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贫困文化理论农村学校的发展定位论文

时间:2022-10-08 08:38:18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贫困文化理论农村学校的发展定位论文

  摘要: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深受“读书无用”价值观的冲击,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地位日趋边缘化。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农村学校对社会中“读书无用论”不合理的应对方式,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甚至演变成反学校文化。如何重拾大众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信心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发展的关键。为此,农村中小学校应正视“读书无用”再次抬头的外部生存环境,并在贫困文化理论的指导下,转变办学观念,重新定位学校的生存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改革课程和教学管理模式,摆脱学校发展的桎梏。

贫困文化理论农村学校的发展定位论文

  关键词:城镇化;读书无用论;反学校文化;贫困文化理论

  学界多从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角度解释“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强调农村人口对高等教育的失望,却忽视了读书无用论引导下农村地区居高不下的中学辍学问题。据媒体报道,农村地区中学阶段累计辍学率高达63%[1],这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文化氛围,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贫困文化理论由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旨在从社会文化学视角去解读贫困群体的整体形象。该理论认为“贫困文化”是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是一套穷人共享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代际传递性,一旦形成,便会代代相传,甚至演变为“反文化”[2]。因此,贫困文化理论常被用来解释贫困人口消极的精神态度如何影响他们摆脱贫困,以及这种消极的态度何以维持和繁衍。

  一、读书无用:基于贫困文化理论的农村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李涛等人通过对雍村的调查发现四成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3]。其中家庭收益对土地依赖程度越高,越认同“读书无用”,相反农户越富裕,越认为“读书有用”[4]。可见,“读书无用”是贫困群体所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因此,为了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生存状况,重拾村民对基础教育的信心,就要知晓其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我国学者多从教育公平角度解释基础教育阶段的“读书无用论”,认为这一思潮是底层人民对教育不公平的表达[5]。但任何教育方面的问题都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在教育中的表现。因此,本文跳出教育领域,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分析城镇化对新读书无用论滋生的作用路径。

  1.城镇化导致新“读书无用”价值观的滋生

  (1)城镇化加速了农村教育水平流动功能的弱化。在二元制约束的过去,教育是农门子弟走出农村的主要渠道,但“跳出农门”必须接受多年基础教育才可能实现。如今,城镇化打破了过去教育流动的唯一性,消除了人口流动的门槛,极大地促进了人口在城乡和不同地区的迁移流动。这意味着农村子弟无须通过多年的教育便可实现地区间的横向流动,发挥个人所长,实现其人生抱负。因此,村民越来越忽视教育促进人口流动的功能,教育的垂直流动作用便在农村地区出现弱化,为新“读书无用”价值观的滋生提供了条件。(2)城镇化凸显了教育垂直流动功能的弱化。“寒门再难出贵子”等话题被持续热议便是学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表现[6]。各种资本的运作使得中下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难度增加,无形中复制了已有的社会等级,减弱了基础教育的社会分层流动作用。加之,高等教育与就业间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教育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政治权力或更优质的生活方式[7]。因此,底层人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逐渐破碎,索性早早放弃教育。在日渐弱化的教育垂直流动功能与外出打工者收入日益提高的鲜明对比之下,“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在部分群体中悄然滋生,并在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在整体贫困群体中催生出“读书无用论”的亚文化。(3)城镇化过程中大量撤并中小学校导致农村地区文化荒漠化。社会流动带来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生源日益减少,导致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于是旨在通过撤点并校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和提高办学质量的政策应运而生。但是撤点并校过程中过分关注经济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将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置于城镇化发展的边缘地位,异化撤点并校的本质要求,物化学校资源特性而忽略其育人的功能。不仅造成了一系列教育和社会问题,更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学校主流文化的辐射作用而出现主流文化荒漠化,使农村“读书无用”的贫困亚文化成为当地唯一的文化。(4)城镇化深化城乡交往,也深化了农村地区急功近利的心态。城镇化使城乡交往趋于频繁,但农村地区仍以农业和劳动力输出为主,生产方式还未发生实质性转变[8]。经济建设水平和村民价值观的不协调冲击了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使得是否富有成为农村地区对他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漠视教育对人格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读书无用”便在当地得到进一步深化,逐渐为村民接受,甚至上升为当地的主流文化。

  2.“读书无用”的价值观转变为“反学校”文化

  在读书无用价值观的趋势下,底层人民逐渐失去对学校教育的信心,甚至变异为与学校文化对抗的“反学校文化”。“反学校文化”主要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旨在反对学校威权体制的“反学校运动”。我国的相关研究则是始于张人杰的《校园文化与反学校文化》一文[9],他指出“反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校园文化根本价值观之异化。主要表现为对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以及抵抗[9]。具体体现为对教师的反抗和对学校制度的挑衅。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引发对农村教师的反抗。“读书无用”成为农村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极大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尤其是中学生。中学阶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父母亲人的价值渗透、学校同伴的观念影响、务工群体的行为示范都加深了农村中学生对读书无用的认同。此外,农村老师的社会配置结构、收入待遇、身份地位无疑使农村中学生确认读书的无用性。这种源于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的读书无用的价值观,便引发了学生对作为“知识权威”的农村教师的轻视和反抗,发生师生间的顶撞、冲突。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导致对学校制度的挑衅。大量撤点并校使得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办学的主要形式。大规模的寄宿制学校通常制度规范全面严苛,管理手段缺乏人性化理念,易导致学生的反抗情绪。加之农村学生对读书无用的深信不疑,导致其对学校制度的挑衅,反映在行为上是对包括学校形成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内的一切学校文化的反抗,具体表现为偏激对抗、消极逃避和阳奉阴违三种形式。偏激对抗是学生不满学校规则而表现出的不服态度,并以偏激的方式对抗学校管理的行为。学生反对班级纪律的约束,有意破坏课堂纪律,造成课堂混乱;反对学校规章制度,故意违反校规校纪,严重破坏学校的秩序和规范。消极逃避是指学生采取冷漠消极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不认同的学校文化价值和管理手段的反抗的行为。拒绝参加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逃避家长、教师、学校的压力,易为偏激对抗埋下隐患。阳奉阴违的对抗行为是对校园人际文化的反抗,是学生为了避免受到谴责,表面认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但通常敷衍了事,甚至私下对抗的行为,助长反学校文化传播。

  二、态度极端:基于贫困文化理论的农村学校内部问题探析

  根据贫困文化理论,贫困亚文化的产生是穷人对其边缘地位的适应或反应。基于此可发现,中小学校往往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应对。

  1.适应:降低教育教学标准的自我放弃

  贫困亚文化的存在是穷人在社会主流价值规范下无法获得成功,而采取的种种应对挫折和失望的不得已选择。一旦产生贫困亚文化,一部分穷人便心甘情愿地生活于自己的文化圈中,不愿意接受可以改变生活的机会,从而加深贫困。农村学校处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一方面城镇化的深入使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涌入农村,受城市市场经济的冲击,村民更加关注物质追求和实际效益,农村社会充斥着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浮躁心态。相比之下,学校教育的地位迅速下降,逐渐失去运转的外部文化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学校兼并浪潮过后,寄宿制成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普遍的办学形式,巨大的学生规模不仅直接带来学校经营成本急速上升和管理难度急剧增加,也加剧了文化的冲突和对抗。但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不足以弥补学校配套资金缺口,学校规章制度难以规限每个学校成员,学校内部管理难度极大,运转艰难。因此,部分学校领导者选择适应农村办学边缘化倾向。面对内外交困的生存环境,部分学校深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已失去自身发展的自觉性。学校领导者办学态度消极,将自己视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的弱势群体,降低办学标准,将实际办学目标定位于“维稳”。在具体工作中倾向于通过机械保守的管理方式保证学生安全而非提高教育质量[10],更不愿、不敢做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尝试。

  2.摒弃乡土文化而迎合分数的功利主义

  一些农村中小学的学校管理者认识到落后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对个人发展和学校改进的阻碍,积极破除贫困文化的影响。但急于摆脱贫困文化的影响,完全摈弃乡土文化,盲目复制城市学校经验,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偏离培养目标,加深了社会和学校的矛盾。(1)强化管理,紧抓分数。一些学校领导者认识到自己处于贫困乡村文化的氛围下,但偏激地认为农村社会的文化氛围是学生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消除贫困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改变当地落后的经济状况,大部分寄宿制学校强势地隔绝了农村学生原来的文化,简单地复制工业革命时期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传播城市文化,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城市远远优于农村的理念。这样一来学校其实是复制了社会中急躁的心态,并未改善其外部生存环境,反而催生了学生反学校情绪。(2)盲目借鉴,疲于应付。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学习借鉴了城市优质中学的办学经验,培养目标虽然在形式上看似丰富多彩,但实际上学校在运行过程中仍主要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特色学校和特色课程的构建大都是响应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号召,而学生最终能否顺利结业和考上更理想的学校才是农村中小学领导者最真实的诉求。反映在学校培养目标上,一方面要应付上级领导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顾全自身发展的前景和实际需求。体现在学校的日常运作中,表现为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特色学校创建检查,临时挑选了一些学生成立特长班并设立专门的特长教室,偶尔练习以供领导检查。

  三、多重角色:基于贫困文化理论的农村学校理想定位

  受市场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冲击,农村的传统文明逐渐被非理性地解构。逐渐丧失自身坚定立场和优良传统而失去乡土文化的根基,走向“空心化”,最终导致村民从精神上处于危机的边缘[12]。农村学校作为农村主要的文化中心,应主动寻求自身发展,并切实融入到乡村生活中,与当地建立广泛的文化对话,成为维系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明的纽带,充分发挥在两种文化碰撞和交融过程中的助推作用,引导农村地区社会文化氛围走向良性道路。

  1.学校发展的自我塑造者

  学校发展的目的是培养人,但在单一学校评价标准和“读书无用”盛行的内外环境下,农村中小学很容易接受自己落后的现实而自怨自艾,失去自身摆脱贫困的动力而依赖外界。但学校领导者应明确学校自身的发展动力和欲望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旨在改进学校的外部力量只有通过学校内部的自我努力才能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实际动力。因此,农村学校首先应树立自我摆脱贫困文化的自觉性。主动嵌入并充分利用农村社会,深刻挖掘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弥补硬件条件、信息环境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实现自我特色发展。其次,农村学校还应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农村学校是农村社会的文化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最后,农村学校应不怕困难,敢于改革,树立教育先行的理念[13],在相互矛盾的文化中,选择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先进部分,抵制“读书无用”的意识侵袭。

  2.城乡文化融合的助推者

  城市前卫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席卷农村大地,也使农村传统的生存价值观边缘化,结果导致学校不愿接受新文化和全面摈弃传统文化两种极端结果。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而城市文明是乡村发展建设的目标,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农村学校首先应明确其城乡文化融合助推者的角色,在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传播城市文明。一方面应把乡村传统和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乡村青少年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乡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实践优势,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引入城市先进文化,在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中实现城乡文化理性融合。其次,农村中小学校作为城乡文化融合的助推者,除探索城乡文化协调共进道路之外,还应打破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加强对其“子代”的培养和教育,用现代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头脑,通过后喻文化影响社会整体的价值观,阻止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以此化解贫困阶层“读书无用”的价值理念,重拾对教育的信心。

  3.社会文化氛围的引领者

  农村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中心,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识输出端。同时,“撤点并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文化缺失和失落,那么农村学校就必须发挥其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做好农村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衔接,传播主流文化并引领正确价值观。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素质,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思想传播和价值引领;改造农民价值观,与时俱进地融入当代主流文化价值,走出文化贫困,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文化引领。因此,学校必须通过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相渗透的方式为村民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并让村民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应通过改善管理手段等方式完善对学生的培养,防止学生因文化冲突、不满学校的管理手段而滋生不正确的思想。还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农民对孩子的教育需求,防止所培养的人既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也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四、农村学校重新定位的措施

  1.结合农村文化特色,拓宽文化辐射范围

  学校应认识到农村有其显著区别于城市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农村的孩子不仅可以通过学校、家庭获得间接经验和知识,还因为亲近自然而更有机会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因此,农村学校采取教育手段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复制城市学校的教学手段,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应自觉利用乡村社会的教化功能。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和增强家校合作等形式,积极构建农村开放的教育系统,从而打破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相隔离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中,用学校主流文化价值辐射带动乡村文化健康发展,努力形成农村学校依靠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助推农村学校发展的目标。

  2.满足学生教育需求,提升文化辐射内涵

  农村学校应更新教育内容,以培养适应城镇化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吸引农村学生到学校学习。一般来说,人们乐意参加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有益的事情。因此,如果学校的教育内容值得学,学生就乐意到学校来学习。要使学生感到学校的教育内容值得学,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学校应该精心安排课程及具体内容,使这些内容对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乃至他们的生活都有用处。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价值。只要使学生认识到了所学东西的价值,学生就愿意上学。

  3.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文化辐射效果

  乡村教师在村庄里不仅决定着科学知识的传播质量,更影响着学校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乡村学校的管理者不仅维护着学校日常运作,更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学生乐于上学,才能发挥其文化的辐射作用。因此,努力提高学校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端正教学态度,不仅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破解“读书无用”思想的关键。城镇化导致农村人口的生活重心向城市转移,冲击着乡土文化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和社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新时期城镇化的带动。因此,农村学校一定要在社会转型时期把握好发展的方向,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耀疆.中国农村中学辍学调查[J/OL].中国改革,2016(2).

  [2]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李涛,邬志辉.别让新“读书无用论”撕裂乡土中国———对中国西部一个偏远村落的实证调查[N].中国青年报,2015-08-03(10).

  [4]李涛,邬志辉.“乡土中国”中的新“读书无用论”———基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雍村调查[J].探索与争鸣,2015(6).

  [5]刘杰.“读书无用”揭示教育公平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5-25(05).

  [6]黄梦颖,明庆华.基础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5).

  [7]李涛.底层社会与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8]秦莹.论当前我国城郊农村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教育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4).

  [9]屈育霞.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现象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0]周晓燕.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意义与对策[J].教育学报,2006(2).

  [11]余必健,谭诤.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学校发展困境与出路[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6).

  [12]吴惠青,王丽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13]朱振国.“教育先行”需统筹谋划[N].光明日报,2010-01-13(01).

【贫困文化理论农村学校的发展定位论文】相关文章:

文艺作品文化理论论文10-10

浅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论文10-09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探析论文10-09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论文10-11

企业组织文化理论建设分析论文10-09

电子商务进农村现状与发展论文10-09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问题论文10-11

浅议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论文10-11

农村经济发展与对策论文10-12

新时期文化市场功能定位及发展论文范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