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论文

时间:2020-10-28 08:14:19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论文

  摘要:文化适应作为一个新概念,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对于推动和谐校园构建有着现实的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的和谐校园的构建内涵十分丰富。在高校,和谐校园是多方面的和谐,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资源配置的和谐。文化适应理论为校园和谐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帮助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和谐和共同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论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和谐校园

  1构建和谐校园中文化适应问题的提出

  20xx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明确指出,为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国家在内地重点高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每年招生规模达3万人。随着少数民族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的民族构成日趋多元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频繁。在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流中,不同文化个体尤其是少数民族个体置身于一个比较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免会出现文化不适应,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我校对全校95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及访谈中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以饮食为例,有93%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饮食不适应。此外语言、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2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中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的现状

  2.1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不适应的表现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其实质是文化问题,“文化是人们适应环境,解读生活的主要手段”。和谐校园中少数民族学生遭遇文化适应问题,按照Berry提出的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主要表现在“分离”和“边缘化”。由于文化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和平衡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关系,不能在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者说个体过分依赖母体文化,不愿意融入新文化中去,那么他(们)可能拒绝外来文化,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或者步入一种迷失状态:既不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使自己处于边缘化状态,不适应的表现具体如下:

  (1)言语上的不满。

  文化不适应最外在的表现就是言语上的不满。座谈中经常会听到学生会这样说:“吃不惯、生活习俗差异比较大”,“他们总是用异样的眼光,让我觉得自己是异类”、“老师讲的太快,听不懂”等。

  (2)行为上反常。

  文化不适应的另外一个外在的表现就是行为的反常。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还可能中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比如:易怒、头痛、攻击陌生文化,甚至表现为完全的退缩等负反应。高校校园文化冲突通常会有暴力方式:只要有歧视我(们)、对我(们)不尊重或者有意与我(们),只要内心“不痛快”就有可能出现酗酒闹事、斗殴等冲突;不参加集体活动、参加但不参与到活动中、不接受同学甚至辅导员的邀请与安排等,部分学生甚至有自闭的倾向,不理睬其他的同学,更不会与其他民族同学交流,喜欢单独活动,他们认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觉到自由自在。

  2.2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1)制度层面的文化不适应。

  制度层面的文化不适应。制度层面的文化适应事实上是指民族学生由原本文化制度向就读院校文化制度转移和其自身为此进行的文化调适过程。民族学生在制度文化上出现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不适应就读院校的各项管,最明显的是作息制度。

  (2)物质层面的文化不适应。

  物质层面的文化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饮食、住、行等物质环境。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来自较僻远地区、生活习惯上往往与就读地区有巨大反差。学生很难难适应长沙的气候、饮食。像藏族学生,来到学校的初期,会出现“压抑”、“烦躁不安、头疼”等心理反应,以至于不能正常学习,甚至有退学、转学的念头

  (3)精神层面的文化不适应。

  精神层面的文化应该包括艺术、音乐、文学、戏剧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仅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认同感。 3文化适应视角下构建和谐校园的策略

  贯彻科学发展观,可是使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校园,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1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目前各个层次的大学校园都出现一些高校自身因素以及一些外来因素所引起的各种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学校园,就得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在发展中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

  (1)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满足多元文化需要的物质环境。

  改善办学条件包括美化校园风光,建立适应少数民族同学文化需要的物质设施等,学校应该从住宿、饮食等多方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尽最大可能的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不同需要。

  3.2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是和谐的根本,“人”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团委组织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小组,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困难者的帮扶力度。团学活动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关怀的重要媒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湖南大学就成立了以学工部、团委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数量相对较多的藏族、维族学生的管理工作,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2)“以文化适应困难者为本”。学校要贯彻把“以文化适应困难者为本”工作思路融入到包括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就业指导、毕业分配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为文化适应困难的学生提供可诉求的渠道与保障。

  (3)帮助少数民族说学生顺利完成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度。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辅导中心作用,帮助“文化适应困难者”克服心理孤立感,更快地完成在新文化环境中的适应。吸收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各类学生团体、社团组织,增加文化体验的机会。鼓励民族学生参加各种学生团体、各类学生社团组织是克服文化适应困难的有效途径。帮助文化适应困难的民族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增加主流文化的文化体验,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对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3.3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有文化适应的困难,高校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精神层面的活动,举办比如藏族锅庄、维族民族舞蹈等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欢庆等活动,切实关心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生活,培养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我认同。同时也透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达到宣传民族文化,加强民族间文化沟通与交流,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真正融入到民族的大家庭中去,从而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达到真正的文化适应,促进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和谐校园[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157-158.

  [2]@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3]@吴学军.文化适应视野下的和谐校园构建[J].职业时空,2008,4(8),

  [4]@吴学军.和谐校园构建的文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5]@严庆.浅析内地民族班(校)师生的文化适应[J].民族教育研究,20xx,(2).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民族院校构建和谐宿舍文化途径的论文11-12

低碳经济视角下和谐会计的构建发展论文01-13

良好学校文化酌构建途径论文01-04

美育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论文11-15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论文11-21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下的金融演进论文12-14

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文化体系的探析论文12-03

伦理学视角下的旅游景区管理探析的论文09-21

大学生宿舍文化构建论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