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8 20:22:22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研究论文

  (一)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水平分析

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研究论文

  当前,由于文化审美公德本身作为一个新课题尚未全面融入日常教学中,以至于文化审美公德的认识、研究以及教学都显得较为滞后。特别是随着网络文化空间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环境后,文化审美公德缺失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第一,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水平偏低。

  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中的意识水平体现为偏重现实利益、物质利益。例如对于漂亮与和谐的选择中,不少学生常常漠视和谐。

  第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缺乏基本的尊重。

  盲目追随西方文化而漠视甚至否认民族优秀文化而导致的文化思想混乱。第三,公共文化空间中的道德自律意识薄弱。肆意剽窃他人文化成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习以为常的行为。通过网络文化空间不辨是非美丑任意传播各种歪理邪说、攻击他人已经成为公共文化空间中的无形暴力。因此,大学生作为未来文化创新的主力军,对其进行文化审美公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现状

  文化审美公德作为公德教育的系统内容虽未形成于基本教学中,但是能够在诸多课程中看到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雏形,并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中体现出大学生基本文化审美公德的良性发展。

  第一,艺术欣赏课程培养了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在大学生公共课程的修习中,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均为学生开设艺术鉴赏类的课程以供学生选修。这类课程包括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的专业学习和作品鉴赏;中外文学类的作品赏析;古代文物作品鉴赏等等。艺术鉴赏类课程将美的作品呈现给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通识教育开阔了大学生审美眼界。

  高校通过开设古今中外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学等通识类课程,使大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逐步加强,其审美认知也随着大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而变得更为深刻,有效培养了大学生放眼世界的宽广胸襟和国际视野。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基本审美价值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这一系列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帮助大学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为大学生进行文化审美指明了方向。

  第四,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了审美教育氛围。

  高校进行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校园景观环境建设,凸显高校特殊的文化气质。高雅艺术进校园、名人名家讲坛等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起到了基础性、教化性的作用。第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尝试新的教学手段--经典艺术歌曲赏析进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把艺术鉴赏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是大学生两课教学的创新手段。通过艺术经典歌曲赏析课,大学生从艺术鉴赏中获得美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从情境教学中获得知识,提升了自身的精神修养。

  (三)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发展途径的思考

  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文化审美公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化和系统化既是解决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缺失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基础。所以,对照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现实状况,有必要对大学生审美公德教育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对进一步推进当前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1.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审美公德素养以适应文化竞争需求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素质全面的一流师资队伍

  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是通过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的知识内化和修养升华的结果。大学校园文化品质的高低与师资队伍本身的素养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同时,大学教师更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他们直接面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其价值观、人生观及其人格修养均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并在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行为榜样和精神教化的作用。大学教师自身文化审美公德素养的确立和提升能对大学文化创新增添新的活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建设的中坚力量。

  2.以感性教育来培养大学生对文化审美公德的需求感和认同感。

  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感知,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包括校园的地理环境、校容校貌、景观建筑、纪念标识等校园物理和自然条件,这种环境所体现的是校园的显形文化,对身居其间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教化作用。所以,注重反映高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建设,进一步营造具有文化美感的审美氛围是确立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的基本条件。

  规范校园文化在现实公共场所和网络空间宣传的秩序和品质是当前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越来越注重文化宣传效应的今天,文化空间内的文化宣传手段可谓层出不穷,尤其受到各类媒体影响,大学生盲目追求宣传的轰动效应而无视宣传手段本身是否能够维护大学生群体文化审美需求的实现。所以,加强文化宣传秩序的维护和文化宣传品质的提升,确立大学生文化审美权利的维护意识是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构建的必要条件。在这个人类生存方式已高度社会化、世界化的时代,文化的发展也不得不适应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而呈现出社会化、世界化。我们必须超越群体、集团以及特定信仰、文化,建立起属于这种共处生存方式的普适性的文化审美体系。所以,将更为丰富多彩的高雅艺术引入校园,积极开展高尚文化的交流,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国际性审美眼光的重要途径。3.以理性教育来培养大学生文化审美的公德意识和习性。

  第一,加强系统性的审美公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虽有涉及公德教育的内容,却缺少审美公德的相关思想内容,更缺少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锻炼。因此,集中力量对审美公德教育的内容进行研究,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内容是进行审美公德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而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不足以转化成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所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教学的实践环节进行积极探索,实现大学生审美公德教育的知行合一。

  第二,把审美公德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大学基本教学的始终。

  审美公德教育首先是通过加强文、史、哲、艺术、科技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帮助大学生确立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有利于为审美公德的建构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地在各门科目的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审美公德思想的引导。

  第三,进一步拓展文化审美公德的延伸教育。

  普及文学艺术鉴赏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引入道德教育。艺术经典歌曲赏析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次成功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创新的尝试。以此为契机,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和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来拓展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四,确立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在网络文化安全教育中的地位

  在相关理论课程中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内容不仅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现,而且要切实形成审美公德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培养起网络中的审美能力和自律能力。大学生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亦是文化的主要创新力量,缺少了大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的培育,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未来。

  因此,文化审美公德构建的意义无论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还是大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都带有终极性质。面对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严峻挑战,高校教育必须直面文化审美公德的现实水平,努力推进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的教育研究。

【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铜镜的审美艺术研究论文10-08

审美与快乐式小学音乐教育研究论文10-12

学前教育中舞蹈审美能力培养研究论文10-09

审美教育的小学音乐的论文10-09

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与艺术设计教育论文10-08

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研究论文10-11

磘族民歌审美艺术研究分析论文10-10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思考论文10-09

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审美理据论文10-12

体育教育的跨文化差异研究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