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时间:2020-12-10 12:12:09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了制度文化建设内容,但是制度文化建设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一)

  一、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

  首先,校园文化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指导思想与课程资源。

  任何学校都存在着自身特定的校园文化,并有意或无意的渗透到了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之中。

  特殊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学校的校风、氛围和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价值倾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校工作人员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校本课程开发者本人也是在这种校园文化下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开发活动。

  课程开发者只有在校本课程中渗透校园文化,使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学校的基本信念相一致,才能与本学校相兼容,从而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校本课程。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本身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者应该具备文化敏感性,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学校中外显的或者内隐的文化,并能够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使其通过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具备教育的意义,从而将文化发扬光大。

  其次,特殊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促进了特殊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以校本课程发展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发展的方向和价值所在。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基于自己的实际而开发的特色课程,它渗透了文化要素,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它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所承载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学生,成为促进校园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同时,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形式,使得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有些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的“陶艺教育”校本课程,结合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在使学生了解了陶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改革

  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教学不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与给予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平等参与、共同经历、自主探索、思想碰撞的知识生成与发现的过程。

  建立平等、合作、接纳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所有教职员参与并共同承担教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责任已经成了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当今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环境重建与情景创设的重要性,认为儿童行为塑造、改变以及知识学习有赖于环境改造与重建。

  教学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不同的教学环境暗示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改变教学应当从改变环境开始。

  教学环境单一必然导致教学过程单一,环境多样意味着教学的多样性;环境的结构化往往意味着教学的结构化。

  首先,特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的意识。

  特殊教师应该要认识到残疾儿童的学业发展与康复不仅仅是依靠密集的知识教学与大量机械的康复训练,课堂中教师创设的友善环境至关重要。

  残疾儿童很容易对单一的环境与教学方式产生厌烦感与行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将教学和康复训练与班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个充满接纳、包容的亲切环境中对残疾儿童进行施教。

  其次,在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环境安排时,特殊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对教学空间进行功能分区与配置,精心创设结构化的、生活化的、儿童友好型的教学情景,将家庭、学校、社区范围内真实的生活情景与片断纳入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具备文化环境的气息,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教学。

  重要的是,这种渗透校园文化环境的教学很容易使得残疾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利于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的泛化。

  三、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残疾人文化

  残疾人文化是指残疾人群体在其特殊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文化心态、互动关系和活动方式,是残疾人在其长期的共同生活经历中所形成的。

  残疾人文化并不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而是残疾人自己的文化根基,反映残疾人的特殊性,与主流文化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是社会多元文化的一种。

  残疾人文化尤以聋人文化为代表,已经表现出相当可观的凝聚力。

  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残疾儿童共同聚集和学习的场所,必然存在着包括聋人文化在内的多种残疾人文化。

  残疾人文化是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它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获得应有的文化地位。

  因此,特殊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应包括残疾人文化的发展,将残疾人文化纳入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之中,从而保证残疾人文化存在于发展的合理性。

  此外,残疾人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例如,聋学生的手语文化,本身就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残疾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对社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特别是在特殊学校这个相对隔离的环境下对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和理解残疾人文化,将残疾文化作为校园主流文化之下的一种亚文化,引导这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残疾文化圈内部的残疾学生不要排斥其他文化,主动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不同文化圈的残疾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全纳教育

  在国际领域,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然而我国由于现实情况,目前仍然是采取以特殊学校为骨干、大量附设班与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虽然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是并行发展的并且看似是相对立的,然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随班就读中残疾学生更好的融入普通教育环境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特殊学校中特别强调责任感、关心和爱护学生,即“一切为了残疾学生,为了一切残疾学生,为了残疾学生的一切”的文化氛围。

  在随班就读环境下,每个班级的班额都比较大,并且普通教师往往更加追求的是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残疾学生作为班级的少数“特例”,经常处于被忽视状态。

  因此,普通教师尤其需要学习特殊教师的这种精神,关心和照顾残疾学生,尽最大努力满足残疾学生的身心需要。

  其次,在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学生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不同,因此非常注重残疾学生在学习能力和风格上的差异性,强调分层次、分类别的个性化的教学。

  在随班就读环境中,残疾学生往往由于残疾跟不上普通学生的学习速度,普通教师就需要借鉴特殊教师的差异教学的思维,对残疾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尽量使残疾学生不要落后。

  更加重要的是,这种差异教学的思维不仅有利于残疾学生的学业发展,对于班级上其他有特殊学习需要的正常学生儿童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特殊教育学校在校舍和公共设施等硬件方面所体现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对于残疾学生融入到普通教育环境也有启发意义。

  普通学校在建筑设计上也应尽可能的采取无障碍设计的理念,以便于为残疾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这种无障碍的理念浸入到普通学校中,经过正确引导,可以形成一种接纳、包容差异的文化,对普通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

  一、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现状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现状

  我国关于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并不是很多,从20世纪末开始,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重视精神文化建设领域,侧重于文化、活动的建设。

  然而21世纪以来,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始从单纯的精神文化建设领域逐渐扩散到物质文化建设领域,重视职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途径和载体。

  从政策来看,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关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实现德育的途径之一。

  在2010年5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首次将“校园文化建设”写在文件名称中,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对于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强。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从首次提出时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到“校风、教风、学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秀企业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广泛性,其内容被极大地丰富起来。

  3.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从1994年最初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到2010年《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和保障”,同时针对领导、管理和保障,又从这三方面分别提出了实施途径,包括制度建设和内容规划及评价的措施等方面,体现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的多样化、多层次性,也体现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化趋势。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我国职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开展起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逐步增多,方法多样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未能充分体现职校与普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

  校园文化未能凸显“职业性”,很多的职校都是由原来的初中、高中演变而来,受原有学校环境的影响,很多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沿袭普通中学的模式,很难找到职业学校的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性和专业性,是培养某一领域专校园文化业人才的教育,是培养直接从事第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专门人才。

  然而,目前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少了这方面的内容,因此,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职业文化进行建设,这是突出职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重要方面。

  其次,职校校园文化脱离企业,脱离市场。

  职校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力的结合是相当密切的,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是要直接进入企业或者行业从事生产工作,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中的。

  目前我国在职校的发展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顶岗实习等方面,企业参与多数限制在了学校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师资、学生、教学环境的建设等方面,企业、市场的内在因素比如文化等并未能深入到职校的内部。

  再次,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建设相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较少。

  精神文化主要指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虽然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活动提出较晚,但是相对于制度文化建设来说还是比较多的。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对于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少有涉及。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则基本没有出现在政策文件中。

  二、对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

  针对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以此来推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职业文化的内容,突出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

  适当地增加职业文化,例如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礼仪、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让职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相应的教育,更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职校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适应能力。

  第二,提高企业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

  企业的参与不仅仅是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参与,也可以是企业文化的参与。

  企业文化的参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参加,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的情况和要求,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掌握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企业的参与同时也可以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职校环境建设,并在其中传播一定的文化思想。

  第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增加开放性,增加职校和外界的联系,包括职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职校与社会的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