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文化艺术管理的思维拓展与实践突围论文

时间:2023-03-25 01:22:0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艺术管理的思维拓展与实践突围论文

  【内容摘要】智能时代带来文化与物质生活背后逻辑及规则的改变,表征于经济的智能驱动、文化的业态创新、媒介的交互传播、消费的全息体验。应对智能时代,文化艺术管理应付之以思维的拓展与实践的突围。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文化艺术管理的思维拓展与实践突围论文

  【关键词】智能时代;思维拓展;实践突围

  当下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AI)时代开启之时,其虽然发轫于空前的技术革命,但掀起的却是一场现象级的文化风暴,凸显出人类物质与文化生活背后逻辑规则、思维方式乃至意识观念的变革。文化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其管理活动的社会基础变革也在悄然发生,具体表征为以下方面。一是AI系统构成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AI从多个方面助推增长。一是创造一种新型劳动力——机器人。提高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的技能与价值。AI改变的不单是生产方式,而是广泛深刻地推进结构转型、开启赋能新空间。二是创新业态。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创意的引爆,文化艺术与AI的深度融合,带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转型升级、业态模式创新;AI在产品和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已渗透至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完善文化艺术价值链体系与公共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都促使业态创新并打造AI艺术品牌。三是交互传播。媒介融合的重要特征是文化艺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边界的消解。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交互对等的“人人皆媒体”模式。智能媒体呈现出多元、多媒、多维、跨界、跨时空的新兴样态;传播速度的加快,使人际交往向即时在线转变,对传统物理时空及心理机制都提出了富有哲学意味的挑战。四是全息消费。文化艺术消费既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深度的文化艺术消费意指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AI让三者有机融合,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创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从感官向认知发展;既作用于感性,也作用于理性。在沉浸式场景中实现直播、分享,点赞、留言、打赏等交互性互动,形成有别于传统单一欣赏性消费的“全息消费”形式。面对智能时代新的“景观”背景,文化艺术管理应付之以思维的拓展与实践的突围。

  一、智能时代文化艺术管理的思维拓展

  (一)“AI+”思维

  “AI+”不单是一种技术的融入,而且是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是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AI思维核心是万物互联、人与物互联(人、物关系重构)、商业模式重塑(市场、用户、产品、企业等)。智能时代人类从原有的“艺术化生存”理想,开启“AI+艺术化生存”的新纪元。如何实现?无疑给文化艺术管理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二)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核心内涵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全样思维取代抽样思维。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等技术的突破,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动态地获得对象的所有数据,而不再采用有很多限制的抽样方法。大数据的全数据、全维度带来了观察分析事物全新视角,因而全样思维的应用能够更加全面、立体、系统地认识事物状况①。二是相关思维取代因果思维。小数据时代,人们执着于现象背后运作机制。大数据相关关系的核心是量化两个数据之间的数理关系:一个数据增值时,另一个数据也随之增值,说明两者相关性强;一个数据增加,另一个数据几乎不发生变化,说明两者相关性弱。通过关联物的相关关系可以寻找事物间的可能性,以便在事物之间建立创新性与连接性②。文化艺术管理可以通过AI技术探析事物之间隐蔽的相关关系,获得更多的认知与洞见;运用这种认知与洞见有助于捕捉现在并预测未来。从因果思维转向相关思维,人们需要找到“是什么”,而不用知道“为什么”,由此激发更深刻、新颖的洞见与更纷繁的创意。可以说,相关思维是创意、创新的正确路径之一。

  (三)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的核心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以“用户为中心”,包含以下层次:一是沉浸式体验,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及互联网技术,将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涵盖从基本的感官体验,进而升华成更深层次认知体验的过程。二是与用户交互,营销文化艺术产品的同时要有营销参与感,从而建立用户认同感、信任感和用户黏性。与用户交互参与是信任思维,情感思维;高阶的文化营销必须融合用户思维。三是文化艺术管理未来要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平台,实现内容产品满足多种感官,达到多维体验融合;适应多终端、多媒体需要,实现多渠道、多元素、跨界式的融合。

  (四)共享思维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是最终归宿。“共享”是资源持有者所保有的开放态度,是满足资源优化需求的高境界,其本质是以民为本的。文化传承、非遗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都需要共享思维。文化艺术传承和非遗保护不只是少数学者的事情,应引导全民参与,以实现深度挖掘和保护。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人们有必要发动全社会力量,激发自觉意识,共保共享,借助创新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不应束之高阁,应与日常生活接轨,与时代精神融合。文化艺术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推动创新创意,让更多的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惠及大众,实现文化真正亲民。“AI+艺术化生存”是未来的美好理想。总之,文化艺术管理要面向未来;要以中华文化为生产资料,以智能技术为生产力,构建国际视野下的生产关系。这是文化艺术管理思维拓展的目标。

  二、智能时代文化艺术管理的实践突围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③,将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作为新纪元起点的文化艺术管理者,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和实践应对这场空前的变革呢?

  (一)观念定式的颠覆

  当前AI所深入的领域,大多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唯有艺术不会被人工智能代替”的预言也被打破;继AI音乐、AI诗人、AI设计,AI小说家、AI编剧问世后,AI绘画已经出现。德国用深度算法让AI系统学习梵高、莫奈等画风,创作“AI世界名画”。2018年10月,纽约佳士得以43.25万美元拍出一幅由AI绘制的男士肖像,其由法国的AI团队将14世纪至20世纪间15000幅肖像数据输入系统,然后系统根据该集合自行生成,这件作品证明了算法能够模仿创意。本次成交也标志了人工智能艺术登上世界拍卖的舞台。这些尝试可能改变整个艺术体系的构成。AI技术俨然成为艺术的最新语言,AI艺术成为新的艺术门类,艺术创造也不再是人类的专属品;对传统“艺术”“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市场”等概念都有颠覆。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AI艺术的来临将改写艺术活动的规则秩序:天赋能力、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地位财富等令人艳羡的种种元素,即专业人士特有的标签和光环在未来或许会共享于每一位普罗大众身上。AI技术的运用能让人人都进行艺术创作,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因而,画廊、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院校等各种文化艺术机构的职能也将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将会有许多机遇与赋能空间的延展。

  (二)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发动融合发展的创新引擎

  目前,人工智能在文化艺术领域中还是“小试牛刀”,未来必将拓展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紧抓机遇,实现跨行业、全方位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突破传统思维中“条块化”封闭式的行业壁垒,创新出“智能+”模式下的复合型、当代文化艺术产业门类及管理模式。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智能平台融合,意味着人类将从单调重复的工作中抽身,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未来的创新事业中去。

  (三)催生升级版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素质能力结构体系

  AI进入文化艺术产业,将引起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变化;尤其是程式化、高强度、重复性的岗位,如校对、录入、解说、播出、写作、编剧、编程等,都会迎来AI的替代性竞争。文化场馆管理、运营领域AI化,也将节省人力成本。严峻的形势对文化艺术产业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化业态要求从业人员掌握AI等相关应用技能,并运用AI手段对文化艺术产品创意、生产、运营、营销等流程进行革新。同时也给担负专业人才培养重任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机构提出新的挑战。

  (四)推动凝固的文化艺术资源转化为动态的文化艺术资本

  “文化艺术产业+AI”模式,即AI向艺术文化管理领域深度渗透和沉浸式应用,能够提升文化艺术附加值、推进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也促使凝固的文化艺术资源向动态的文化艺术资本转化。以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AI技术,其实质是将人类已有的语言、图像、文字等资源全部转化为另一种结构的数字化逻辑资源,AI计算技术将一切时空界限打通,把散落于不同时空渠道的信息全样汇集,融合创新,形成新的产品和需求④。这个过程包含信息挖掘、传输、汇集和运用。新逻辑、新技术对原有文化资源“场景”进行颠覆性改变,即将凝固已久的语言、图像、文字等转换成动态的数据场景。进而,将数据资源与不同的场景搭建,使其形成各种“智能+”模式,运用智能“权力”替代原有场景的高耗低效。市场与财富的场景,改变了凝固的落后性线下场景的成本结构和效率结构,在新场景中文化资源转化成动态、低耗的资本,随之产生前所未有的多维效能。

【文化艺术管理的思维拓展与实践突围论文】相关文章:

互联网思维的公共管理实践教学论文10-08

医学思维中蕴含的哲学思维论文10-08

旅游管理实践论文10-08

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10-01

文化艺术研究论文09-30

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发展机遇与挑战论文10-08

互联网思维与物业管理整合措施论文10-08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维论文10-08

电力企业班组管理转变思维模式的途径论文10-08

论胡塞尔的自然思维态度与哲学思维态度论文10-13