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羌族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8 07:29:21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羌族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 要:羌寨作为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生态场,是羌族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也是羌族文化最具体的固态表现与最鲜活的表现领域。透视羌寨,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当前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情况。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首先培养羌民的民族自信,唤起羌民的民族自觉,提出构筑原生态的羌族村寨,发展羌族村寨的文化经济,加大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从多渠道和多层面拓宽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羌族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关键词:羌族村寨文化;羌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村寨是族群生活秩序产生和动作的场域,是产生和维系族群认同,塑造和调适族群关系的最基本的实体[1]。在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以固定的村寨作为民族聚居的村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交织与影响下,构建出特殊的时空、族群,并借助于村寨将本民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代代相传。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三个县,共有羌族12万人,总面积12461.415平方公里。这里一般是三五十户聚居成一个寨子,以各自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羌民的生活空间,称羌族村寨或羌寨。羌寨中每一个羌族成员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在世代承袭的文化氛围里生活,文化的共同性让羌寨成员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行为模式、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基于此,羌寨既是羌族文化的生产者,也是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可将羌寨作为透视羌族文化的新视角。

  一、当前羌族村寨文化面临的问题

  羌寨作为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生态场,是羌族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也是羌族文化最具体的固态表现与最鲜活的表现领域。经调查,当今羌族村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民族文化的淡化与消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羌族村寨文化开发“重形式、轻内涵”

  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整个村寨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情绪,民族传统文化成了被炒卖的商品而失去原本的意蕴,出现了“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为了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迎合现代人对民俗旅游、古村落旅游的猎奇心理,民族歌舞、服饰及节庆等羌族特色的民族元素被开发出来,不难发现,羌族传统的节日、仪式、歌舞等大都被改造成追求市场利益的纯粹表演节目,这些“特色”的表演看似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乡民的“经济理性”使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场所逐渐被吞噬,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2]。调查发现,如汶川的萝卜寨、龙溪寨,理县的桃坪寨等羌寨举办的民族旅游都是些程式化的接待方式,特别是一些羌族盛大的节日,常常是出外讨生活的羌民临时回来跳锅庄、表演羌绣等,以此营造出节庆的氛围,羌族传统文化的内核逐渐被消解。

  (二)羌族村寨文化的生态结构被打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这些羌族村落本身也经历着现代社会的城镇化过程,一是新建羌寨忽视了资源、环境等原有风貌的保护,新的场域失去了许多民族文化的原真内涵,随着依赖于原来的生态环境而存在的文化生态被打破,如议话坪作为羌族传统上协商议事的场所,但现实中它几乎没有存在空间;二是家族观念随着家庭越来越小,家族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浅,族群之间的关系也渐为疏远,原来所依附的血缘家门、亲房,以及地缘性的社会关系也处于萎缩状态;三是在家庭内部,过去闲暇时,羌族长辈往往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给下一辈讲述羌族的神话传说,传授给子女传统习俗、生产技艺,现如今几乎没有了,依靠代际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渐失,羌族四十岁以下的人基本说不清楚羌族的民间故事了。照此以往,羌族传统文化迟早会随着老一辈的去世而失传,这种传统文化的丧失不仅意味着失去了羌族的独特性,更是一种内聚力的丧失。

  (三)羌族村寨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挑战

  羌族所处区域介于汉族与藏族聚居地之间,羌族、汉族、藏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的人文风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羌民对本民族文化开始了一种新的审视与质疑,在潜移默化中使羌族自己的生活、生产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趋同。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有限的耕地面积减少,羌民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大量羌民迁居到交通方便、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或城镇的周边地带,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一般都外出打工谋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祖辈的生活环境到外生活,他们渐渐脱离了羌族文化传承的地理、语言和心理环境,家乡成了他们的生活驿站,他们的心理层面与行为方式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明显发生了改变。特别是羌族年轻的一代所受影响更大,现代化让他们享受和接受到了较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现代教育,他们普遍表现出对传统的羌族文化、技艺不感兴趣,伴随着其羌族身份零散与破碎的记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二、羌族村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

  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3]。而人是文化的主体,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与态度决定着羌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

【羌族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空竹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10-12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范文10-13

民间文化发展的政策与法律保障研究文化论文10-12

地方文化研究与创新的论文10-09

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论文10-09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论文10-09

茶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干预协同发展的研究论文10-10

旅游文化孤岛现象研究论文10-09

旅游文化体系建设研究论文10-09

国土文化建设研究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