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乡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论文

时间:2021-04-03 14:19:44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乡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论文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建议从明确主体责任、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发挥乡村教师定向班示范效应、建设校园传播平台体系等方面,推进高校校园乡土文化教育,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论文

  1、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面临的问题

  1.1大学生对乡土文化认知不足,途径欠缺

  在调查的学生中,认为乡土文化有必要较多融入和适量融入校园文化的只占9%和21%。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城市学生主要通过旅游了解古建遗存、古树名木,农村学生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名人传记有所了解,但是对历史沿革、传统技艺、家族族谱了解不够。调查发现,作为高校文化教育重要角色的教师群体,对乡土文化的意识上还处于认识不足,事不关己的状态。随机访谈4个学院20名教师结果显示,教师对于乡土资源是否该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普遍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乡土资源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持赞成态度的占21.6%,持无所谓态度的占66.7%,不赞成的部分教师占11.7%。在涉及乡土文化了解途径方面,有32%的大学生是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和感受乡土文化的,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乡土文化并不多。在当代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书籍、网站这些大众传播手段占比仅有17%和14%。缺少了解乡土文化的途径使得一些优秀的乡土文化处于失语失传状态。

  1.2缺乏组织,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的乡土文化建设中,虽然不乏一些质量好的活动,但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形式也较为单一。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成熟的模式运作、系统的建设规划,导致活动做表面工作、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缺乏创新,总体处于零散不自觉状态。“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发起者和参与者,校园文化的精华必然会积淀在每一个大学生身上。”[1]但学校很多有关乡土文化的活动,大多依托学生干部组织,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有的只是浮于表面,导致学生无法真正81深刻了解乡土文化。在对学生进行“你认为是否能够从学校举办的乡土文化活动中深刻了解乡土文化”的调查中,34.9%的学生表示不能,28.4%的学生表示不确定,只有36.7%的`学生表示能。

  1.3课程资源开发动力匮乏,教育宣传受众面狭小

  学校方面课程资源开发匮乏。图书资源购买储藏,多以专业型和应用型为主,对于人文类尤其是乡土文化相关的书籍重视不够。如印鸾章于1919年编写了《盐城县乡土地理》和《盐城县乡土文化》,施建石主编的《盐城印记》,这类充分体现乡土文化特色的书籍,在图书馆却很少看见,学生也鲜有了解。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乡土教材的编写应该是同步发展的,三者应该是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的。但现代教育标准化进程中,大都是以城市为标准设计的统一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材大纲及教材的,忽视了农村的需求。从乡土文化的教育宣传活动效果看,辐射面较小、受众面不大。部分活动仅针对部分学生,没有做到面向校内所有学生,走出校外的活动还很少。一些乡土文化的建设精品活动虽然在校内有较大影响,但社会影响力较低,还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价值。

  2、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明确校园乡土文化教育主体责任,打造乡土特色和品牌的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是乡村教育、乡土人才培养的母体。乡村教育振兴根本在乡村人才。高校对未来乡村人才乡村价值认同情怀培养的乡土文化教育,应该被提升为一种文化责任。因此,地方高校首先应从文化育人责任意识高度,认识乡土文化教育意义和价值。让高校成为地方乡土文化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乡村师资培训、信息交流的中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教育的规范化、体系化、品牌化,打造文化品牌特色。其次,应将责任落实到高校教学过程中,建立专业的乡土文化研究组织推进并深化理论研究。

  第二,加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完善乡土文化教育实践体系。坚持专业性与地方性相结合,大力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学校需要出台鼓励多样化的乡土课程教学制度规范。教师选取科学、合理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教材编写,开发适合当地文化传播及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形成校本特色课程体系,渗透和凸显乡土人文精神和专业特色。“好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和社会、教育和生活相互联系的。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人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2]乡土文化教育实效性关键是文化教育活动性、实践性和体系性,应健全完善乡土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发挥乡村教师定向班的示范效应,推动乡土文化教育模式创新。201XX年江苏省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是振兴地方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陶行知认为乡村教师应该:“第一要有农夫的身手,第二要有科学的头脑,第三要有改造社会的精神。”[3]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与地方高校联合进行乡村教师定向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了独特条件。建立健全定向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组织机制,并充分发挥其乡土文化建设功能。

  首先,要确立新型人才培养定位,探索“学科教育+教师教育+乡土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情怀型卓越乡村教师。

  其次,加强学生的乡村认同感教育,通过知识传授、教师提点、情怀传播等方式让学生的乡土意识在根本上得到提高。

  最后,注重定向生实践教学活动。可定期聘请最美乡村教师、顶岗支教典型及乡村创业成功人士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增强学生乡村情怀,积极发挥其示范和辐射效应,推动整体校园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教育模式创新。

  第四,建设校园传播平台体系,拓宽校园乡土文化教育途径。费孝通曾说:“经验无须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4]通过网络技术开发专门的乡土文化网站,整合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地域景观、民风民俗、历史变迁、地名沿革、社会发展、民间艺术等内容。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新学习渠道,为大学生学习乡土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促进学习者接受多维信息,增强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结语

  乡土文化是养育现代人的精神文化之根。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着力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和完善传承乡土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乡土文化教育功能。要丰富高校文化建设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建设融传统性、时代性、区域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增强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乡村情怀。

  参考文献:

  [1]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刘胡权.底部攻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振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任仕君.论乡村教师与乡土伦理传承[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2):22-27.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乡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创新创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论文04-08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探究论文11-01

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探究论文04-08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和作用论文10-2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10-25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的论文12-28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启示的论文12-2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论文10-1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校园文化论文10-31

关于生态文化校园文化的论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