  如:我们当地的一所小学的民俗文化,营造了浓郁的民俗气息。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民俗器用陈列馆”,包括复制的一个东北民居,一千多件代表东北地区民俗的老物件。

  这样的民俗文化记述着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审美追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里不仅开辟了一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基地,同时也为热爱传统美术的孩子们提供了一方尽情享受创作快乐的天地。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一个班的孩子在民俗馆里,坐在草垫上,兴致盎然地上着撕纸课,专心致志,旁若无人,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真的是全身心融入其中,连我都不自觉地想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这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孩子们了解民俗,热爱家乡。

  因此,我认识到学校要发展,一是要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将自身的位置定好,想清楚要把学校办成怎样的一所学校;二是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办学情况,找出学校的办学优势或办学需要。

  三、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楼层文化处处给人以全新的不同启示和熏陶。

  因此,无论我们的学校是怎样的规模,都应想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校园美化绿化、文化建设,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它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又能陶冶师生情操,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育人为了把文化环境育人落到实处,使学生耳濡目染得到熏陶。

  有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将校园文化建设焕然一新。

  不少学校都采用了历史故事、名人名言、宣传标语、雕刻、书法、十字绣、布艺、剪纸、粘贴画等各种形式,将楼内走廊进行了文化布置。

  如:有的学校楼内四层楼各具特色:一楼是体现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示板,通过“心灵对话”型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文化立校,责任立教”的办学理念;二楼是体现传统教育的历史故事和雕刻,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古人刻苦学习及启迪人的思想的图文并茂的小故事”作品,告诉我们从小树立起勤奋学习的志向;三楼内容丰富的励志书法、十字绣,展示的是师生的书法、十字绣作品,置身于这条长廊中,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四楼是形式各异的师生美术作品,这一层艺术墙的布置,告诉了我们,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早已融入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中,学生的绘画、书法、布艺、摄影等艺术作品一一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园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