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规范语言文字关注文化生态论文

时间:2023-03-23 01:50:15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规范语言文字关注文化生态论文

  文字,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推动着文明的进步。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作为我国唯一的标准语言文字,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加以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规范语言文字关注文化生态论文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俯拾皆是。

  一、错别字,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排头兵”。

  现在,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大家对汉字的书写严重忽视,错别字“批量生产”,已成为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罪魁祸首。我们要尽量避免错别字,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汉字的音,形,义。如,知道了和身体部位有关的汉字一般都是“月”字旁,那么,肩膀的“膀”就不会写成“榜”了;了解了汉字的来源,我们也就不会把“篮球”写成“蓝球”,把“蓝天”写成“篮天”了。

  二、篡改成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后备队”。

  生活中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很多都是故意写错的。如,在广告中大量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成语:蚊香广告上的默默无“蚊”;摩托车的“骑”乐无穷;药品广告的“咳”不容缓;眼镜广告的一“明”惊人;网吧广告的一“网”情深;钢琴广告的“琴”有独钟、一见钟“琴”;房地产广告的十面埋“富”……这些词语都十分抢眼,可也是“隐形炸弹”藏在其中,误导了多少孩子!好端端的成语,为什么非要“改容换颜”?不惊令人哑然失笑!

  三、社会用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中坚军”。

  如今,社会用语不规范的现象也很严重。对于店铺的名称、牌匾,人们越来越讲究“视觉冲击”,各种个性化的店名成了商家制造看点卖点的第一招。我们常看到一些新奇的名称,使用谐音字做为招牌的更是比比皆是。像饭馆叫“食全食美”;服装店叫“衣衣不舍”;美容店的叫“我‘型’我塑”;……真是误倒许多人!好的店名首先应该规范用字,其次才是富有创意,雅俗共赏,有文化含量。好的店名虽然能够带来生意,但也不能“一俊遮百丑”,门店的招牌要抢眼,不是靠猎奇,即便猎奇也要猎得有谱。规范用字,尊重文化传统和社会的价值取向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街头、报刊、影视里的语言错误不胜枚举。在公共场合的告示上,就常看到一些简化字,如“鸡旦”(蛋)”、“扦(插)座”之类;街头,商家借谐音乱用词语几乎遍地开花,如美发店的店名叫“顶剪(尖)”;报纸杂志上未经规范的外来词满天飞,“哇塞”、“酷毙”、“帅呆”满眼皆是;网络上的奇词怪语屡见不鲜,如灌水(随意写)、楼上楼下(上面或下面连的文章)、东东(指东西)、版主被写成“班主、版猪、斑竹、版竹”等。有人说“网上人不亦乐乎,网下人两眼茫然”。

  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使用语言,刻意创新,崇尚鲜活,追求表现力,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与此同时,语言的变异削弱了人们的规范意识,有人用词想当然,实不可取!

  “语文即生活”提得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的语文生活,社会语言规范了,自然就会形成好的语言风气。因此,在重视教育的同时,我们的社会用语也应该力求规范,典雅、优美。对报刊杂志、传媒载体的语言文字运用要求,更是应当和对语文教科书等同。因为人们在生活中阅读信息、获得信息的同时,不管愿意不愿意,都从中学习了语言文字。比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讲用语规范,但学生从一些书刊上学到很多不规范的语言,有学生就会和老师辩论:“你说不能这么说,但某某报纸就是这么说的,某某得奖小说就这么写的……”使教学前功尽弃,传媒载体的误人子弟令人堪忧。实际上,越是信息时代,社会对文字和语言表达的要求越高。

  我们要自发地萌生出一种社会责任感——把“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纯洁而斗争”当成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语言文字 关注文化生态。语文一门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好我们的母语,培养学生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该如何奏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协奏曲呢?

  一、规范语言文字,提升教师素养,拉开前奏曲。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的引领者,就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语言功底。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阅读经典名篇,阅读专业名着,开展读书交流、撰写读书心得,引发和书籍对话的热潮,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二、突出词句训练,发展学生能力,奏响主旋律。

  对于“语文”学科的名称,叶圣陶先生有权威的解释: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科既要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从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看,主要依靠书面语言;从学生学习语言看,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存在差别,文本于语,但说得好未必一定写得好,书面语比口头语复杂得多,因此学习书面语言也困难得多。

  要让学生掌握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比较严格的词、句、段、篇的训练。因为词和句的训练是段落、篇章训练的基础,而且小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是掌握词和句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生进行词句的训练,进行语感的训练不容忽视,奏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旋律。

  三、大量阅读经典,提高学生素质,演唱天籁音。

  大量阅读经典,营造浓浓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环境。诗词歌赋都是我们中华文化星空中璀璨的明珠,可以要求学生必背其中的经典名篇;一些对联、名言、谚语等也可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另外,早有定论的经典名着,更要倡导学生积极阅读,让学生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独有的魅力。“多读好书”是扩大学生阅读量、规范学生语言的重要举措。如《爱的教育》、《草房子》、《城南旧事》等一本本中外经典名着在孩子们的手中翻阅,一篇篇来自心底的读书感悟就会在孩子们的笔端诞生,同时,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在一点点提升,演奏出天籁之音。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让我们齐心协力,积极传承,规范语言文字,探究文化本源,关注文化生态!

【规范语言文字关注文化生态论文】相关文章:

农村生态文化论文04-01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10-09

关于生态文化校园文化的论文10-10

《鲜花》西部电影的文化生态建构论文10-08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论文10-13

生态论文04-01

挖掘文化价值,关注精神生活的议论文10-08

医学论文语言文字和名词术语规范化10-06

消费与生态论文04-01

网络生态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